<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劝戒录》汪竺君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 梁恭辰</p><p class="ql-block">《劝戒录》是清代梁恭辰所著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专门记载作者耳闻目睹的轶事,内容涉及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的事迹。记录了许多有关世道人心的故事,旨在通过这些故事来教育和警示人们。使人知所趋避,善者取而法之,恶者取而戒之,改过向善之心油然而生。且语言典雅隽永,趣味盎然,引人入胜,极为精彩,诚为不可多得的善世奇书。 </p><p class="ql-block">【译文】镇洋(今江苏太仓)的汪元爵先生,字伯孚,号竺君官至刑部郎中,是持斋先生(汪廷玙,乾隆十三年戊辰科探花)的孙子、杏江先生(汪学金,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探花)的儿子,也是刘金门先生(刘凤诰,乾隆五十四年已酉科探花)称心合意的女婿。祖辈、父辈都是以鼎甲(科举制度中状元、榜眼、探花之总称)步入仕途,而汪竺君先生仅考中举人;但是体貌丰满富态,见识敏捷,文笔富丽,领班军机处章京,即将擢升外放出任地方长官的时候,却忽然因为生毒疮病而死,朝廷官员都为他感到可惜。在此之前,有一位善于推算蠢子数(民间一种算命术数,又叫“愚子数”)的人,断定汪君于某年某月,将会因受到牵连和别人一并被斩首。因此每天惴惴不安,曾经跟随穆鹤舫阁老(穆彰阿)在安徽查办案件,保全救活了很多人,后来竟然在家中善终,似乎做善事可以逃脱命定的劫数。但听说他的毒疮一开始生在脖颈后面,而后绕了一圈到脖颈前溃烂,叫作断头疮,这就和砍头没有区别了。黄右原先生(黄爽)说:“由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为善原来确实可以挽回天意、扭转命数;也可以看出,即使可以逃避国法的制裁,而阴间的法律必定要辨正名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