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鲁迅故里之系列——鲁迅纪念馆——2024年12月

白雪

绍兴鲁迅纪念馆最早建于1973年,后为恢复鲁迅故里的传统风貌,2003年将纪念馆建于鲁迅故里东侧。 纪念馆与鲁迅祖居毗连的绿化巷是绍兴的典型传统天井庭园,一副江南水乡图呈现在眼前; 纪念馆西边与周家新台门相邻;北面是朱家台门;南临东昌坊口,并且与寿家台门隔河遥遥相望。 陈列厅由序厅、南北主展厅、辅助展厅、名人文库及休闲区等几部分有机组成,庭园植物以文化含义深厚的樟、松、兰、梅为主,《朝花夕拾》中记载的枣树、皂荚树、桑椹、木莲藤及覆盆子等物种选栽为辅,再现鲁迅笔下的当年情景。 坐落在绍兴市城南的都昌坊口,现名鲁迅中路,为全国成立最早的纪念性博物馆之一,1953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包括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 建筑面积1220余平方米,展线长达150余米。 四周是宽敞的序厅、陈列室中休息室,中间有回廊庭院。 院内种植鲁迅生前喜爱的和作品中提及的花木,其中枣树和丁香是1976年从北京鲁迅故居后园分迁过来的。 绍兴鲁迅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 绍兴鲁迅纪念馆成立于1953年1月,是建国后浙江省早建立的纪念性人物博物馆。 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现已发展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对外宣传教育的一个重要窗口和的人文景观,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年接待观众数达为70余万人次。 纪念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以“老房子、新空间”的设计理念,使其与传统街巷风貌保持统一。 主展厅共分为两层,分为南、北两大展厅,与序厅紧密相连,空间贯通一体。 南展厅底层为第一部分:鲁迅在绍兴(1881-1897);南展厅二层为中庭式回廊展厅, 南展厅二层为中庭式回廊展厅,主要展出第二部分:鲁迅在南京、日本、绍兴(1898-1912); 第三部分: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1912-1927); 第四部分:鲁迅在上海(1927-1936);北展厅二楼为第五部分:民族魂。 展览通过大量的实物、手稿、照片、书信、图表、模型等展品,采用现代化展示手段,如多媒体触摸屏、三维立体成像及鲁迅与闰土、鲁迅与藤野等仿真人物蜡像,生动再现鲁迅一生光辉业绩,既有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绍兴地方特色,反映了绍兴乡土文化对鲁迅的熏陶和早期家庭变故对鲁迅的影响,同时又有鲁迅在上海10年韧性战斗的重点,真实形象再现鲁迅的光辉业绩及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1988年,鲁迅故居(含三味书屋、周家老台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鲁迅纪念馆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2013年被评为第二批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 纪念馆广场及各出入口室外地面均采用绍兴传统的青石板地面。 纪念馆收藏有大量与鲁迅有关的近代的革命文物、地方文献。 其基本陈列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原状陈列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的辅助陈列所组成。 纪念馆的建设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文物类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将现代的展示手法和高科技展示技术相结合。 提取民间传统元素,自然融入室内陈列设计中。 体现绍兴淳朴的民风民俗,反映一代伟人的精神特质。 展览通过大量的实物、手稿、照片、书信、图表、模型等展品,采用现代化展示手段,如多媒体。 触摸屏三维立体成像及鲁迅与闰土、鲁迅与藤野等仿真人物蜡像,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生动的再现了鲁迅一生的光辉业绩,既有鲁迅少年时期的绍兴地方特色,反映了绍兴乡土文化对鲁迅的熏陶和早期家庭变故。 对鲁迅的影响,同时又有鲁迅在上海十年韧性战斗的重点,真实形象的再现了鲁迅的光辉业绩及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纪念馆设有游客服务中心,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游客满意的服务理念。为广大的游客提供景区讲解服务。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393号鲁迅纪念馆。<br> 交通:乘坐公交66、77、130路至鲁迅路口下车即可 公交非常便利,诸多站点均可下车,步行至景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