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三月中旬,我们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办理了前往开罗的登机牌。听说在飞机的左侧可以俯瞰雄伟的金字塔,我选择了左侧靠窗的座位。然而,登上飞机才发现,窗外的景色几乎被宽大的机翼完全遮住,留给我的只有一线蓝天,空中观金字塔的愿望完全落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埃及实行落地签。看那个小小的窗口,很不起眼,匆忙之间就错过了。问机场工作人员才找了回来。我们早上八点多抵达开罗国际机场,“买签证”的外国人已经排起长队。欣慰的是,“卖签证”的埃及人很给力,一手交25美元,一手拿签证条,动作之快堪比街上的小摊贩。过埃及海关非常“丝滑”。把护照递给海关官员,看一眼便通过,一句话也不问,更没有那种故意刁难索要小费的恶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机场到达大厅的中央有一座很埃及的“小金人”雕像,其左前方就是货币兑换处。没想到,一美元竟能换到50.6埃镑,真是良心价!出国前我查过央行的汇率,一美元兑换50.9埃镑。在深圳机场我问了人民币兑换埃镑是1:4.5。假如我用100美元按央行的7.25汇率兑换人民币,再在深圳机场兑换埃镑的话,只能得到3262.5埃镑;而我在开罗机场用100美元兑换到5060埃镑。两家机场汇率之差令人咂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机场买了埃及的电话卡后,就可以使用谷歌地图Google Map和优步Uber打车软件了。这两个软件对于自由行的朋友来说必不可少。我们快步走到T3航站楼室外停车场的B5桩处,点开优步,输入下榻酒店,一分钟左右出租车就到了。从机场到扎马雷克岛的酒店有二十多公里,出租车只开了半个小时,车费148埃镑,折合人民币21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榻酒店就在尼罗河左岸的扎马雷克。推开窗户,可以看见世界第一长河、埃及母亲河的壮丽景色。这条长达6550公里的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自公元前6000年起,河岸两旁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定居点,孕育和开启了埃及的文明。聪明的埃及人很早就学会了利用尼罗河周期性泛滥的规律来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灿烂的埃及文化。如今,埃及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尼罗河流域之内,全国百分之四十的人口都居住在开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扎马雷克岛南端与市区相连的桥叫双狮桥。桥两端塑着一对威武雄壮的狮子,犹如大桥的卫士,桥下就是穿城而过的尼罗河。从桥上走过去就来到著名的塔里广场。位于开罗新区市中心的塔里广场是开罗最大的广场。广场中央竖有一座巍峨的埃及方尖碑,称之为“拉美西斯二世方尖碑”,发掘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碑下面摆放着四尊从卢克索卡纳克神庙搬运过来的狮身羊面像。广场中央辟有花坛,一年四季鲜花开放,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里广场又叫解放广场,得名于2011年那场声势浩大的行动。年初,数百万埃及民众聚集广场,要求罢黜当时的总统穆巴拉克,塔里广场成了令世界瞩目的焦点。那位统治埃及长达三十年的政治强人最终走进铁窗。平日里,塔里广场只是一个有六条主干道交汇的大型交通环岛,人们从这里走过的最主要原因是去参观那座巨大的粉色建筑——埃及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塔里广场周边高楼林立,很具现代感。丽思卡尔顿酒店是最醒目的地标建筑之一。这座现代派的建筑建于1959年,正面有时尚的象形文字;弯弯的鹅黄色建筑是阿拉伯国家联盟大楼,阿拉伯国家领导人聚会的地方。阿联总部设在开罗,可见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地位;奥马尔·马克拉姆清真寺是最亲民的宗教场所,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在里面举办葬礼。此外,广场边上还有开罗美国大学,那是学子们孜孜以求的埃及名校;沿塔拉特街走过去,就是塔拉特哈伯广场,那里是开罗最繁华的商业街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开罗街头,既有烦恼又有欢悦。在高处,宣礼员的祷告声在尖塔中此起彼伏。从清晨到深夜,一天五次,周而复始,搅得我们这些外来人心神不安;在地面,汽车喇叭声在十九世纪褪色的大道上交织成多声部奏鸣曲,驴车在尘土飞扬的车道上嘎嘎作响。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不得不欣赏路边那些法蒂玛和马穆鲁克时代的历史遗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环境问题依旧是这座非洲第一大城市挥之不去的阴影。开罗距沙漠不远,沙尘暴经常光顾,路面和空中满是黄尘,城市上空看上去总是灰蒙蒙的。再加上埃及人缺乏卫生习惯,大街上随处可见废弃垃圾,让人很不舒服。在烈日当空的酷暑季节,令人头皮发麻的漫天尘土让我们的观光兴致大打折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拥有200万辆轿车的大开罗地区很难见到诸如横道线、人行道、停车位之类的白色交通标识。对大多数游客来说,在开罗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过马路。埃及人怎么做的?各走各的,若无其事。汽车司机早已见惯不惊,急刹车拿捏得稳稳当当的。刚开始时,我也跟着人流过马路,然后也敢独自一人在疾驰的汽车中穿行。那些埃及的司机非但不恼,反而对你竖起大拇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罗素有“千塔之城”的美誉。“千塔”就是星罗棋布的清真寺宣礼塔。埃及百分之九十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开罗拥有250多座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有苏丹·哈桑清真寺、爱资哈尔清真寺、伊本·图伦清真寺、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萨西德纳·侯赛因清真寺、哈基姆清真寺等。这些中世纪的清真寺有宁静阴凉的拱廊,是远离喧嚣尘世的绝佳去处。许多开罗人会来这里安静地聊天或午睡。有的清真寺已经成为供游客参观的国家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开罗是一场最宏大、最恼人同时也是最美丽的混沌盛宴。这座喧嚣嘈杂的大城市承载着大约2200万居民,虽然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环境气候不如人意,但它仍精神抖擞地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魅力。金字塔、埃及博物馆、众多神庙、尼罗河、六千年的文明史,那就是我们不远万里风尘仆仆赶赴这场盛宴的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