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阳观影】电影《荒蛮故事》荒诞人生失控狂欢20250425

燕阳配音荐影

《荒蛮故事》又名: 蛮荒故事 / 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台) / 无定向丧心病狂(港) / 蛮荒史 ,片长:122分钟, 达米安·斯兹弗隆编剧并执导的一部剧情片。2014年8月14日在阿根廷上映。2025年4月1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br>《荒蛮故事》获奖第29届西班牙戈雅奖(2015)‌最佳伊比利亚美洲电影,‌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2015)‌最佳外语片,‌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2014)‌观众选择奖。‌<br>重要提名:‌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2015)‌最佳外语片‌(阿根廷选送)、第67届戛纳电影节(2014)‌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第29届西班牙戈雅奖(2015)‌除获奖项外,还提名了‌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等五项大奖。2015年第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该片是一部阿根廷与西班牙合拍的黑色喜剧,由六个丧心病狂的暴力复仇短片构成,讲述了以航班、饭馆、路怒、罚单、肇事和婚礼为主题的复仇故事。将人性与社会的荒诞彻底剖开。<br>影片是一次对于人类失控行径的颠覆性创作,以凌厉的视听语言,将南美魔幻现实主义融入现实困境。<br>电影从一位漂亮的模特登机开始,美女模特在登上飞机后遇到风度翩翩的乐评家,他们提到都认识的加百列·帕斯特纳克,然后附近的人纷纷响应,他们都认识。居然全机舱的乘客都认识帕斯特纳克,都得罪过他。有个乘客说听闻帕斯特纳克最近成了飞机师,飞机爆炸了。<br>从航班上因地域歧视爆发的群殴,到公路上斗气司机的生死追逐;从婚礼现场新娘当众报复出轨新郎,到权贵为罚单肆意践踏规则。每个故事都以暴力与荒诞,演绎普通人如何因小事走向失控深渊。<br>夸张的情节、疯狂的配乐,既是对社会腐败与不公的辛辣嘲讽,也暴露出文明外衣下人性的脆弱与暴戾。这部戛纳金棕榈提名佳作,用荒诞的故事叩问:当秩序崩塌,我们会走向何方?&nbsp; 【荒蛮故事 Relatos salvajes (2014)】<br>又名: 蛮荒故事 / 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台) / 无定向丧心病狂(港) / 蛮荒史 / Wild Tales<br>上映日期: 2025-04-11(中国大陆) / 2014-05-17(戛纳电影节) / 2014-08-21(阿根廷)<br>片长: 122分钟<br>导演: 达米安·斯兹弗隆<br>编剧: 达米安·斯兹弗隆<br>主演: 达里奥·格兰迪内蒂 / 玛丽娅·玛努尔 / 莫妮卡·比利亚 / 丽塔·科尔泰塞 / 胡丽叶塔·泽尔贝伯格 / 更多...<br>类型: 剧情 / 喜剧 / 犯罪<br>制片国家/地区: 阿根廷 / 西班牙<br>语言: 西班牙语<br>IMDb: tt3011894 《荒蛮故事》:荒诞外壳下的深度剖析<br>《荒蛮故事》2014年推出,为当年度阿根廷影市单片票房冠军,此前累积全球票房4410万美元(《综艺》2016年数据)。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十大佳片第九名”,并被全球影迷誉为“荒诞电影的天花板”。中国内地2025年上映后,成为社交媒体讨论热点,进一步巩固其国际影响力。<br>影片通过奖项与提名的双重认可,确立了其在黑色喜剧类型中的经典地位,更成为剖析现代社会病态的里程碑式作品。<br>影片魅力独特,六个故事生动活泼又彼此关照,张弛有度,如《十日谈》般批判与褒扬兼顾,戏谑与悲悯共存。它比侯麦的 6 个道德故事更接地气,少了象牙塔的俯瞰与孤芳自赏。<br>不少中国影迷视其为更精彩的《天注定》,有官逼民反、痛陈体制之弊,也有小人物相争,可笑可悲可叹。导演把事讲透,令人啼笑皆非,却未用宗教、道德或心灵鸡汤感化世人。<br>达米安用六个小故事剖析暴力成因,是阿根廷版《天注定》,不过更多运用冷幽默,让人爆笑又思考。虽部分故事题材似曾相识,但不局限于中国政治,更易被全球观众接受,是一部值得品味的佳作。 《荒蛮故事》:荒诞人生失控狂欢<br>当文明规则在现实褶皱中扭曲变形,普通人如何在压抑与爆发间走向失控?阿根廷导演达米安・斯兹弗隆的《荒蛮故事》以六部黑色喜剧短片,拼凑出一幅暴烈又荒诞的现代人性图鉴。这部提名戛纳金棕榈与奥斯卡的佳作,用癫狂叙事剖开文明外衣下的真实肌理,让观众在笑泪交织中直面人性暗流。<br>一、六个失控切片:荒诞现实的极端投射<br>影片以六个独立却精神共通的短片,构建现代人的 "失控图鉴"。<br>《航班》中,乘客因都曾伤害过加百列,最终随机长加百列的复仇宣言一同葬身爆炸,集体背叛的恶果在此走向极致;《公路》上演 "路怒症" 终极对决,两车司机从互怼到荒山追逐,在探戈配乐中撞向火海,将成人的幼稚暴戾淬炼成黑色幽默;《餐厅》里,厨子为报解雇之仇毒杀宴会上的权贵,底层沉默在呕吐与抽搐中爆发出毁灭力量;《罚单》揭露权贵践踏规则的荒诞,富豪雇牧民顶罪引发连环复仇,律师在焚烧的钞票雨中癫狂起舞,是对制度性腐败的辛辣嘲讽;《肇事》中富二代撞人后,父亲伪造证据让无辜者顶罪,法律沦为权力玩偶;最震撼的《婚礼》篇,新娘发现新郎出轨后,从优雅致辞到当众报复,最终在混乱中与新郎激吻,婚姻神圣性被撕成碎片。<br>这些场景以极端化戏剧手法,将日常矛盾推向崩溃边缘:航班爆炸的宿命感、公路追逐的镜头张力、婚礼复仇的情绪爆发,构成强烈视觉冲击。导演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在故事中看见被压抑的愤怒 —— 那些未说出口的怨恨,在虚构极端情境中获得宣泄出口。 二、角色与制作:癫狂表象下的精密解剖<br>影片角色是 "正常的疯子":衣冠楚楚的中产、优雅新娘、体面律师,在特定情境下沦为暴力囚徒。机长的复仇执念、司机的睚眦必报、新娘的以暴制暴,并非天生邪恶,而是社会规则失效后的应激反应。导演模糊善恶边界,迫使观众反思:若身处相似境地,是否也会失控?<br>制作上,南美魔幻现实主义与黑色喜剧完美融合。夸张镜头(爆炸慢镜头、钞票燃烧特写)、地域配乐(探戈混搭摇滚)、象征场景(航班环形对话、婚礼蛋糕倒塌),营造荒诞却真实的叙事空间。六个故事张弛有度,前半段铺陈日常,后半段急转癫狂,如绷紧的弦突然断裂,在戛然而止中留下余韵。 三、主题叩问:当文明崩塌,我们如何自处?<br>影片核心是对 "文明社会" 的颠覆性解构。每个故事暗藏社会裂痕:航班揭露集体冷漠,公路暴露丛林法则,婚礼撕开情感虚伪。导演不做道德评判,借角色极端选择抛出问题:当法律失效、情感欺骗、尊严被践踏,普通人如何自救?<br>与《天注定》的冷峻写实不同,该片用冷幽默消解沉重。厨子平静下毒、新娘与仇人激吻的荒诞场景,是对现实的高度提炼 —— 生活不公未必极端,但每个人心中都可能住着 "加百列"。影片拒绝心灵救赎,结尾狂吻是对 "宽恕" 的反讽:在荒诞世界里,仇恨与和解同样虚无,唯有失控瞬间触达人性本真。<br>其价值在于撕开文明遮羞布,警示制度不公、人际算计可能催生极端行为。个体失控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而非孤立事件。从戛纳到奥斯卡的认可,印证其主题普世性:当规则不可靠、善意被辜负,我们能否守住文明底线?影片未给答案,却以六个寓言提醒:正视日常中的 "荒蛮",才是对人性的真正敬畏。<br>厌倦了温情叙事?《荒蛮故事》用六个失控瞬间,让你看见文明与野蛮的永恒博弈,以及每个普通人心中未灭的真实火焰。这是一场酣畅的精神冒险,更是一面照进现实的荒诞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