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时光之嵊州篇

老唐

<p class="ql-block">“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p><p class="ql-block">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不对不对这是京剧的唱词。</p><p class="ql-block">“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错了错了,这是黄梅戏。</p><p class="ql-block">“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p><p class="ql-block">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对了!这才是越剧。</p><p class="ql-block">说到越剧,她就起源于嵊州。也就是接下来我们要去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由于去象山的路一直红着,于是我们就修改了原先的计划。决定去嵊州,且嵊州正好在我们回程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在宁波我们打卡了阿育王寺和天童禅寺,既然要去嵊州,那么“新昌大佛寺”怎么可以放过。宏已经说了,我们这一趟旅行是朝拜之旅静心之旅呢!</p><p class="ql-block">这座始建于南朝的千年古刹,藏着江南第一大佛!</p> <p class="ql-block">到打新昌大佛寺已是午餐时间,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决定吃个快餐就可以了。结果刚用完餐,就遇上有人问“你们是不是去大佛寺啊?”我们说“是的。”听说我们要去大佛寺,他立马压低了声音“跟着我走,每人给50大洋就行,你们自己进去门票要80大洋呢!”在我们将信将疑之际,洁返回餐馆,问了老板娘,在可以跟他走的答复下。我们选择了随着他走。</p><p class="ql-block">说实话我们还真的不是为了省几十元钱,我们只想证实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因为在旅途中常常会遇见这样的状况,真真假假的,今天趁此机会也可以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从一个小区的后门进去,然后就是一条葱绿的小路,大约走了十分钟时间他说到了,并告诉我们穿过一个通道就可以直接进到卧佛殿里。</p><p class="ql-block">不知道我这样写会不会断了别人的财路,如果会,那真的很抱歉啦!</p><p class="ql-block">不过下次再要去大佛寺我可以带路哦!</p> <p class="ql-block">管他能不能进去,还是先拍照吧!</p> <p class="ql-block">拍完照才想起刚才那人说还要穿过一个通道的。果然是有一个通道,顺着通道进去,还真的是卧佛殿,看来这次没上当受骗。</p> <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看,卧佛殿都像是新修建的。只是这个牌匾肯定有些年头了,仔细一看还是赵朴初先生题的字。曾经是佛教协会会长的赵老先生,在许多寺庙都留下过墨宝,刚刚去过的阿育王寺和天童禅寺都有。</p> <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在想,卧佛静静地躺了千年,本想千年一梦,在睡梦中修行悟道。不曾想每天都有一群人围着,叽叽喳喳的,即使佛有超凡的定力,估计也不厌其烦了。</p><p class="ql-block">要是我,有人在我床前这样扰扰着,早就暴起一脚一个给踢出老远了。</p> <p class="ql-block">门外崖壁上的怒目金刚,仿佛在替卧佛抱不平,雕刻得不错,栩栩如生,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的核心就是这尊巨大的石弥勒金佛了。石弥勒佛像的开凿始于南朝齐梁年间(约486—516年),历经僧护、僧淑、僧祐三代僧人耗时30年完成,被南朝文学家刘勰誉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p><p class="ql-block">佛像通高约16.3米,两膝间距10.6米,耳长2.7米,是中国江南第一大佛,与云冈、龙门石窟大佛齐名。</p><p class="ql-block">头部比例适度放大以修正仰视视角的视差;眼窝凿成凹陷,营造“佛陀目接众生”的视觉效果,神奇的是不管你在哪个角度看佛像,佛像的眼睛都好似和你对视。</p> <p class="ql-block">其实2013年春节的时候就来过大佛寺。有图为证,那时候有点肥吧!</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卧佛殿旁没有栈道,是沿着一条狭窄的台阶上去的,现在修了栈道方便多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巨大的“佛”字,十多年前看上去有点荒郊野外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中心广场,原先古朴的“佛”字也被上了色。</p> <p class="ql-block">且不说几千上万年的沧海桑田,就是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变化也是让人唏嘘的。有没有一种感觉原先的景色变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而人却变老了,不过有一样东西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不断追寻美好的心。</p><p class="ql-block">在时间长河里,我们渺小的连一滴水都算不上,人生百年相对于时间长河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p><p class="ql-block">人生苦短,我们没有理由不善待自己、善待身边关心爱护你的人、善待世间一切美好。</p> <p class="ql-block">遇“福”必留影,把“福”带回家,这是一个执念,也是一种自我暗示,甚好。有福之人必然是开心豁达之人。</p> <p class="ql-block">这才是大佛寺的正门,没想到我们是从后门进的,只有从正门出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嵊州古月酒店,某程上标注的是越剧艺术城店,前面就说过了,到嵊州就是为了感受越剧氛围的。不过很遗憾,就是酒店前台也不知道有一个越剧艺术城。好吧!被忽悠了。</p> <p class="ql-block">不过酒店前台还是很热心地给我们做了介绍,让我们晚上去东前街转转,说那里很热闹很漂亮的,还有表演看。</p><p class="ql-block">嵊州不大,酒店离东前街也不远,打车6元钱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冬前街还真的有表演,一个穿着古装的女孩,吊着威亚,表演天女散花。不管表演得咋样,气氛有了。</p> <p class="ql-block">其实东前街和其他地方的老街差不多,都是各种美食和文创铺子。</p> <p class="ql-block">这个壁画还是蛮有意思的,拍照吧!</p> <p class="ql-block">老街上还是有很多越剧元素的,喜欢越剧的太后喜欢得不得了。</p><p class="ql-block">据说前一阵子陈丽君以她美好的身段动听的声音,把越剧着实带火了一把。如今的快餐经济下,我们丢失了许多传统的东西,有一些传统文化直接出现了断层。在我认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千万不能让他断了传承。断了传承也就断了民族的根基,问题很严重的。</p> <p class="ql-block">地名墙还是不能少了拍照的。</p> <p class="ql-block">嵊州除了越剧还有一样东西也是享有盛誉的,那就是嵊州的小吃。据说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嵊州人开的小吃店。</p><p class="ql-block">酒店前台给介绍过,说嵊州小吃一条街就在越秀路,那里小吃店铺很多,还有几家网红小吃店。</p><p class="ql-block">从东前街走过去也就十几分钟路程。</p> <p class="ql-block">果然到了越秀路就感受到了这里还真是吃货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嵊州最有名的算是“黄泽豆腐包”,这家“胖大姐”看来就是网红店了,门口排着老长的队伍,看来吃这包子还是需要经历一番磨难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的这家“玉英”,店门口都摆满了桌子,我们眼疾手快赶紧占了一个桌子,不负所望,嵊州的小吃确实不错,尤其是“黄泽豆腐包”小小的包子,皮薄馅足,咬一口汤汁四溅,还有那个炒年糕也非常美味。</p> <p class="ql-block">太后不知道从哪里买来的生啤,还说是专门提供给女士喝的,酒精度很低甜甜的像饮料,冰镇过的,冰冰的生啤配上热气腾腾的豆腐包,绝配啊!</p> <p class="ql-block">听说东前街晚上有演出的,太后以为是越剧演出,嚷着还要返回东前街。正好吃得有点撑,走走消消食也行。</p><p class="ql-block">结果越剧表演没看到,越剧两个字倒是遇上了。</p> <p class="ql-block">表演有,不过是做广告的,也不是越剧。</p><p class="ql-block">今天从一早到新昌再到嵊州,大家都感到有些疲倦,回酒店休息吧!</p> <p class="ql-block">在嵊州很难和越剧脱开干系的。这里是越剧的发源地,到处都充斥着越剧的味道。就是宾馆前台讲话都好像有越剧的腔调。</p><p class="ql-block">到了嵊州“越剧博物馆”必须一定得要打卡。毕竟已越剧为主题的博物馆这里是独一份。看介绍越剧博物馆就在越剧小镇,驱车过去才知道,越剧小镇还真没有,博物馆是真的有。</p><p class="ql-block">估计越剧小镇和全国各地特色小镇的建设遭遇命运差不多。前些年,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打造特色小镇的狂潮,许多年过去,绝大多数特色小镇都经营惨淡,有许多干脆关门大吉。越剧小镇估计也一样,始终在规划建设中。</p> <p class="ql-block">小镇虽然没有,可是博物馆却很不错。从越剧的起源到发展,有详尽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先进入角色吧!在自动换装摄影机下,给自己找个角色吧!</p> <p class="ql-block">京剧是男扮女装,而越剧正好相反,男越剧演员很少,绝大多数越剧演员都是女的。我就是那个稀少的男演员,扮个小生还是可以的吧!</p> <p class="ql-block">越剧迷太后看得很认真,边看还边和我们讲述小时候看越剧的情景。80年代初在浙江几乎每个县都有越剧团,经常有演出,那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蹲在台前看越剧表演。</p> <p class="ql-block">越剧鼎盛时期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当时十个越剧名角,人称“越剧十姐妹”,喜爱越剧的太后对“十姐妹”可谓是如数家珍。</p> <p class="ql-block">当时“十姐妹”可是唱红了整个上海滩。让我对越剧印象深刻的就是又越剧《红楼梦》电影,电影拍摄于1962年,参演演员的有许多就是十姐妹中的一员。只是后来电影被禁了,一直到79年解禁,在全国上映,当时可谓是万人空巷,连我这样对越剧完全陌生的人也跑去影院一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馆内还展出了许多戏服和模拟场景,只有太后看得很仔细。</p> <p class="ql-block">体验区可以让你一展歌喉,俩女人关起们来“咿咿呀呀”地过了一会戏瘾,我们也没听见她们唱的是啥。</p> <p class="ql-block">在戏服体验区,太后和洁说一定要穿一次戏服。可是待管理员来了之后,告知她们只是换装体验一下,不能穿到其他地方拍照的,想想不能穿到其他地方她们瞬间没了兴趣。</p> <p class="ql-block">就戴顶帽子来一张吧!摆个姿势,看上去蛮像那么回事的。</p> <p class="ql-block">其实想拍照,随处都有背景,只要你有一双能发现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离开越剧博物馆,驱车到了“崇仁古镇”。追溯崇仁的历史,我们至少可以回望到1700多年前。位于古镇西北的“方井”是嵊州境内发现年代最久远的古井,井旁有一石碑刻有“赤乌二年(239年)”字样,可见早在三国时期,这里已经有先民居住。</p> <p class="ql-block">宋庆历年间,裘氏迁居崇仁长善溪东八角井旁,为崇仁裘氏第一世祖。随后,裘氏大家族在此繁衍生息,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p><p class="ql-block">在裘氏家庙前,大家不约而同的会脱口而出“这不就是裘千仞的家嘛!”可见金老爷子影响力有多大。</p> <p class="ql-block">裘氏家庙保留得比较完整,砖雕飞檐,大堂回廊,都保持着当年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沿着街巷走去,整一个感觉是破败,不过依稀还能找出当年的模样。</p><p class="ql-block">有人会说,现在人喜欢看老物件逛老城,要知道这样为什么当年还要把老物件毁了,把老旧房子给拆了?</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打的就是一个“拆”字,许多古老的东西都被拆除了。这个不能怪那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作为,在那个时代为了发展拆旧很正常。</p> <p class="ql-block">这个墙上贴着大大“危房”标识。看上去墙体倾斜严重,里面住着的老太太,用我们听不太懂的话不停地像我们絮叨着,大概的意思估计是上面拨款要修,可是一直没人来修,住在这里面很担心。具体的不清楚,也不敢乱评论,不过在这样的危房里住人的确是很危险的,应该有部门管管。别等出事了那就晚了。</p> <p class="ql-block">后门塘,一个种着荷花的小水塘。据说这里是当时古镇的中心。现在看里又破败又狭小。</p><p class="ql-block">不过这里取景拍照还是蛮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在崇仁古镇简单地用过午餐后,我们的假日旅行时光也就结束了。</p><p class="ql-block">打道回府吧!回家的路很通畅,加上最强女司机超强的驾驶技术,很快就可以回到大衢州了。</p><p class="ql-block">因为有了小长假,才有了这一次率性的旅行。我喜欢驾着车选一个方向然后一直走,遇上有风景有美食有文化有故事的地方,就停下来细细品味欣赏,随性而行。这样才是我心目中的旅行,可惜为五斗米折着腰,随性不起来。</p><p class="ql-block">不过快了!再等一年,退休了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感谢一起同行的洁和宏夫妇,有你们同行,让这次旅行更加的快乐完美,期待下一次同行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