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之旅 第《三》集

青云

<p class="ql-block">第4天,5天旅游</p><p class="ql-block">第4天万仙山,郭亮村,掛壁公路</p> <p class="ql-block">第4天我们游览了万仙山的郭亮村,掛壁公路。</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地处太行山腹地,海拔1752米,山清水秀,洞奇瀑长,有泰山的巍峨,华山的险要,嵩山的挺拔,黄山的秀丽。</p><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辉县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是著名的将领许世友战斗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旅游项目,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被誉为'太行明珠',2018年来访旅客达140万人次,村民多从事旅游业。</p><p class="ql-block">郭亮掛壁公路又称郭亮洞,万仙山绝壁长廊。始建于1972年,1977年完工。全部由村民完成,公踏高5米,宽4米,全长1250米的绝壁横面上,以25度斜面开凿而成。被称为'世界上最险要的十条公路之一','全球最奇特的18条公路之一'。</p><p class="ql-block">当年郭亮村交通闭塞,村民下山需要走720级台阶的'天梯'。为改变现状,时任村干部挑选了13名硬汉组成突击队,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态下,腰系粗绳,凌空作业,用钢钎,铁锤在绝壁上凿洞修路。历时五年,投工3万人凿出石坊2万6千立方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掛壁公路不仅是郭亮村与外界的通道,更是村民们的坚韧不拔,敢于勇挑战的精神的象征!</p><p class="ql-block">郭亮其人:郭亮是西汉末年的一位农民领袖,当时饥荒频发,加上地主和封建官府剥削和压迫,民不聊生。郭亮带领民众组织了一支农民队伍,起义反抗,建立了农民政权,后因受到封建王朝的镇压,寡不敌众,郭亮带领队伍退守到西山绝壁,安全转移到'会逃站'。后人为纪念这位农民英雄,将他当年战斗过的大本营所在地命名为郭亮村。</p> <p class="ql-block">游客在郭亮村观景台上拍照</p> <p class="ql-block">陈老师丽玲夫妇是一对旅游达人!</p> <p class="ql-block">能工巧匠赵老师!</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对面就是掛壁公路</p> <p class="ql-block">远看掛壁公路就象是绝壁上的腰带!让人心生畏惧。</p> <p class="ql-block">看着对面有些胆寒的掛壁公路!</p> <p class="ql-block">当年十三勇士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修掛壁公路的带头人一一申明凯郭亮大队长!一个智慧而勇敢的领头羊!郭亮村的好书记!人民的好领导!</p> <p class="ql-block">可清楚看见掛壁公路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了郭亮村,只见街两旁有两行盛开的樱花,朵大而美,不同于昆明圆通山的樱花,是迟开的另一个樱花种属。很美!令人忍俊不禁拍照留念!街道清爽干净,民房古扑。</p> <p class="ql-block">走进巷子,看看小巷别样风景。</p> <p class="ql-block">英姿飒爽的张老师!</p> <p class="ql-block">太行魂碑前留倩影!</p> <p class="ql-block">世界第九大奇迹一一郭亮村挂壁公路!</p> <p class="ql-block">进洞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开始走进掛壁公路</p> <p class="ql-block">掛壁公路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張老师,一位坚持二十几年每周多次游泳的旅游达人!</p> <p class="ql-block">洞内奇景!</p> <p class="ql-block">1972年一个掛壁公路动工号吹响的伟大日子!</p> <p class="ql-block">五年后1977年历经千辛万苦,掛璧公路终于胜利完工!天路震惊了世界!</p> <p class="ql-block">留下难能可贵的一刻吧!</p> <p class="ql-block">难得有机会走进郭亮村掛壁公路,大家都留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走出掛壁公路也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攝影师们正忙呢!</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还是一个影视拍攝地呢!</p> <p class="ql-block">第5天洛阳牡丹园,龙门石窟,丽景门,洛阳一条街,洛邑古城(因图太多,后三个景点略去)</p> <p class="ql-block">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朝,隋炀帝营建东部洛阳时,易州官员进贡20箱,洛阳成为最早的栽培中心,隋唐时牡丹栽培已遍及宫廷,民间,花色品种逐渐丰富,北宋时期洛阳牡丹栽培技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有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称。牡丹深受古代文人的喜爱,留下众多赞美诗句: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洛阳牡丹图》,邵雍的《洛阳春吟》等。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其品种分类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形。截至2002年共有1394个牡丹品种。2003年又有25个新品种通过鉴定,全年牡丹品种总数达1419个,主要品种有大胡红,墨洒金,状元红,豆绿等。</p><p class="ql-block">2019年洛阳修建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牡丹产业基地,种植面积达1130多公顷。2015年牡丹基因组取得了5项世界领先成果,2017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先破译了牡丹基因。2023年洛阳申报的25个新品种成功通过监定。</p><p class="ql-block">2019年每年进入市场的牡丹种苗有400万种,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香港和欧美地区等。</p> <p class="ql-block">一脚踏进牡丹园,那个美呀!教人如何不动心呢?!</p> <p class="ql-block">鸣凤宝花是明清李家花园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丽玲在'鸣凤宝花'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美丽可人!</p> <p class="ql-block">靚丽佳人!</p> <p class="ql-block">妩媚!</p> <p class="ql-block">争相拍照,留下芬芳!</p> <p class="ql-block">花仙!</p> <p class="ql-block">花王姿色!</p> <p class="ql-block">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花棚养膏花儿朵朵!</p> <p class="ql-block">黑豹</p> <p class="ql-block">2号家庭女士们和花仙子合影告别!</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p><p class="ql-block">位于河南洛阳市南郊,坐落于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伊水由南向北,穿流而过,'两山夹一河'的地形地貌,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大型皇家石窟遗存,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现存2345个编号的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开凿起源,始凿于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当时的北魏迁都洛阳,佛教中心南移,北魏宣武帝决定在洛阳西南伊阙山为孝文帝,文昭皇后开凿宾阳中洞......后世变迁:金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龙门石窟屡遭破坏,盗掘。在新中国成立后,龙门石窟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受到了妥善的研究修理开发保护。</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龙门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与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2007年被国务院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A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其造像雕刻书法等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水准。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杰出成就。</p> <p class="ql-block">进入龙门石窟</p> <p class="ql-block">各种石刻雕像琳琅满目!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雕像前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在伊河对面可看到最大的那尊石刻雕像,陈导说是武则天雕像。</p> <p class="ql-block">隔着伊河拍视频,可看见那尊最大的武氏雕像!我拍的大台院是武则天登基时的地方,也是她在重大仪式举行活动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明天后天最后两天却要参观著名的人间仙境老君山和久仰的千年古刹武术发源地5A景区'少林寺'!心情无比激动!</p><p class="ql-block">敬请期待第《四》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