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的姑嫂情 ﹏怀念妈妈和老姑

闲庭信步

美篇号:22312973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家庭结构中,姑嫂关系向来被视为微妙且难处。然而,我的妈妈与老姑这对姑嫂,却以七十年相濡以沫的情谊,书写了一段“不是姐妹胜似姐妹”的佳话。</p> <p class="ql-block">  妈妈嫁进家门时,老姑年仅十四岁。彼时老姑自幼丧母,大姑二姑远嫁他乡,家中太爷、爷爷、父亲、二伯与年幼的大姐组成了略显冷清的男丁家庭。妈妈的到来如春风拂过——这位知书达理的长嫂,让自幼缺乏女性关怀的老姑眼底亮起了光。两个性格契合的灵魂迅速靠近:老姑淳朴率真,妈妈善解人意,两人很快从姑嫂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姐妹,就此开启了长达七十年的风雨同舟。</p> <p class="ql-block">姑嫂情深</p> <p class="ql-block">  命运似乎总爱考验这对姑嫂。中年时期,她们先后经历丧夫之痛,两颗心在苦难中贴得更紧。那些年里,老姑住在市里,我们家安在市郊,兄妹几人去城里时,老姑家永远是温暖的落脚点。后来才懂,在凭粮本吃饭的年代,老姑悄悄为我们承担了多少麻烦。而妈妈每次去探望,总会捎上几棒鲜玉米或一把时令蔬菜——这些最朴素的往来里,藏着最浓稠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  晚年的变故更令人揪心。老姑的大女儿罹患癌症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剧痛几乎将老姑击垮。妈妈昼夜陪伴七日,两人抱头痛哭、相互开解,最终携手走出阴霾。从那以后,她们更加相依为命:年长八岁的妈妈是老姑的“主心骨”,而老姑每年都比儿女们更及时地为妈妈筹备生日,这份惦记里藏着比血缘更深厚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相濡以沫</p> <p class="ql-block">  妈妈九十二岁离世时,八十四岁的老姑在葬礼后执意留下。那个夜晚,她躺在妈妈生前的床上,握着遗留的旧物彻夜未眠。十年后的今年年初,九十四岁的老姑也追随而去。如今人去楼空,但这对姑嫂用七十年时光编织的情谊,早已深深镌刻在我心底,成为岁月里永不褪色的温暖印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