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回溯到1998年年中,那是一个充满转折与挑战的时刻。一天,一张带着红色印章、庄重严肃的红头文件调令,如同命运的使者一般,悄然送至我的手中。调令上清晰地写着,我被调进高桥乡木城学辅区,要同时肩负起木城学辅区辅导员和周家山完全小学校长这两份重任。为了让我能够更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减少后顾之忧,妻子也顺利调进了高桥乡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20号前后,离别的愁绪弥漫在空气中。我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不舍,和家人一起将家中的生活用品一件件小心地搬上了那辆川路车。那辆“川路车”,车身有些陈旧,车身上的漆已经掉了不少,露出斑驳的底色,但此刻它却承载着我们一家四口的生活和未来。坐在车上,透过车窗,我望着贺家坪小学那熟悉的校园,那一间间教室仿佛还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那棵古老的大树见证了我在这里度过的无数个日夜。随着车子缓缓启动,我知道,我即将告别这片熟悉的土地,前往一个全新的地方开启新的征程。车子一路颠簸,我们一家四口在车里沉默着,各自想着心事。终于,我们到达了新居点。那是妻子任教的地方。从此,我们在这里安居落户。</p><p class="ql-block"> 8月28号,全乡集训圆满结束。在集训期间,经领导热情地介绍,我结识了周家山小学的教务主任胡兴荣、会计王忠文、工会主席王忠福以及部分教职工。胡兴荣主任看起来温文尔雅,眼神中透着一股睿智和干练;王忠文会计则是一副沉稳踏实的模样,让人感觉十分可靠;王忠福主席满脸笑容,给人一种亲切和蔼的感觉。与他们的初次见面,让我对未来在周家山小学的工作充满了期待。</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周家山小学,正处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时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一项意义重大且任务艰巨的工作,验收标准极为严格,就像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山。它由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管理与质量五大块组成,每一块都像是一个重要的拼图,缺一不可。而且还有五个一票否决项目,就像五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小学年辍学率超过1%,初中年辍学率城市市区、县城城区超过2%、农村乡镇超过3%;三类残疾适龄人口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未达到95%;县(市、区)本级财政对教育拨款未全面达到“三个增长”;挪用、截留、挤占教育经费;学校继续使用C、D级危房等。这些标准就像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刚刚走进周家山完全小学时,眼前的景象让我眉头紧锁。学校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新建教学楼的债务问题,那栋教学楼是前任校长主持修建的,本是为了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却没想到留下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再加上“普九”的严格要求,学校的基础建设必须达标。然而,乡镇的经济条件十分滞后,税收低得可怜,连教师的工资都成了大问题。发工资的时间,一般都要拖延几个月,老师们虽然嘴上不说,但我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无奈和焦虑。基础性建设的资金,全靠老百姓上缴提成来解决,这无疑给本就不富裕的百姓增加了负担。</p><p class="ql-block"> 哎,当时的情况真是让人头疼不已。各学辅区完全小学校长,只要学校有工程建设的,都流传着躲账的说法。工程老板一次又一次地找上门来,第一次来的时候,我们只能满脸堆笑,好言好语地跟他们解释目前的困难,希望他们能再宽限一些时间;第二次来的时候,我们只能“打支呼”,承诺一定会尽快想办法解决;到了第三次,实在没办法了,就只能拖、只能躲了。因为我们也知道,工程老板也有难处,他们也要给工人付工资啊。</p><p class="ql-block"> 为了能够顺利通过普九验收,我绞尽了脑汁。我学会了主动求助上级领导,一次次地走进领导的办公室,详细地汇报学校的情况,诚恳地请求他们给予支持和帮助。我还四处奔走,求地方知名人士出钱出力。我一家一家地拜访,向他们讲述周家山小学的现状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希望他们能够伸出援手。在两年的时间里,我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战士,日夜操劳。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周家山小学基础性配套建设以及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教室里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操场也变得平坦而宽阔。我们顺利完成了乡党委交给的工作任务。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欣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这个从不熟悉的地方工作,我却十分幸运,身边贵人众多。生活上,全部由有着厨师级别手艺的胡兴荣老师代替了我操心。胡老师特别勤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大家准备早餐,厨房里总是弥漫着诱人的香气。一日三餐,他都精心烹制,从不要我操心。学校里还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所有的老师都是自己开火做饭。每个周日,老师们都会在家里准备好一周的菜带到学校。吃饭的时候,大家端着饭碗互相串门子,就像一家人一样,共同分享自己的美食菜肴。有的老师带来了自家腌制的咸菜,味道十分独特;有的老师做了拿手的红烧肉,香气扑鼻。晚上,那些会喝酒的老师还会聚在一起小酌一杯,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分享着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过得非常开心。</p> <p class="ql-block"> 这四年,是我们奋斗的四年,也是学校学生人数的高峰期。学校的教研工作由乡教育委员会管理。每月,乡教委成员都会时不时地来学校听课评课,检查指导工作。他们认真地记录着每一堂课的情况,课后还会和老师们进行深入的交流,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学辅区也会时不时地走进矛狄山小学、堰塘小学、阴坡小学、阳坡小学、太阳小学等村级点校检查辅导教育教学工作。每次去点校,我们都会认真查看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配备等情况,和老师们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我尽我所能,履行着辅导员的责任,希望能够帮助每一所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p class="ql-block"> 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大专函授学习。白天,我要处理学校的各种事务;晚上,当别人都在休息的时候,我还在灯下刻苦学习。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顺利完成了大专函授并取得了大学文凭。同时,我的工作也得到了认可,连续三年被评为乡县市优秀校长等。</p><p class="ql-block"> 回忆当初,从最初的不适到后来的熟悉,从和同事们的面生到成为知己,我在工作上取得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同事们的支持。我们在一起拼搏、打磨、创新,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们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共同努力,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02年7月,因工作需要,我不得不调离周家山小学。离别之际,我望着那熟悉的校园,心中满是不舍。但我知道,人生就像一场不断前行的旅程,我即将开启人生的第四站,去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