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莫斯科时间4月17日上午8点多钟,列车抵达了莫斯科火车站,出站后团队集合登上了旅游大巴车去餐馆吃早餐。随后乘坐大巴车赶往打卡的第一个景点——察里津诺庄园。</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这个皇家庄园是由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76年下令修建的,最初由建筑师巴热诺夫设计,但因女皇不满意他的设计,宫殿被拆除并由建筑师卡扎科夫重建。重建的工程历经了多年才完成,但女皇却在建成前就已经逝世了,所以她至死也没能住进这个庄园。</p><p class="ql-block"> 叶卡捷琳娜二世去世后,庄园逐渐荒废,19世纪中期被改造成为了别墅区,许多著名作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就曾在此居住过。2004年莫斯科市政府启动了修复工程,2008年重建完成后向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进入庄园参观时已经是11点多钟了。 </span></p> <p class="ql-block"> 由于季节气候的原因,我们进入庄园后看到,庄园里的许多植被还没有完全恢复。</p><p class="ql-block"> 从带队导游后一期带队去那里时发回的照片看,那时的景色就比我们去那时要漂亮得多。</p> <p class="ql-block">庄园里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 在庄园里看到有座教堂正在维修中,被隔离墙遮挡着,无法拍照。这次旅游看到有多处教堂在维修中,不清楚是不是与5月的庆典活动有关?</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察里津诺庄园后,导游带团队去了卡洛明斯克庄园里打卡。</p><p class="ql-block"> 卡洛明斯克庄园是沙皇时期的皇家别苑,14世纪时是莫斯科大伊凡王子和俄国沙皇的避暑山庄。从16世纪开始,很多帝皇,如伊凡雷帝、彼得大帝等都在这里修建过别墅。</p><p class="ql-block">这是卡洛明斯克庄园的大门处。</p> <p class="ql-block">庄园里俄罗斯风格的彼得小屋。</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石雕?后面是立得有一个介绍牌,但不认识俄文。</p> <p class="ql-block">庄园里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 又遇到一处正在维修中的教堂,还好上部是完工了的。</p> <p class="ql-block">穿过这里就是往回走了。</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就回到了庄园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时间下午3点钟,导游带我们来到了莫斯科的阿尔巴特大街上打卡。</p><p class="ql-block"> 阿尔巴特大街是莫斯科市中心一条著名的步行街,起源于15世纪,是莫斯科市内现存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这条老街道虽然只有八九百米长,十来米宽,但俄罗斯风情却非常浓厚,俄罗斯人称之为“莫斯科的精灵”。在用方砖铺成的街道上,既能看到最传统、最古朴的东西,也能看到最现代、最时尚的玩意儿。街道两侧,那些古色古香的老店,卖传统工艺的特色店铺,像古董一样陈列着,杂然相间的,却是非常时尚的咖啡店,服装店,精致的礼品店。</p><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阿尔巴特大街街口那里的俄罗斯外交部大楼。</p> <p class="ql-block"> 这是著名的阿尔巴特老街,回国后看到介绍说那里还有一条新街,类似于北京的王府井,但我们没有去那里。</p> <p class="ql-block"> 从空中密布的电线看,老街是保留了原状,没有进行大的市政改造。</p> <p class="ql-block"> 阿尔巴特街53号是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故居。普希金1799年出生于此,度过了去皇村中学读书前的12个春秋。结束了在南方的流放后,再次回到这里。并在1831年,与“俄国第一美人”娜塔丽娅·冈察洛娃结婚后,居住在这里。这是诗人短暂一生中最灿烂美好的时光,也是诗人苦难生涯中惟一的幸福之所。现在这里成了著名的普希金故居博物馆,并恢复了100多年前诗人居住时的原貌,团队没有安排去参观那里。</p><p class="ql-block"> 在普希金故居的对面,矗立着诗人与娜塔丽娅携手的青铜雕塑。这是1999年为纪念诗人诞辰200周年特意铸造的。雕像基本按两人原貌创作。普希金身着燕尾服,潇洒浪漫,娜塔丽娅一袭婚纱,面容姣好。两人脸上幸福的表情,似乎记载着当年婚礼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阿尔巴特大街上的一些雕塑。</p> <p class="ql-block"> 街头自娱自乐的俄罗斯人,顺便可以赚点零花钱。</p> <p class="ql-block"> 在老街闲逛时,在街道中间看到—些大的画栏,存列着一些大幅图片,从中可以看到俄罗斯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真实场景,随手拍下了一些供读者们分享,不作评价。</p><p class="ql-block"> 这些图片应该是苏联解体后那段时间拍下的,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苏联时期建造的一些纪念性雕塑上被人恶意地泼上了油漆。</p><p class="ql-block"> 图片下都有配有俄文介绍,但我们这些老外们看不懂。</p> <p class="ql-block"> 这些图片应该是苏联解体后的一些历史记载。</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上出现的的那座雕塑,就是我们昨天在圣彼得堡那里看到的前俄罗斯帝国海军上将纳希莫夫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街上楼房的墙面上有朱可夫元帅的巨幅画像,他一直是俄罗斯人公认的二战英雄。</p><p class="ql-block">街道中间就是展示各种大幅图片的画栏。</p> <p class="ql-block"> 这些展示的图片是苏联获得二战胜利后拍下的一些历史照片,今年是胜利80周年,俄罗斯将举行隆重的纪念庆典活动。</p> <p class="ql-block">阿尔巴特大街上的涂鸦墙。</p> <p class="ql-block"> 在街上看到几个身着奇装异服的俄罗斯青年,怕惹麻烦,没敢去拍他们的正面照。</p> <p class="ql-block">商场门上挂着的各国国旗。</p> <p class="ql-block">商店大门上有关庆典活动的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 橱窗里展示的商品,那个人偶是用稻草编织的。</p> <p class="ql-block"> 橱窗里展示的儿童玩具,有不少是武器装备,战斗民族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p> <p class="ql-block">步行街上自动行走的送货机器人。</p> <p class="ql-block"> 打卡一小时后,我们离开了阿尔巴特大街。</p><p class="ql-block"> 团队在导游带领下乘车前往莫斯科红场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下午4点半前团队到达了莫斯科红场,红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处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除了</span>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 ,也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场所,更是俄罗斯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大型庆典和阅兵活动之处,</p> <p class="ql-block">红场景区里执勤的俄罗斯军警。</p> <p class="ql-block"> 这是红场景区里二战英雄朱可夫元帅的青铜骑马雕塑,据介绍这座青铜雕是1995年5月8日,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而立的。</p> <p class="ql-block"> 导游带着我们走到红场边一看,整个红场那时已经被临时封闭了,场内正在布置大阅兵庆典活动的观礼台,游客们只能在铁栏杆外打卡,好使人失望。</p> <p class="ql-block"> 于是导游就带领大家从这个商场里穿了过去了,商场门口有安检,但形同虚设。</p> <p class="ql-block"> 穿过商场后一看,还是进不了红场,看到红场上的观礼台工程只完工了一半。</p> <p class="ql-block"> 除了在栏杆处执勤的军警,偌大个红场上空无一人。</p> <p class="ql-block">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这里停着工程车辆。</p> <p class="ql-block"> 这里可以看到建立在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前面的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雕像,雕像是1818年落成的。在1611年至1612 年,是他们打败了波兰侵略军,解放了莫斯科。</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原路返回,准备去无名烈士墓那里打卡,路过红场时突然惊喜地发现那些临时封闭红场的围栏已经被移开了,有些游客已经进入红场里了,于是赶忙进入红场内去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红场北面的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团队没有安排去那里参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红场南面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这是红场西面的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的红墙,红墙内的总统办公楼也能看到。列宁墓当天是关闭了的,不能入内参观。在列宁墓的上面修建有主席台,每当俄罗斯举行重要庆典仪式时,领导人就会站在列宁墓上观礼阅兵。</p> <p class="ql-block"> 为了5月9日的庆典活动,红场东面的莫斯科国立百货商场门面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装饰工程。</p> <p class="ql-block"> 请分享一段在红场上拍下的视频。当天我们进入红场时游客不多,没有安检,不需要预约。</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匆匆打卡了红场后,我们赶到了红场著名的无名烈士墓那里,等着观看那里庄严的换岗仪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俄罗斯莫斯科红场的无名烈士墓建于苏联时期,位于红场西北侧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里,据介绍是1967年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前夕建成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烈士墓平台上平放着的战旗上有士兵头盔和桂枝,<span style="font-size:18px;">墓前燃烧着长明火</span>。据介绍这一构图设计是1975年苏联庆祝卫国战争胜利30周年时确定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那里时,看到无名烈士墓后面的红墙有工人在刮灰维修,红墙上的颜色斑驳。</p> <p class="ql-block">无名烈士墓前的长明火。</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时间下午5点钟正,换岗仪式开始,这是前来换岗的士兵,许多游客在旁边观看。</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无名烈士墓的换岗仪式是每个整点时间就会举行,常年不断。</p> <p class="ql-block">换岗士兵们到达无名烈士墓前。</p> <p class="ql-block">士兵换岗。</p> <p class="ql-block">士兵换岗后回到墓前。</p> <p class="ql-block">士兵们换岗完毕后退场。</p> <p class="ql-block"> 无名烈士蓦前有俄罗斯特种部队的士兵在那里持枪守卫着。</p> <p class="ql-block"> 打卡了红场景区后,原先安排参观军博馆的那个自费项目被取消了,团队集合上车去了吃晚餐的餐馆。在旅游大巴车停车前,看到经过了一处军博馆,于是匆匆吃完饭后赶到那里去了,拍下了下面这些照片。</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上网一查,原来那里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俄罗斯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博物馆成立于1919年,最初是为了纪念苏联红军的辉煌历史。它收藏了从1917年以来苏联和俄罗斯军队的各种军事用品,包括80多万件展品,如军旗、奖牌、勋章、武器和军用设备等。博物馆共有24个展厅,其中一些展品是实物而非仿制品。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俄罗斯军队从彼得大帝时代到现代的各种军事装备和历史文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内展示了苏联各个时期的军事成就和重要战役的纪念品,包括朱可夫元帅的“胜利勋章”和其他珍贵的历史文物。此外,博物馆还设有户外展区,展示各种飞机、大炮、坦克和火箭等武器装备。</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每天10:00至17:00(16:3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p><p class="ql-block"> 我们当天离开红场景区时已经是莫斯科时间下午6点过了,那时军博馆早就关门了。查看了一下出行前发的景点日程安排,今天上午去的那两个皇家庄园本来应该是第一天到莫斯科的行程安排,但由于那天在机场里耽搁的时间太久了,导游就取消了后换到了今天上午去了,最后导致没有时间去参观军博馆了,尽管那是个自费项目,事后导游也退了钱,但没能去打卡却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实话实说,俄罗斯(苏联)的军事力量曾经是排在世界第二位的,那时是全世界公认的超级大国,他们的军博馆应该还是很有观赏价值的。</p><p class="ql-block"> 这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俄罗斯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的大门口。</span></p> <p class="ql-block"> 门上方博物馆的图徽下,可以看到那个标注1919的数字。</p> <p class="ql-block">军博馆门前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二战时大名鼎鼎的T-34坦克。</p> <p class="ql-block">馆内户外场地上展示的武器装备。</p> <p class="ql-block"> 在网上查到了这尊铜像的来历。据报道,俄罗斯首都莫斯科2002年8月12日举行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两周年的纪念仪式,几十名海员及遇难者亲友沉痛悼念葬身大海的海军官兵们。与此同时,这尊纪念铜像也正式出现在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 这尊铜像高5米,刻画的是一名水手站在一艘前端插入海底泥沙中的核潜艇上,手中托着海军帽,一副垂头丧气的神情。</p><p class="ql-block"> 2000年8月12日,在巴伦支海参加军事演习的俄罗斯北方舰队“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艇上人员在准备发射鱼雷时,由于易燃物质过氧化氢从鱼雷上一个微小的裂缝泄露,鱼雷装置发生爆炸。爆炸引起潜艇隔仓内温度急剧上升至2000到3000摄氏度。在第一次爆炸发生2分钟后,潜艇内存放的其它鱼雷发生第二次大爆炸,导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艇上118名官兵遇难。</p><p class="ql-block"> 从铜像前摆放的鲜花看,至今俄罗斯人们还在缅怀着这些遇难的官兵。</p><p class="ql-block"> 看到军博馆另一边的场地上也存列了一些武器装备,但导游已经在催上车了,只好放弃了拍摄。虽然没能去参观到军博馆,但也拍到了一些外景照片,算是弥补了一些遗憾。</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团队当夜下榻莫斯科市里的酒店,酒店的条件很不错,入住的几乎都是中国人。</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享受了酒店里丰盛的自助早餐后,团队集合乘车去了机场。</p><p class="ql-block">这是在机场里拍的。</p> <p class="ql-block"> 在机场排队拿机票托运行李,过海关,安检后去登机口,耽搁了不少时间,飞机是莫斯科时间4月18日午后12点15分起飞,但由于时差的缘故,航班是在北京时间4月19日的凌晨一点多钟才抵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出机场后打车回到家里时已经是凌晨3点多钟了。</p><p class="ql-block"> 9天7晚的俄罗斯之旅结束了,美好的记忆和一些遗憾都留在了脑海和照片里,整理出来后做成了这七个美篇文章,既供自己保存记忆,又可以让朋友们分享,两全其美!</p><p class="ql-block"> 在结束这些美篇文章前,再一次谢谢大家对我们这次旅行的关注和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