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走进齐鲁大地、探寻儒家文化,一直是自己心中的一个梦想。4 月 24 日清晨,我们怀着对山东大地的无限向往,开启了这次自驾之旅。</p><p class="ql-block">早晨6点半从阳泉出发,沿着青银高速一路往东,进入山东境内后,在禹城的齐河县导入京台高速、再转入济广高速,大约5个半小时的车程,与11点半左右到达济南。</p><p class="ql-block">在一家很有鲁菜风味特色的饭店吃罢午饭,入住酒店,稍作午休之后,下午2点半,我们前往趵突泉。趵突泉距离我们下榻的酒店不远,步行15分钟就到了。</p><p class="ql-block">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 “天下第一泉”,其历史可追溯至久远的年代。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曾描述:“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踏入趵突泉公园,仿佛踏入了一个泉的王国。主泉眼趵突泉,三个出水口持续喷涌,水花翻涌,犹如三朵盛开的白莲。四周环绕着众多明清建筑,像泺源堂、娥姜祠等,它们与泉水相依,古韵悠悠。我们在泉边驻足许久,周围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众多游客,感受着这自然与历史交织的独特魅力,想象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画的场景。</p><p class="ql-block">离开趵突泉,不远处就是五龙潭公园。五龙潭的形成充满了神秘色彩,传说它与秦琼故居有关,秦琼府邸被淹没后,便化作了这一泓深潭。踏入公园,清幽宁静的氛围扑面而来。潭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嬉戏。园内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是一处能让人忘却喧嚣、身心放松的好地方。我们漫步其间,欣赏着潭水、绿树、古建筑构成的如画美景,时不时停下脚步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份难得的宁静。</p><p class="ql-block">大明湖就在我们住的酒店对面。从趵突泉、五龙潭公园返回途中,已是黄昏,天色渐晚,大明湖也闭门谢客。再加上一天的劳累,我们只好在大明湖公园门口稍作浏览参观、打卡、拍照之后返回酒店。</p><p class="ql-block">25 日,我们驾车前往泰山。从济南前往泰山,全程80多公里,一个小时的车程。</p><p class="ql-block">攀登泰山共有三条路线,一条是从最东段的红门开始,全长近10公里,有7863个台阶,全程徒步,这是泰山最经典的登山路线,自然景观最为集中,山势最为险峻,也最能考验人的体力和毅力。显然,并不适合年已六旬的我们。</p><p class="ql-block">第二条线路、第三条线路分别是山外村和桃花峪,分别在泰山的中段和西段,都是坐观光车到中天门,再从中天门坐索道到南天门,徒步行走只是从南天门到玉皇顶这一段,大约30分钟的行程,避开了最陡峭、最惊险的路段,且缩短近三分之二的路途。我们是从第二条线路的天外村开始,分别坐游览车和索道从南天门登上泰山玉皇顶的。</p><p class="ql-block">这座被尊为 “五岳之首” 的名山,不仅有着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无论是坐在观光车沿着盘山公里蜿蜒行驶,还是坐在两山之间的索道向窗外眺望,一路上群山密林,风景如画。从山脚到山顶,沿途随处可见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留下的题刻,这些石刻犹如一部部无声的史书,记录着泰山的过往。从南天门登上泰山之巅,俯瞰着四周云海翻腾,山峦连绵起伏,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成就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时此刻,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杜甫这句诗所蕴含的磅礴气势。</p><p class="ql-block">26日,离开泰安,继续驱车往南85公里,我们终于来到中华文化集大成者,被誉为“圣人”的孔夫子的故乡曲阜。</p><p class="ql-block">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祠庙,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我们的正统思想弘扬至今。两千多年以来,特别是从宋朝开始,历朝历代的帝王大兴土木,修筑庙宇,前来拜谒。其建筑风格庄严肃穆,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尽显皇家庙宇的威严。孔庙的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沿中轴线依次排列,</p><p class="ql-block">穿过上至两千年下至几百年不等的柏松林,听风讲述阅尽世事变迁之后的淡然,走过一道又一道门,如同穿越一段又一段时空,逐步走进时光的深处,一定不能错过的是奎文阁后的十三碑亭,这里是孔庙的第六进院落,里面存着唐、宋、金、元、明、清、民国石碑55块,其中金代碑亭两座,是孔庙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元代碑亭两座,清代碑亭9座,十三碑亭南北两行,有大有小,有高有低,这些碑碣用长达千年的时间跨度,讲述着圣人穿越时光的荣耀。象征着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杏坛,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春回古桧花开杏,道咏元和天地通”,小小的杏坛前,孔子发现、收留并培育出三千学子,正是这个小小的杏坛,为中华文明开辟出一个崭新的时代。</p><p class="ql-block">走进大成殿,孔子的塑像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意。我们静静地站在那里,感受着儒家文化的深厚熏陶,思考着孔子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后代居住的府邸,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孔府始建于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 1038 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扩建,才有了如今的规模。府内占地约 7.4 公顷,有古建筑 480 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中路为官衙,有大堂、二堂等;后为内宅,有前上房等。东路为东学,西路为西学。孔府内藏有大量自明嘉靖十三年(1534 年)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 年)的文书档案,以及商周十器、明清衣冠剑履等珍贵文物 。漫步在孔府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孔氏家族的生活场景,感受到儒家文化在家族传承中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是孔子博物馆,坐落于孔庙以南5公里处,馆内丰富的文物与史料,系统地展现了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孔子的生平事迹,到他的教育理念、政治主张,每一件展品都让我们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博物馆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孔子展开了一场心灵对话。</p><p class="ql-block">这次山东自驾游,从趵突泉的灵动泉水,到泰山的雄伟壮丽,再到曲阜的儒家文化圣地,“一山一水一圣人”,每一处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山东,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以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和人文魅力,让我们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我们知道,这次旅行的经历,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人生旅程中一段无比宝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