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劳动节又可以连续休息五天了。受好朋友邀请我们夫妇携带小孙子又去宁波余姚,慈溪玩了几天。宁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慈城镇在廿年前也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今天我们要去的朋友家就在余姚慈溪的交界处。我们吃过中饭开车离开上海,在嘉兴地区公路遇上堵车,等上了杭州湾大桥,路灯已亮。车通过慈溪观海卫镇再转走一段山路,到达目的地杜岙村已经是晚上八点了。真的不好意思,主人家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专等着我们。酒足饭饱后我们入住在主人家二弟新的别墅家里。</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我们开车直接去保国寺。保国寺位于宁波城区西北,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是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它坐落在灵山山腰,幽静的房舍在绿树林中若隐若现。传说该寺院神通广显,有求必应,有很多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登上台阶,经过凉亭,路右边是灵龙潭山溪水。灵龙潭是灵山八条溪水的汇总之处。潭上方有巨龙头和龙爪造型,龙尾则隐藏在潭山洞中。溪水从龙口喷飞而出,形成一条白练,溅起的水珠使溪谷氤氲一片。</p> <p class="ql-block"> 继续沿山路上行,已经见到寺院的山门了。这儿是寺门外的叠锦台。院落群建于两百年前的清代康熙年间。这里三面环山一面视觉开阔,凭台远眺,远处阡陌纵横,慈水东流。</p> <p class="ql-block">保国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 保国寺天王殿。从这儿开始渐入佳境。照片前景中的石经幢建于唐代开元初年(839年),整体造型庄重,雕刻精致,对研究浙东地区唐代石刻,书法艺术和佛教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 保国寺天王殿,在宋代原为山门。1910年毁于火灾,次年重建。现在是阔五间进深四间的重檐歇山顶建筑。</p> <p class="ql-block"> 走过天王殿,就见到举世无双的大殿了。大殿前是一汪净土池。净土池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长13米宽6米。池水引入寺两侧山泉,与山下水系相通,故大旱不涸,大涝不盈。</p> <p class="ql-block"> 保国寺大殿是全寺的主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为单檐九脊殿,呈纵长方形,这在同时代佛殿建筑中极为罕见。整个大殿全部结构皆用斗拱榫卯技术,巧妙精确衔接,不用一枚铁钉将各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 在大殿前槽天花板上,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大殿的梁架,下面不易看到,故被称作“无梁殿”。这是国内现存的著名全木结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大殿除建筑风格独特外,还有“虫不蛀,鸟不入,蜘蛛不结网,灰尘不上梁”之奇。这奇特现象又是何原因呢?建筑科学上又怎么来解释的呢?在大殿上方开了很多窗户,风吹进大殿会形成旋转气流,你说山林中本身就很少的灰尘当然就积不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大殿的建筑木材选用的是黄桧,这种树有天然香味,但蜘蛛就怕这种气味,所以蜘蛛们就不敢来访了。</p> <p class="ql-block"> 这里早就没有香火食物供品了,小鸟老鼠之类当然也不愿光顾这贫瘠之地了。柱子下部是宁波产的石料做的石础。保国寺能够在潮湿多雨的江南屹立千年不倒,足以说明大殿的建造水平。</p> <p class="ql-block"> 大殿后面的藏经楼等建筑群现在是“古建筑博物馆”,也是国家5A级景区。慢慢走,细细看,一边欣赏古建筑实物和模型,一边学习建筑历史和知识,这给我们的收获是非常多的。</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又去了离住地不远的鸣鹤古镇。鸣鹤古镇早先我来过两次。不过这次节日期间重游,游人摩肩接踵,商贸店铺林立,确实闹猛非凡。</p> <p class="ql-block"> 鸣鹤古镇建于唐开元年间,迄今已有1200年历史。当年因虞世南之孙虞九皋而得名。虞九皋,字鸣鹤,第进士不久而殁于京。乡人哀之,称其故里为"鸣鹤"。鸣鹤古镇以国药、医馆、青瓷、佛教、古建筑文化内涵为支撑。明清以来,鸣鹤成为中国国药的发源地,尤其是叶天霖、叶心培兴办国药业,开创了慈溪国药贸易的先河。慈溪人经营的国药号遍及全国各地。也铸造了慈溪鸣鹤当时的辉煌。如今古镇尚存众多的明清建筑,这些深宅大院虽已陈旧,但建筑优美,气势恢宏,列浙江古镇首位。</p> <p class="ql-block"> 金仙禅寺迄今已有1400年了,1930年至1932年,弘一法师曾五次云游金仙寺和近旁的五磊寺。他还曾在此处创办过"南山律学院"。弘一法师的《清凉歌集》、《华严集联三百》就是在金仙寺脱的稿。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对这段故事也有生动的描述。前几年金仙寺正在修缮,我两次来都未能入内。今天高大雄伟的庙门已经树起,面对宽阔的杜湖和白洋湖似乎有点过于高洁不群了。</p> <p class="ql-block"> 崇敬堂是鸣鹤国药的源头,是创办温州叶同仁堂叶心培的祖宅。当时这里也是国药儒商交流活动会所。目前挂牌"上海国医馆"鸣鹤分馆,引入上海名中医来此门诊服务公众。这次游人太挤,我们只能沿门口岸边走过去。</p> <p class="ql-block"> 这次过节游我们住在杜岙村。杜岙村位于慈溪和余姚的交界山区。四面山溪汇聚成湖,村旁就是一个大水库,这里山青水秀是国家水源保护地,因此村内不能办工厂,不能开旅舍发展旅游业。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是农林业。除了种植著名的杨梅,还出产竹制品,茶叶,笋干,干菜,水果和杨梅酒等。六月份杨梅採采摘才是这儿的农忙时节。近几年来,随新农村建设,宁波城镇化建设深入,道路畅通,乡镇新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余姚慈溪正在着手建设名人文化城镇,开发旅游资源,而杜岙村处在美丽山水之间,又是虞世南故里,这几年变化,已经让人感觉到文化名人建设的效应。</p> <p class="ql-block"> 农村自己制作的笋干,卫生干净质量上乘。</p> <p class="ql-block"> 自己上山采茶叶,全手工炒制的绿茶,产量少,质量好,我们喝上这种原生态茶水的机会真的很少。</p> <p class="ql-block"> 村庄三面环山一面朝湖,空气湿润清新。走出村子,林间寂静,惟有几只蝴蝶为着花远近翩飞。</p> <p class="ql-block"> 林边的农户圈个小竹林养些小白羊,小黑猪或一群鸡鸭。</p> <p class="ql-block"> 这儿还留存着零星的古墓,现由文化局立碑保护。</p> <p class="ql-block"> 这儿还是当年浙东抗日游击队驻扎地旧址。</p> <p class="ql-block">村边还有正在建设的“虞世南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虞世南,浙江余姚人。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他在隋代为官秘书郎,在书法上曾受隋朝智永和尚教诲,由于智永是王羲之七世孙,书法妙得家传,故而虞世南在他的亲笔传授下能得到王羲之书法的神韵。虞世南书法的代表作《孔子庙堂碑》,体现了唐代王派楷书的艺术特色。虞世南深受李世民皇帝的器重和礼遇。李世民称赞他有“五绝”:“一曰德才,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辞,五曰书翰。”</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住宿在主人的二弟家里。二弟家除了有杜岙村宅基地上重造的新楼房外在余姚三七市镇另置了一幢连体別墅。房屋所在小区整洁安静,小区外车水马龙,生活十分方便。</p> <p class="ql-block"> 余姚慈溪之行,我们看到了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生活富足,在此衷心感谢我的朋友,顺祝朋友家庭事业兴旺,生活快乐,身体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