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抚远原名“伊力嘎”,意为“金色的鱼滩”。所以来到抚远逛东极鱼市、观鱼博馆必是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 东极鱼市位于抚远镇泰山街与嵩山街之间的沂河路上。这里是中国北方最古老和最大的淡水野生鱼交易市场,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淡水鱼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随着物流网络的发展,平均每天都有近6000公斤的鱼发往全国各地,也让这座边城小镇有了11家物流公司。</p><p class="ql-block"> 该市场不仅有品种繁多的新鲜江鱼还有近30家销售鱼业深加工产品的鱼行。</p> <p class="ql-block"> 鱼市里的鱼主打野生、新鲜、便宜,完全不存在“养殖”的概念。据当地人讲,下班后现去钓鱼都来得及做菜。</p> <p class="ql-block">师傅正在剥去鲜活的鲤鱼皮,准备制作鱼松。</p> <p class="ql-block">蒸制过的马哈鱼去刺翻炒,做成鱼松。</p> <p class="ql-block">风干鲜鱼</p> <p class="ql-block">五、六斤重的鲤鱼、鲫鱼才五元钱一斤</p> <p class="ql-block"> 要想体验抚远的鱼文化,走进“鱼博馆”就是最佳选择。</p><p class="ql-block"> 鱼博馆是国内唯一一座以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水生物和生态环境为主题,兼具展示、体验与传播功能的淡水鱼文化博物馆,也是亚洲最大的淡水鱼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活鱼馆以“鱼行两江”为主题,展示100多条活体鲟鳇鱼及多种江鱼品种。</p><p class="ql-block">几十米长的玻璃隧道可观赏江底美妙世界</p> <p class="ql-block">标本馆陈列着大型鳇鱼、大马哈鱼以及“三花五罗十八子”等21科70多种鱼类标本。</p> <p class="ql-block"> 鳇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作为重点标本得以展示。</p><p class="ql-block"> 鳇鱼又称达氏鳇、鲟鳇鱼,是鲟科鳇属的大型软骨鱼类,体呈圆锥形,头尖尾歪,体表覆盖五行菱形骨板,背部灰褐色,腹部白色。其特征是体型庞大,重达1000千克,平均寿命为40—50年,最长可活150年!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干流及乌苏里江、松花江下游,被称誉为“水中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鳇鱼鱼鳍的数量代表鳇鱼的年龄。</p> <p class="ql-block"> 家家户户的小餐馆都是做鱼的高手!</p><p class="ql-block">当地人讲比起其他家常菜鱼宴才是得心应手的巧熟烹饪技能~~~一鱼多吃,花样翻新。</p> <p class="ql-block">将炖煮熟的鱼肉剔除骨刺,过滤后加汤下面,绝对是无敌的鲜美。</p> <p class="ql-block"> 无鱼不欢的饮食习惯,是得天独厚的一方宝地可尽享美味的食物文化。鱼类作为优质蛋白、健康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给地处金色鱼滩的百姓带来的不仅是口舌之欢愉,也是当地百姓走向致富、迈向世界不可获缺的载体,更是抚远的文化符号与特产价值的体现。 如今当地的百姓在维保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以鲟鳇鱼鱼锅作为地方标志性美食,把“新鲜、现杀、现涮”作为特色,推动其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全面发展,并在体现当地赫哲族饮食文化上,极力传承着全鱼宴的传统。</p><p class="ql-block"> 千尺浪花跃金釜,万鳞霞色沸雕盘。</p><p class="ql-block"> 作为丰盛鱼类资源的抚远,以鱼产品为核心,将生态价值与美食魅力及民族文化延展至文旅融合,成为“华夏东极”美誉之星上最璀璨的一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在“吉庆有鱼”、“鲤鱼跃龙门”等寓意象征中寄托美好期盼的表达,鱼作为时间流动生物多样性的存在物种,更是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医学、科技诸多方面所不可平替的价值赋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