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最喜与小伙伴们一起在村口晒谷场的草堆玩。常常玩得满头大汗,这时候我最怕的就是阿妈喊我回家的声音。我们热火朝天的游戏必须戛然而止,喊回去还可能会挨训罚站。然为人父母后,有一种呼叫的威慑力,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就是孩子班主任的电话。</p><p class="ql-block"> “喂,李老师,您好!我是,我是,方便,方便,您说……嗯……嗯……”作为两个调皮儿子的家长,每次接到班主任电话,大都是这样——无论当时多忙,都说有空有空。无论对别人多傲慢,此刻都变得恭敬。此时,我心里开始翻江倒海了。这货是课堂睡觉,是课间打扑克,还是玩手机呢?总之,必须先跟班主任赔礼道歉一番,再竭诚表态一定全力配合,最后老师还是严肃地叫我把“罪娃”带回家“反省”,又“反省”一周,我背地里找娃儿的师母说情也无效。</p><p class="ql-block"> 兄弟俩势均力敌,这个版本的剧情,都让我经历不少。这几年生活极简,啥群都可以删了,但是家长群必须置顶。班主任的话如同圣旨只要发出,我必秒回“收到!”那些表扬的名单基本与我无关。分数出榜了,我只能到末尾姓名被隐去一半的表格里去寻找小贝的成绩 。</p><p class="ql-block"> 周六晚上,读高二的小儿子放假回家。我一见到小贝就指着手机的班级群信息说:“你看,这是你班主任发到群里的照片。他们打篮球被抓了。这次幸亏没你呀。”</p><p class="ql-block"> 俩儿子都一样,从小酷爱打篮球。只要有空,他们就见缝插针地运球、投篮。家里洁白的墙壁都被他们用球蹭得黑不溜秋的。在学校,被老师发照片“批斗”是常有的事。</p><p class="ql-block"> “妈呀!这是午休时间去打篮球呀。”小儿子颇有微词。他惋惜地指着照片说,“我们篮球队总共是十个人,只到了七个,要是到齐了多好啊。毕业之前,难得李老师亲自帮我们拍一张全家福!我们仨都在遗憾缺席呢。”</p><p class="ql-block"> 看来小贝早就知道同学们打篮球被抓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儿子,高二了。要聚焦学习了……多说无益,等你当家长的时候,就懂得妈妈此刻的心情了 ”我一声长长的叹息,一种不被理解的无奈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我当家长的时候,儿子午休打打篮球。我绝不会叹息,我会说:不错!有老爸当年的范!”小儿子不假思索地回复。</p><p class="ql-block"> 王小贝,你这台词和表情我替你记着。</p><p class="ql-block"> 2022 清明书于木港北山石头上中午11点</p><p class="ql-block"> 后记,这事已经过去四年了。王小贝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那些当时看来懊恼、焦虑,甚至是“不得了“的事,现在回顾起来,都只是时光长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璀璨而隽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