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耗

剑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修关于帮人还是不帮人之间产生了内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①自己带了一双正好的手套,朋友家的保姆让她脱下来给她孩子,让她戴大一码的手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纠结内耗了。帮,自己不舒服,凭什么?自己买的,要让给她孩子。不帮,好像被道德绑架了,下不来,不帮形象不好,意识到有点太在乎面子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②儿子的遮阳帽一直给朋友家女儿戴着,不舒服,与上述同样的感受,内耗纠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③她激动地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另一情绪低落的宝妈直接指责抱怨说没有考虑她感受,烦躁死了,朋友听到很受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打个比方,你在一个遭逢巨大不幸的人面前还开怀大笑是不合时宜,人家当然会感到不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通过反省、致歉,但是心中还有不舒服,虽然对方还能真诚表达 ,但彼此要克服的难道不应该是自我的部分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④我自己处于休养状态,我还想去医院帮忙伯伯办理住院手续,帮忙各种跑腿,婆婆让我不要去,把自己照顾好先才是要事,我也有些内耗纠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释怀了,所有的不舒服都是因为还有自我在,一旦自我破了以后,我跟一切都是连接在一起的,那么怎么会有不舒服的纠结和内耗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论做什么事,自己感到舒服是第一位的,如果自己觉得帮人舒服,那就帮,如果觉得不需要帮人就不帮,最麻烦的就是不帮人又纠结,帮了人又内耗,自己内在的能量被拉扯得很严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内耗,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合一,链接不到位,一旦和谐、合一,顶天立地又能坦荡从容地彼此连接,一切都不怕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在群居社会里,有时候是物质层面的有形的连接,因为可以共享资源,互相交易,可以买到各种物资,信息以及价值,对未来不会产生恐慌和担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一种连接是精神层面的无形的连接,互相给予帮助、慈悲、仁爱、善良、温暖和光亮,万事皆有裂隙,那是太阳照进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连接足够深的时候,当空间足够开阔时,所有的这些都可以无限给予,而且是给予得越多自己越丰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道德经81》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以上案例,归根究底回归利己还是利他两个之间产生冲突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有的利他都要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发生,首先要做到对自己这个生命的尊重,再去做到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再去行利他之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修己永远是第一位的,安人只是顺带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么就不帮人,在任何一个情境下,都要做出做出当下认知范围内最好的选择,自己感到舒服是首位,不挣扎,不纠结,不内耗,自洽怡然,明心、明德、明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么就帮人,自己可以做到足够广大慈悲善良,对结局有兜底能力,还能做到不挂碍,不在意,不计较,无所待、无所求、无所住、无所期就不会受伤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就是慈悲和智慧互为边界,如何做到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也能做到自己舒服,这是最大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身体修养需要找人换了夜班,刚刚刷朋友圈看到那姑娘一早回去,车撞了,貌似撞得不轻,心中有一丝歉意和亏欠感出来。我想,这是我的内耗吗?我问自己,假如我没有找她换班,是不是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舅舅突然离开,我内耗是不是我给予的关心不够或是处理不够恰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外公临终前受苦,我质疑是不是我给他送了蛋白粉让他加速癌细胞的扩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奶奶中风那天,我和爱人出门去产检,我又质疑我对她的关怀没有做到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感受到了自己经常会陷入这样的内耗之中,我问自己,内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归根究底,还是自己的自信不够,对自己有疑,对自己内在爱的能量的不够坚定、笃定和肯定,当自己不够空的时候,是没法生发智慧去应对各种发生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命之中有太多太多的无常的发生,我总是容易把自己的作用无限放大,然后又陷入无止境的内耗挣扎之中,但是没关系,我看见了自己的心,看见即疗愈,然后我要努力的部分就是好好地从中抽离,好好地从中化解,还自己一份心的清净与光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突然想起来启蒙恩师朱新波老师一个调侃的段子,虽然已经过去将近二十余年了,却依然记忆犹新地刻在我的脑子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孙子去买彩票没中奖,回到家内耗至极,为什么隔壁老王可以中奖五百万,而我不可以呢?于是,他把统计学、概率学、心理学、玄学都研究了个遍,还是不得其解。奶奶看到孙子如此痛苦和内耗时,顺口说了一句,一切都是命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啊,一切都是命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突然间,悟到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心中的内耗自行化解了,一切问题都不复存在,我的世界突然之间变得开阔清新,晴朗明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吕梁蹈水的典故也说,游水游的好的原因无他,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也,生于陵水,长于激流,将生命融入水的韵律,就与水合二为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哲人圣贤的智慧言辞,无一不在验证这这一伟大的观点,每个人都是有命数的,凡事遵循规律,顺势而为,必能成为一个通达之人,而遵循规律的最高标准就是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才是宇宙天地之大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坚持一种原则,坚持一种规律,或坚持一种规范,都还不够,坚持这一切而又不拘泥于这一切,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遵循着规律却又能在顺从规律中找到应变之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物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以不变应万变,方能活出本色,活出生命的大自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何等地壮阔、豁达和超逸,大丈夫该当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