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启智 共品书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品书香雅韵,聚教育哲思。 一本好书是教学困惑的灯塔,一次分享是思想碰撞的星光。5月7日晚7时,抚州市小学数学思行读书会第四期如约而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动主题为“开启教育智慧的另一扇窗——品读袁晓萍老师的《学会向学生借智慧2.0》”。黄彬彬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彬彬老师和成员邹圆梦老师担任本期主讲人。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包伟豪主任、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肖丽兰,特级教师吴智平、章敏和市实验学校、第二实验学校、临川区第二小学、高新区第二小学等几十位老师齐聚一堂共同点亮了"智慧"的星光。</p> 深研数趣 细探智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书记录了浙江省特级教师袁晓萍和她的教研团队伙伴们对于数学教学的新思考、新实践。从单元整合、课型进阶、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突围这四个板块,寻找适合儿童数学学习的打开方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讲人黄彬彬老师围绕本书第一章:单元整合——“结构”是最有力量的智慧,展开本次分享。她从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怎么做单元整体教学这三大方面进行阐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老师以书中《面积》单元为例,向我们具体的阐述怎么做单元整体教学。通过案例剖析,我们直观感受到单元整合不是简单的知识拼凑,而是以学生认知规律为脉络,将面积的概念、计算、应用串联成智慧探索链。让大家意识到原来所谓的“借”智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设计优质的活动,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启迪学生的智慧。正如袁老师所说:“在充满变化的教学变革中,学生是我们潜在的研究合伙人。”学生,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向学生借智慧,是教师的最高智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彬彬名师工作室成员张淑琴老师则向我们分享了她借助书上实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反思。通过“单元开启课、活动探索课、主题拓展课、自助整理课”四步架构,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单元教学闭环。</p> 童思妙解 课堂生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彬彬名师工作室成员邹圆梦老师分享了本书第四章“作业突围——把作业统整起来更有力量”的具体内容。她从单元作业结构、单元主题作业、作业设计成果这三个方面展开叙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邹老师重点分享了作业设计成果这一方面,她以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作业设计为切入点展开论述。通过设计“操作·体验”型作业、“探索·发现”型作业、“阅读·拓展”型作业、“项目·活动”型作业这四大类型作业,为学生打造了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邹老师认为作业设计不应是简单的知识堆砌,而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学会“向学生借智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跨越。</p> 集智论教 同寻妙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本次活动中,多名老师也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发表了读书感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华溪小学何映天老师认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抚州市实验学校丁德胜老师指出在课例中从分小棒说算理到切萝卜搭长方体,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学会向学生借智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抚州市实验学校张倩老师提出: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看待学生应从“俯视”、“平视”学生,向“仰视”学生转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抚州市实验学校熊佳芬老师则借助“租船问题”、“同余问题”中两道具体的练习题来阐述她在课堂中向学生借智慧的实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抚州市实验学校双帅娟老师提出两点:第一,要充分相信学生,因为学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个体;第二,要借用教学中托举的力量,我们要用爱心、耐心陪伴学生去成为更好的自己。</p> 专家启迪 指引方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肖丽兰提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做到深度学习,并和在座的各位老师交流:向学生借智慧,智慧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认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做到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引领来引导孩子进行示范,还要做到联通教材前后的联系并且充分相信孩子。向学生借智慧,智慧在教师的行动里,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要把自己的智慧用于教学中。</p> 墨香留韵 未来可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页轻翻,教育的星光落满襟怀。那些藏在文字里的育人智慧,如晨露映朝阳——是学生眼眸里的求知微光,是师者心田间的深耕回响。愿以书为烛,照亮每一次与成长的相遇,让课堂成为师生共织的星河,在岁月里流淌出温暖而明亮的教育诗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