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09025t" target="_blank">叶升龙画论·第一章《典型论》1.04(3)</a></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四、中西方人物画艺术的共同命运(4)</b></p><p class="ql-block"> (六)中西双方在绘画艺术上都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在中国似乎分为专攻题材和专攻画法。题材是客观的存在,画法是主观的手段,应根据题材运用于段。于是,独特的个人风格可能被创造出来了,但形成几个怪现象:</p><p class="ql-block"> 一是只能画某一种专攻的题材,攻山水的不会画花鸟和其他,攻花鸟的不会画山水和其他,长期下来成为单一的工匠式画家。</p><p class="ql-block"> 二是为了保证个人独特风格,必须较剧烈地变形,否则有类似性,独特不起来。于是,所画云不像云,水不像水;鸟和花还是可以认得出来,但什么花、什么鸟往往难辨;早晨不像早晨,晴天不像晴天······</p><p class="ql-block"> 三是独特实在独特,一看马上知道是谁人的画,但画家不可能也自觉不必要关心其他题材,更不可能也自觉不必要学习诗文、历史和人民生活等。因为学习这些对他们的独特风格的追求反有搅扰,会分散目标。</p><p class="ql-block"> 四是这样的个人独特风格的作品不得不是千篇一律的,只见题材在画面上位置的变换、结构的乱变形,没有一点新鲜感。看了一幅画,其余的画看不看都一样,反正只有如此形式罢了!其实这样的追求的真正后果,正是自造一个牢笼把自己放在其中,作茧自缚。</p><p class="ql-block"> 西方的追求个人独特风格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们的形式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公然的合理要求。后期印象派之后,连题材、主题都统统抛光,唯有无对象的“画法”。而“画法”的独特,以达到奇形怪状者被认为有最大的创造性,也是最有个人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 个人独特风格,原来应该是画家在各自不同的具体生活环境中多次反映类似生活内涵而自然而然形成的,并非捏造一种没有内涵的形式或形式内涵千篇一律来形成。因中西双方的这种偏向,造成中国的画家如“画呆子”,西方的画家如“画疯子”,有好多画家自杀。</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25f3ix" target="_blank">叶升龙画论·第一章《典型论》1.04(5)</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