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见当代著名画家陈明谋遗作(五)

晴天

1《新篁茁壮》2004年赠郑新佑 陈明谋,笔名予人,号七樵,称戴云叟、戴云山人、明翁。德化国宝南斗溪口人。1920年4月19日生,2010年3月19日逝世。曾任福建省人大书画室副主任、福建省政协书画室特聘画师、福州市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资深会员陈明谋先生是一位勤奋了半世纪多的老画家、老园丁。解放后就一直在福建师大美术学院及其前身(原福建省师专艺术科、福建师院艺术系、福建师大美术系)任教。他不仅擅长国画和装饰画,对漫画、水彩、木刻、油画等都有研究和实践,并皆有作品在刊报发表!<div> 正如福建省花鸟画协会主席刘秉贤先生在评论中所说:他“像竹子一样清瘦刚直,虚心守节,平日待人谦和恭让,人前人后从不炫耀,对待后学循循善诱,以平常心看待平常或不平常的时光,以永远的微笑迎接着明天。陈老夫妇共同携手相濡以沫,以他们的高尚修行从容地延续人生,以人品滋养着画品,以画品映证着人品。陈老可谓德高望重,身兼省市多项社团职务,但他从不为功名所惑,依旧笔耕不已,以他的人品、学识续写着明日的不凡。" <div>  先父于2000年80岁后才有一批作品结集画册出版,但有更多作品流散于社会各地!由于当时经济条件有限,许多作品连照片都沒留下,就送走了!什么痕迹都沒有!十分遗憾!这十几年来,在一些热心的亲朋好友与拍卖行帮助下,才陆续看到两百多张画作图样!</div><div> 福建省教育厅师资处原处长苏文锦先生发文高度赞赏:</div><div> “作为陈明谋老先生的晚辈和老乡,我非常敬仰陈明谋老先生,敬佩他的艺术与人格。<br><br> 陈老的艺术创作堪称"通才"典范:早年扎实的西画功底(油画、水彩、木刻)赋予其作品严谨的造型与空间表现力,而最终回归国画写意,恰是文化根脉的觉醒。其写意画以书入画,墨竹兰草尤见风骨——疏朗劲健的笔触中暗含金石韵味,淡雅设色间透出文人画的清逸,却又因西画修养而独具现代构成意识。这种"传统为体,多元为用"的创作路径,正是20世纪中国画转型的珍贵个案。<br><br> 陈老先生毕生践行"画格即人格"的准则:教学上,他如戴云溪口村的潺潺清流,以"不言之教"滋养数代闽籍画家;处世中,其虚怀若谷的竹品与相濡以沫的琴瑟和鸣,构筑起传统文人在当代的精神范式。尤为可贵者,身处美术界职务纷繁之际,始终保持着"笔耕砚田"的纯粹,这种对艺术本真的坚守,在功利浮躁的时代更显璀璨。<br><br> 作为德化之子,陈老艺术中那份清峻澹泊的气质,恰似戴云山雾霭与瓷都窑火的化合——既有陶瓷般的温润内敛,又不失山岩的刚健气骨。其人生轨迹印证了"地灵人杰"的古训,为家乡后学树立了"走出大山而不忘根本"的文化标杆。<br><br> 谨以此文致敬陈明谋先生。后学当铭记:艺途漫漫,惟德艺双馨者,其名不朽!“<br> -----------------------苏文锦</div><div><br></div><div> 苏文锦先生担任过福建省信息技术管理学院院长书记,德化驻榕乡亲联谊会会长,热心瓷都德化发展事业,扶持乡贤,德高望重,无私奉献,令人敬仰!</div><div><br> 今年3月19日,是先父逝世十五年忌日(新历),我将这些新见的遗作整理编号为第一辑、第二辑,发表在美篇。3月29日,农历三月初一,是先父一百零五周岁诞辰(农历计)!4月4日,清明节发第三辑,4月10日,发第四辑。今天5月7日发笫五辑。我们子女期望能够以此实际行动告慰父母在天之灵!</div></div><div> </div> 2《晴翠》赠陈行一2001年 3《香远益清》赠陈行一2007年陈明谋郑蔚青合作 <p class="ql-block">4《报春》赠仁超老侄清赏1995年</p> 5《南国春早》赠陈能楠1995年 本专题发出后,得到各地读者热烈点赞!特摘录于此,以表谢意!<br>  梁晓伟先生点评:“喜欢陈明谋的作品,每一幅画都充满着生命力和艺术魅力!”<br> 张娟情先生点赞:“只要看过陈明谋先生的作品,就会被那种纯粹、质朴之美所折服。”<br> 云先生点评:“在他笔下的世界里,每一个细节都流露出作者深厚的功底和情感。“<br> C罗先生点评:“看到他的作品就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br> HI小鬼先生感慨:”对于陈明谋这样优秀而又富有创造力的画家,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推崇!“<br> l爱聪聪先生点赞:”感受到陈明谋先生对绘画的热爱和执着,真正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div>  春言秋语先生点评:“感叹于陈明谋先生广博的艺术造诣,每一幅作品都展现出他深厚内涵和精湛技艺。”</div><div> 时光鱼烟先生点赞:“对于绘画中蕴含着对自然、情感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理解能力抱有敬意,在每一次观赏时都会被深深吸引。”</div><div> 廖根云先生点评:“喜欢陈明谋的作品,每一幅画都充满了力量和生机,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br></div><div> 清净先生点评:“被陈明谋大师那种刚柔并济、虚实相间的境界所震撼,让我对中国传统绘画更加着迷。”</div><div> 笑傲江湖先生点赞:“走进陈明谋先生的艺术殿堂,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世界中。“</div><div> 名为阿拉斯加的熊猫先生点评:“眼前的画面仿佛在跳动着生命之光,让人感到无比温暖。”</div> 6《忆江南》2004年甲申<div><br></div> 7《迎春曲》1993年<div><br></div> 8《晨曲》2005年陈明谋郑蔚青合作 <div><br></div> 9《梅竹同春》2001年 《梅竹同春》2001年局部<div><br></div> 10《珠光滴露春水暖》1991年 《珠光滴露春水暖》1991年局部1 《珠光滴露春水暖》1991年局部2 《珠光滴露春水暖》1991年局部3<div><br></div> 11《谦谦君子风》2006年郑蔚青画陈明谋题<div><br></div> 12《清品》1995年郑蔚青画<div><br></div> 13《德馨》2006年郑蔚青画<div><br></div> 14《一树梅花天地春》1998年-90×49cm<div><br></div> 15《江南春》2001年赠光荣<div><br></div> 16《三思》2000年 《三思》2000年局部1 《三思》2000年局部2 《三思》2000年局部3 《三思》2000年局部4 《三思》2000年局部5<div><br></div> 17《朱顶红》1986年陈明谋画<div><br></div> 18《秋艳》1987年 赤红豆 19《赠新佑》2002年<div><br></div> 20《赠家镛》1984年陈明谋画郑乃珖补成 <div><br></div><div><br></div> 21《红了樱桃》2002年 《红了樱桃》2002年局部1 《红了樱桃》2002年局部2<div><br></div> 22《锦鲤前程》1997年<div><br></div> 23《兰竹同馨》培龙隐玉伉俪雅属1991年新春蔚青予人合作于花圃新村有竹楼所<div><br></div> 24《旦愿四方有净土》2002年郑蔚青<div><br></div> 25《燕尔春风》1997年郑蔚青<div><br></div> 26《春韵》1996年郑蔚青<div><br></div> 27《净土芳馨》2009年郑蔚青<div><br></div> 28《兰竹》陈明谋郑蔚青合作1993年<div><br></div> 29《福州驻沪办存》1991年陈明谋画<div><br></div> 30《轻风晴日燕归来》53x95cm陈明谋画<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