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我们来了!【 7. 丹麦村与芭芭拉小镇 】

SQ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十月的最后一天。即将开启的新一天行程如下:圣玛丽亚→丹麦村→圣巴巴拉→圣地亚哥。全程480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丹麦村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芭芭拉县,由丹麦移民于1911年建立。丹麦王室曾多次造访该小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丹麦村的名字<span style="font-size:18px;">(Solvang)</span>在丹麦文中的意思是“阳光满溢的田园”,是一个具有典型北欧风光的纯朴、袖珍小村镇。小镇内有图画般的丹麦式建筑、丹麦风车、丹麦食品、葡萄酒及丹麦特色工艺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圣玛利亚到丹麦村的车程用了不到一个小时。老远就看到了村头的底座粗粗壮壮的硕大的风车在朝我们招手。</p> <p class="ql-block">  迎面而来的第一栋房屋外边陈列着的白色人体骷髅骨架,既逼真又可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突然想起,今天应该就是一年一度的万圣节🎃。</p> <p class="ql-block">  一间名为哥本哈根的微型酒店与一家艺术画廊整合在了一处。</p> <p class="ql-block">  近前几步,发现店门口的装饰布置很契合今天这与众不同的节庆氛围。可见店家也真是独出心裁的用心了。</p> <p class="ql-block"> 一惊一咋间,倒也换来笑声一片。</p> <p class="ql-block"> 丹麦式的特色建筑一般都是茅草屋顶。工人在特制的长长的梯子上进行屋顶修缮。</p> <p class="ql-block"> 大大的茅草屋顶起到了冬天保暖,夏天遮蔽酷暑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村镇不大,但滞留时间有限。脚步匆匆得跟上导游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 一家叫做“阁楼书店”的楼上窗户里,伸出这么个火红的大玩偶。</p> <p class="ql-block"> 丹麦村有150多家零售商店出售丹麦特色工艺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行至一家常年经营圣诞礼物小店前,在促销招牌昭示所有商品五折和橱窗摆件的诱引下,大家不约而同地鱼贯入店,开始逐个货架逐个展示柜地选购各自喜爱可心之物。</p> <p class="ql-block"> 夫人在摆满一尊尊斜倚在芭蕉叶中姿态可掬的圣诞老人艺术品的玻璃柜子前端详起来,择其一件,欢喜地购入囊中。</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两旁一座座漂亮的小房子多为餐厅、酒吧和美食店。我想,那里肯定能品尝到正宗的北欧美食——丹麦酥、甜点和葡萄酒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只可惜,今天的我们,没有这个口福了。</p> <p class="ql-block"> 这间外观装点奇异的酒吧,也格外让人多看上它几眼。</p> <p class="ql-block"> 村镇上的安徒生博物馆小巧玲珑,仅有一栋二层小别墅那么大,但内里的展品却铺摆得满满当当,很是丰富。</p> <p class="ql-block"> 大名鼎鼎的安徒生本人的形象和他创作的传世作品中的那些主人公们,被后人用绘画形式生动的展示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面对文学巨匠的奇思妙想,谁都会发自内心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 一家叫做“美好生活”的酒肆,禁止21岁以下的人进入。</p> <p class="ql-block"> “丹麦老美”使用的车子怎么也是这样的大块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旅行车缓缓开动。</p><p class="ql-block"> 回首望,远逝的那保存如此完美、如此原汁原味的丹麦村的影像开始模糊起来,最终在脑海中逐渐汇成了六个有型的字符——包容 尊重 共荣。</p> <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圣芭芭拉小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圣巴巴拉是加利福尼亚州一号公路上的一座兼具西班牙殖民风格与海滨风情的著名旅游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地中海式气候和太平洋沿岸风光而享有“美国里维埃拉”美誉。这里全年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2-24°C。</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芭芭拉入选美国富豪十大理想居住地,Malibu海湾常见私人游艇和好莱坞明星身影‌‌。</p> <p class="ql-block"> 艳阳、蓝天、碧海,还有那高大挺拔的棕榈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圣巴巴拉的建筑以西班牙、墨西哥式为主,矮层楼房、红顶白墙,市中心的街道成"#"字形,建筑群成方块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坡、海边的居民生活区中,房前是草坪,房后是花园,人在绿中,房在林中,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p> <p class="ql-block"> 小镇一家越南🇻🇳餐馆简单午餐后,大家径直奔向芭芭拉海滨码头木栈道。</p> <p class="ql-block"> 海天相接处,一艘艘货轮在抛锚停泊,静待入港装卸货物。</p> <p class="ql-block"> 几只展翅高飞的鹈鹕由远及近,从头顶悠然滑翔而过,引得游人引颈张望。</p> <p class="ql-block"> 一截截圆滚滚、又长又粗的大树段摆放在码头栏杆边。成了无须加工即可供游人们观景、歇脚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醉心于海天一色,白帆竞跃的迷人意境。</p> <p class="ql-block"> 芭芭拉码头又长又宽,地面全部铺着厚重的长木板,不时有汽车在上面轰轰隆隆地穿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对老外笑嘻嘻地从对面走过来,主动要与我们合影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咱们这拘谨劲儿顶多也就维持了三两秒钟,就被两位西方人“自来熟”的热忱率直所感染,竟也手舞足蹈疯狂忘情地胡喊乱叫起来……</p> <p class="ql-block"> 傍晚,抵达美墨边境城市圣地亚哥,下榻假日套房酒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进酒店大堂,万圣节🎃👻特有的浓烈气氛随即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万圣节作为西方重要传统节日,承载着祭祀亡灵、庆祝丰收的文化内涵,并发展出化装游行、雕刻南瓜灯等当代娱乐习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月31日是冬季开始的重要时刻。此时的人们会熄灭烟火,通过佩戴面具躲避亡灵侵袭。街市上举行的化装游行则源于驱赶恶灵的传统,演变成为展示创意服饰的社交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万圣节还有一个是对孩子们进行死亡教育的意涵,即利用娱乐形式消除对死亡的恐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大小小、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南瓜🎃雕刻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 这专属于万圣节的怪异摆件,还真显示出来不少奇妙的艺术性。</p> <p class="ql-block"> 到处可见、自然见怪不怪,大小骷髅也就没有那么的惊怵可怕了。</p> <p class="ql-block"> 这匍匐在地的大蓝猫也登堂入室来蹭万圣节的热度了。</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酒店大堂休息室里的大人孩子画上脸谱,戴上形形色色的假面具,准备上街参加万圣节大游行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