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的江湖

慧兰

<p class="ql-block">  要债的故事,大约是真事。啰啰嗦嗦说了好几千字,其实已经很克制了,因为这过程中,连外挂“法律顾问”几次都灰心了。因为这只是民间借贷,借债一方要真心玩“老赖”,这债务恐怕就黄了。反复地追要和申诉,相当地耗费心神。最终钱虽然要回来了,不过,借出了真冤家。不由地想,钱,到底该不该借?</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已经上班两年了。因为比同学们早上一两年的班,而且在一个听上去“高大上”的单位就业,所以有人就认为我有钱。</p><p class="ql-block"> 接到陈同学的电话,我有几分意外。其实我上学的时候有点瞧不上她,她应该也是如此。但她都张口了,而且态度那真是万分真诚。具体借钱的原因,她好像没说,或者,我已经忘了。千把块钱,我手头有,而且,在这陌生的城市,一个故人的到访,总归亲切热络和真诚,于是我把钱给了她。</p><p class="ql-block"> 说好一个月还的。可借过钱后,两三个月,她不仅没有还,连打电话见面都省了。问题是,我听别的同学说,她们如何聚会了,我甚至听说,陈同学还买了新手机。这就让我闹心了。我用着一个破旧的二手小灵通,出了这个城市就没信号了。</p><p class="ql-block"> 我忍着气给陈同学的对象打电话(因为借钱的时候,陈同学给我留的她对象的号码)。电话接通,对方听说我找陈同学,没好气地告诉我,他们分手了!哎哟我去。我打听到了陈同学宿舍的电话,打了好几次,终于有一次,她正好在宿舍。我说着急用钱,看她能不能给我凑上。</p><p class="ql-block"> 陈同学很冷漠地说:我会还的!要不下周周一吧。</p><p class="ql-block"> 我还想说什么,她已经挂了电话。</p><p class="ql-block"> 到了她约定的时间,我果然接到她的电话。她如约地来还钱了。正好中午,我说一起吃饭吧。她说好。这时候,距离她借钱已经过去大半年了。</p><p class="ql-block"> 楼下的麻辣烫还不错。我点了菜,两个人对面坐着等。陈同学把钱卷了个筒,递给我。我接过钱。这一顿饭吃得很沉默,很尴尬。我吃饭向来慢,我已经放快了速度急吼吼地吃,可等我吃完,抬头看到陈同学在店门口等我,我没有看见她结账,就跑到柜台前结账,然后到店门口,想约陈上楼坐坐,她说要走。</p><p class="ql-block"> 她走了。后来,再没有彼此约过。我听说,陈同学在我们共同的圈子里到处说我,说我自认为有好工作,傲慢难交往。借钱借出仇人,那是要看把钱借给什么人。陈同学上学时看不起文科生,认为文科是笨蛋的选择,死记硬背,一点聪明含量都没有。我便是满宿舍唯一的文科生。不过她说得也对,时至今日,我依然没有变聪明,甚至少年时一点点的英气也消耗殆尽,只剩下见地有限的经验堆砌。不过我也未尝看得上她,成天在班里搞小团体,搞孤立。学文的看不上,漂亮的都妖精,刻苦上进的,也入不了她的法眼。成天熄灯了,还伙着几个人哄堂大笑。所以,人有时候就很奇怪,到了陌生的城市,渴望那一点点的互相鼓励慰籍,渴望过了头,就被伤害。你从前看不上的人,后来还是尽量别去交往,磁场相冲,迟早翻脸。</p><p class="ql-block"> 后来还借过一次钱。这个借钱的更有心机,第一次借了几千,说三天就三天;第二次又借几千,说一周就一周还。第三次借一万,嘿,消失了。我向来连几百块钱衣服都舍不得买,一万块岂能说消失?围追堵截,终是要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哼,如果和我借钱,被一口回绝,那很正常,真是心有余悸呀。这话说的,好像现在我有钱一样。</p><p class="ql-block"> 穷得像我一样,当然也免不了向别人借钱。现在回忆起来,借钱的次数还不少。有那么几位朋友,有同事有同学,只要我张口,不问啥理由只问借多少。想想真是无以为报。</p><p class="ql-block"> 如今人到中年,做点小生意,难免会有经济上的往来,有时候这儿入了一笔,那儿又需要出一笔,本来该是别人的钱,可周转来周转去,一紧张,好像就没的还了。有作家曾说,钱不是万恶之源,钱只是放大了人性而已,有钱就变坏,或者拿到钱就翻脸不认人,不是钱坏,而是这个人本质就恶。突然理解了那时候不还钱的家伙,钱上没写名字,或许钱装到他口袋里,他可能会有一种错觉,他就忘了这钱是怎么来的,要再掏出来就跟割肉要命是一样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如果遇到借钱就还,或者张口就给借的,那真是你生命里的贵人。而借钱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不过,有时候我们实在不必太善良,非要拿钱去验证一个人的人品,因为有些人,他真就不配,比如,那个我们实际没有交往过的同学,她只是路过我的青春,在短暂的高中三年里,她连只言片语的留言都不曾有过。而翻开老相册,收拾旧课本,清丽青春的同学照片(那时候流行互相送照片,是为了彼此记住吗),掉落的花型书签,写着两行小诗,发黄的纸片里,仿佛看到遥远的日子、熟悉的笑脸。那么多回忆,偏偏她一点痕迹都没留。一时兴起的交往,她只是想我还有那么点用,而我却误以为那是友谊,想抓住陌生城市的少有的熟稔温暖。</p><p class="ql-block"> 谨以铭记那些不计回报帮助过的热情与信任。或许,这些经历才是我们前行路上的光和能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