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庄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是一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处于澄湖、淀山湖和南湖的怀抱之中。近些年,周庄犹如一颗拂去尘埃的珍珠,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人们惊奇地发现,就在拥挤喧闹的上海附近,有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水乡古镇。在幽谧的街巷中,秀美的石桥上,清澄的水巷间,可以欣赏历史的遗迹,探究民俗民情的渊源,觅得一份乡趣,使浮躁的心灵复归宁静。</p> <p class="ql-block">九百年来,周庄历经沧桑,由于它四面环水,往来需要舟楫,特有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河湖阻隔也使它避开了历代战乱,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建筑及其水乡格局,这在国内十分罕见。著名画家吴冠中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游人为周庄保存众多的明清建筑而赞叹,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而迷恋,为清醇幽静、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驳岸、拱桥、水巷,整齐而狭窄的石板街面,构成了水乡古镇的特有风貌。在保留着诸多明清建筑的静谧街巷里穿行,使人恍若退到了十八世纪。</p> <p class="ql-block">周庄犹如泊在湖上的一片荷叶。纵横的河道将古镇分割,粉墙花窗的房屋依水而筑。拱桥上的藤蔓在水巷里摇曳,绿的像碧玉似的河水,缓缓流去。粉墙黛瓦上,斜搭着一根根晾衣竹竿,挑起五颜六色的衣裳。现在全镇近千户民居中,明清和民国的建筑保存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和60余座砖雕门楼,还有部分过街骑楼和水墙门。周庄历代人文荟萃,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陆龟蒙都先后寓居于此。现代著名诗人柳亚子领导的文学社团“南社”社员的住宅,也还保留30多处。明代江南首富沈万三的故居,也完好地保留在南市街上。</p> <p class="ql-block">沈万三故居,现叫沈厅。由于沈万三为江南首富,其宅院也最宏伟。宅院坐东朝西,七进五门楼,大小房屋一百多间,分布在近百米的中轴线上。前部是水墙门、河埠,供商客停靠船只。中部是墙门楼、茶厅、正厅,为迎接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及议事处。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一般为二层木楼,为生活起居之处。整个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前后楼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走廊连接,形成一个大的“走马楼”,为同类建筑中所罕见。厅堂内,松茂堂居中,占地170 平方米,正厅面阔11米,前有轩廊,后有厅廊,正厅平面呈正方形。厅两边的房屋,有楼与前后厢房相接。厅内梁柱粗大,刻有蟒龙、麒麟、飞鹤、舞凤。厅中悬匾一块,上刻“松茂堂”三个凸出的泥金大字,为清代南通状元张謇所书。厅内两溜楠木座椅,案上摆着青花瓷瓶,庄严肃穆,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现在沈厅内僻有名人书画陈列室,民俗器物陈列室,出土文物陈列室。游人既可欣赏到我国书画的珍品佳作,也可领略到周庄灿烂的古代文化。设在沈厅的“沈厅酒家”,为周庄旅游发展公司的定点饭店。在古色古香的厅室里摆开八仙桌,端上名闻遐迩的“万三蹄”,韭菜白蚬、水晶虾和莼菜鲈鱼,你会感慨,沈万三的“家宴”确是不同凡响。尤其是这“万三蹄”,肉质酥烂,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皮肥肉鲜,1996 年荣获上海国际食品博览会优质产品,成为招待宾客的经典菜肴。我们品尝后,真感滋昧无穷,每人还买了一提带给家人。</p> <p class="ql-block">周庄最耐人寻味的,是横卧在水巷上的石桥。古镇至今还保存着建自明清的石桥14座。在这里,桥是小河的忠实伴侣,是民居的生动延伸。小镇因为流水而变得有灵气,更因为小桥而变得连贯。因为小桥只属于小镇,而小镇不可缺了小桥,这就是和谐的美。桥不高,也不长,但石拱、石墩、石阶都十分精细,这不仅是精巧的建筑,更是精美的艺术。每一座桥都散发出传统文化的气息,每一座桥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和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百听不厌,遐想神往。</p> <p class="ql-block">关于双桥,还有一则动人的故事。1984年,在美国留学的上海画家陈逸飞,以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油画,在美国哈默画廊展出,引起了轰动。画面描绘的小桥流水,江南水乡风光,将美国观众带到了神话境地。展出后,哈默将《故乡的回忆》高价买下,在当年11月访问中国时,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同志,一时传为佳话。1985年,这幅油画又经陈逸飞加工,成为联合国协会的首日封发售,使默默无闻的周庄双桥,从中国走向了世界,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p> <p class="ql-block">在周庄,我领略到了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由历史、文物、建筑、风情、民俗、艺术、交通、饮食以及哲学、观念等多层次多方面内容构成的综合体。周庄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又都是耐人寻味的人文景观——人化了的自然所显示出来的文化性,而这种文化性因其独特的品韵,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芒,使人陶醉,令人向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