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汕头游记

杨效成

<p class="ql-block">  潮州市,简称“潮”,别称凤城,广东省地级市,<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广东最东部,与福建漳州接壤。潮州是</span>著名的华侨之乡,常住人口257.6万,旅外潮籍乡亲约270万人。潮州是潮汕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在古代一直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之称,被专家称为“中原古典文化橱窗”。</p> <p class="ql-block">  潮州旅游最大的亮点,当属广济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济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广济桥是</span>中国四大古桥(赵州桥、卢沟桥、广济桥、洛阳桥)之一。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后代多次修缮</span>。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桥亭建在桥墩上,共有30座,形式各异。殿式阁,一阁独占一墩,规矩平稳威严。杂式亭台二亭合占一墩,分立桥墩两侧。亭台形式多样,有圆形、三角形、四角形等。桥亭基本以一殿配二亭的形式排列桥上,大气美观。</p> <p class="ql-block">桥上立有一座“民不能忘”石碑坊</p> <p class="ql-block">  浮桥由十八只木船横向并排连接而成,船中央铺设木板作为桥面。浮桥桥面宽5米,浮桥二端用铁链固定在梁桥的矶头墩。矶头墩各有一段石阶梯供行人上下浮桥。浮桥根据需要拆开,以满足通航和排洪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浮桥上午9:30合拢,下午17:30断开。‌到达潮州的当天下午,冒雨观看了难得一见的“过河拆桥”过程。桥梁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拆、合,体现了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广济桥处在“断桥”状态。</p> <p class="ql-block">韩江东岸看广济桥与广济楼</p> <p class="ql-block">  广济门,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原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壮观的一座,又是潮州古城北堤的重要关闸。广济门城楼为潮州古城的主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  与广济楼相邻的“下水门楼”,也是潮州古城城墙的闸口。</p> <p class="ql-block">  韩愈,唐代元和十四年(819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韩愈,写了《谏迎佛骨表》,不料触怒了皇帝,被令处死,幸得宰相裴度等讲情,改贬为潮州刺史。在潮仅八个月,韩愈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岭南,开一代文风。为民众办实事,驱赶鳄鱼、解放奴婢、兴修水利、兴学育才。韩愈被潮人世代尊敬、崇拜。潮州人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也称“韩子庙”,为纪念韩愈的祠庙。韩文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2006年5月25日,韩文公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若无韩子庙,只有粤王台。”陆定一书写的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句。“粤王台”,指南越王赵佗所建的台阁,象征本土政权。“韩子祠”,借指韩愈,代表中原儒家文化对岭南的教化影响。杨万里通过“若无……只有”的假设句式,强调韩愈对潮州文化塑造的关键作用——若没有韩愈的贡献,岭南可能仅存赵佗的军事政治遗迹,缺乏文化深度。文化复兴,才是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p> <p class="ql-block">  潮州开元寺,位于潮州市区甘露坊,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开元”名之,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一。潮州开元寺也是中国现存四大开元古寺之一,有“粤东第一古刹”之称。1983年,潮州开元寺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2001年6月25日,潮州开元寺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己略黄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义安路铁巷2号,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是潮州望族黄氏的私家祠堂。祠堂的门楣、梁枋、斗拱上雕满了精美的木雕,己略黄公祠是一座潮州木雕艺术的殿堂。被誉称为“潮州木雕一绝”。2001年6月25日,己略黄公祠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本雕中间是石雕,与木雕一样精细。</p> <p class="ql-block">  潮州牌坊街地处潮州古城中心,矗立有22座新修建的明清石牌坊,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牌坊街现在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p> <p class="ql-block">  甲第巷是潮州古城内一条著名的历史街巷,位于古城中南部,<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不足200米的甲第巷,</span>是古代潮州城仕宦商贾望族聚居之地。集中了数十座大大小小的明清宅院,门头匾额上的“大夫第”、“资政第”、“儒林第”,显示出当年大屋主人的荣耀家史和高贵地位。</p> <p class="ql-block">  豪华已褪的门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斑驳的墙体,</span>仍能显现往日的荣耀,向游客讲叙过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济阳旧家”表明这户人家是由“济阳”迁来潮州的,客家文化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里街道两旁,骑楼随处可见。骑楼是一种商住两用的建筑,临街是店铺。南方沿海一带多雨,店铺向后退留出一段供人行走的公共空间,以避免雨天淋雨。这种建筑风格在潮汕地区被称为“廊房”,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潮州现存的古建筑保留了大量的碎砖墙体。用碎砖砌成两面都平整的墙体,并非易事,体现了潮州建筑工匠的智慧与勤劳,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  汕头市,简称“汕”,广东省地级市,著名的华侨之乡,广东副中心城市,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北邻潮州市、揭阳市,南临南海。</p><p class="ql-block"> 汕头小公园是汕头著名旅游景点,名“小公园”,但不是一个公园,而是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繁华商业区。拥有中国最大的骑楼建筑群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汕头市的发源地和“百载商埠”历史的见证。这里较完整地保留了20世纪30年代汕头市街区原貌,成为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汕头小公园的名称因开埠区其核心位置曾存在过一处街心小公园,民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小公园航拍图(此图摘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中山纪念亭,1934年在原街心小公园建成的八角三层中式亭阁,成为街区核心地标。小公园街区即以此亭为发端,拓展开来的。</p> <p class="ql-block">  南生百货大楼,1932年华侨集资建造,中西合璧风格,现在正在维修。</p> <p class="ql-block">  汕头旅社,建于1948年,为五层欧式骑楼建筑,由香港商人建造。1955年,由市饮食服务公司开办为“汕头旅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汕头接待服务国内旅客及东南亚华侨的主要旅馆之一。充满历史感的“汕头旅社”四个大字深受游客喜欢,纷纷在此留影纪念。汕头旅社现已成为小公园网红景点。</p> <p class="ql-block">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1922年竣工,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两座采用欧陆式建筑风格的邮政建筑之一,也是是汕头开埠以来的第一所自建邮局。见证了汕头、广东乃至中国邮政通信发展历史。整幢建筑保留完好。汕头邮局是游客来汕头旅游必到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老妈宫戏台,开埠前早期建筑,演出传统的潮州地方戏,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p> <p class="ql-block">小公园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  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潮汕地区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在此开辟了一条由潮汕去中央苏区的红色交通线,潮汕铁路发挥了重要作用。铁路是当时汕头往返潮州最便捷的交通载体。也是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条红色交通线为中央苏区运运输大量机密文件、急需物资和经费,見证了大批领导干部由上海奔赴中央苏区途中惊心动魄的历程,为中央苏区军民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作出了特殊贡献。</p> <p class="ql-block">原潮汕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車务处旧址</p> <p class="ql-block">  这条红色秘密交通线,护送了周恩来、刘少奇、项英、任弼时、邓小平、杨尚昆、张闻天、博古、李富春、刘伯承、聂荣臻、肖劲光、李克农等200多名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同志进入中央苏区。他们中很多人从国外回国,或从上海撤离时,先到香港,再由香港转道汕头,然后经由潮汕铁路到潮安(今潮州),再乘大船沿韩江到大浦,再换小船到青溪,再上岸步行到闽西苏区,然后进入中央苏区的。</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处中国福建、广东和台湾三省交界海面,距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仅7海里,素有“粤东屏障、闽粤咽喉”之称。</span>南澳岛面积达117.7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4.3千米,是中国唯一的全岛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历来是中国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也是中国大陆对台和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途径南澳岛。</p> <p class="ql-block">  南澳大桥是汕头市境内连接澄海区与南澳县的跨海通道,位于后江湾水域之上,线路全长11.08千米,全桥长9.342千米,南澳大桥是广东省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南澳大桥于2009年1月20日动工兴建,2015年1月1日通车运营。</p> <p class="ql-block">  长山尾灯塔,鲜红的灯塔矗立在蔚蓝色的大海边,背景是探入大海深处的南澳大桥,景色让人过目难忘。这里也叫启航广场,是南澳岛著名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钱澳湾,有沙滩、礁石,还有一座黄色灯塔。钱澳湾,青山环抱,海浪拍岸,幽静宜人。</p> <p class="ql-block">  钱澳湾海滩上有一只被海浪冲上沙滩的海蜇活体,比太阳帽稍大,用手指触摸,肉肉的。若是家住南澳,就带回家了,这是大海馈赠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在南澳岛游客中心候车时,拍的附近海岸风景。</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青澳湾,位于南澳岛东面。呈弓形,口朝东南,海湾平坦开阔,黄色沙滩,是广东省两个A级沐浴海滩之一。这里地理位置独特,东海、南海,在湾外交汇,北回归线从海湾穿越而过。这里是广东省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黄昏之际又是观看日落的极佳之地。青澳湾与北回归线标志是游客南澳岛旅游必到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青澳湾北回归线标志塔——“自然之门”,是南澳岛标志景点。该塔设计采用汉字“门”字进行演变造型,球体半径3.21米(对应春分3月21日),悬臂长6.22米(对应夏至6月22日),从底座到球体高12.22米(对应冬至12月22日);两边门柱所倾斜的角度正好对应北纬23.50(对应北回归线纬度)。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达到“立杆不见影”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环岛公交线路,一路风光旖旎,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南澳岛万亩蚝田</p> <p class="ql-block">  同是潮汕地区,风景各有特色,开眼界,长见识,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