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边城

生生不息

<p class="ql-block">  在湖南有这样一个地方,它一脚踏三省,三省闻鸡鸣。这个地方便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位于湖南湘西的茶峒古镇a!说到湘西的茶峒古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哪,但是如果要说到这里是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因边城而闻名的古镇,因边城而改名。</p> <p class="ql-block">  都说湖南的十美分,有九分是在湘西,如果说哪部作品可以将湘西淳朴的民风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一定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沈从文先生将湘西的人文风情写得很唯美,很多人为了寻找《边城》里翠翠的影子而来到这里,去感受翠翠经历的那场让人意难平的结局。</p> <p class="ql-block">  日日守护边城的白塔,隐匿在树林之间,木板与黛瓦拼凑起的狭小空间,就是翠翠与爷爷的一切。碾房内的纠结,是否错付了一场爱恋?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那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会回来!</p> <p class="ql-block">  《边城》的最后,似乎没有结局,又似乎带着一点点期盼的希望。没有山盟海誓,没有骇人之举,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这或许是吸引不少人来这里寻找翠翠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一本书而爱上一座城,可能寻找的也是属于自己心中对完美爱情的幻想,有心动、有欢喜、有忧伤、也有遗憾,这大概就是爱情的样子吧!</p> <p class="ql-block">  茶峒古镇是怎样一个地方?茶峒古镇位于湖南省湘西,是花垣县的一个边城镇,地处湖南、贵州、重庆三省的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  一脚踏三省说的就是这里,一座小城,就是三个城市。来自贵州的清水江在这里流向湖南,沅江汇入洞庭湖归向长江,坐拉拉波一分钟能到对岸,就是重庆,再往那边走十几20分钟就到了贵州。</p> <p class="ql-block">  茶峒离火爆的凤凰古城?和梵净山都只有100多公里,然而这里却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沈从文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茶峒小镇为背景,描写了当地人民内心的美好和善良,表现了当地世代流传的民风民情,谱写了一位姑娘的哀伤,最后才有了《边城》。</p> <p class="ql-block">  沈从文先生的描述让很多人对这个古老的城市充满了好奇和渴望,既想知道他所画的湘西是不是真的,又想象他所描述的湘西社会。“从四川到湖南,有一条大路,在东边。这条官道在接近湘西边界的时候,来到了一处叫作茶峒的小镇,在那里有一条小溪,小溪旁有一座白塔,一户人家就住在这小楼下面。他们是一位老头儿、一位姑娘、一条黄狗。”这就是沈从文先生笔下《边城》。</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边城宁静而安详,游人们漫步河畔,等待着边城的苏醒。居民开始在河旁洗衣服,划船的船夫也早早的开始渡船,这些组成一幅幅具有浓郁风的山水田园画。在这里,时光将变得缓慢,可以沿着游水河畔古镇的石湾小路,或漫步或静思去读懂边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边城的茶峒码头拉拉渡,是湘西小镇一种独特的过渡方式,一根横跨江面的铁丝连接湖南边城镇和重庆洪安镇。只需2块钱便可以将乘客送达彼岸,还可以在船上听划船的大爷讲翠翠和爷爷、大佬二老的故事。这座边城就如同书里的景一样,溪水潺潺,地方不大,人也很少,但是有一种恬静的美,是那种让人心安的自然美。</p> <p class="ql-block">  依山的筑城茶峒,临水的码头,淳朴的民风,良善而至纯。就是在这样的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缘,小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下雨天,走在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巷子Q里,望着那一排排的吊脚楼Q,心里百感交集。</p> <p class="ql-block">  坐在江边看着风景,风景里的人在家门口洗衣服,邻家小孩在街上嬉戏打闹,巷口的大爷拉着二胡,翠翠爷爷的拉拉渡还在。半山腰下,白塔依|,可翠翠的故居已人去屋空,原来有些人是可以用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边城还是那个边城,只是再无翠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