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军垦路,难忘知青岁月。

神条马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5日,由原生产师师部知青联谊会组织的“重走军垦路”摄制组摄录视频活动,在四团拉开帷幕,此次赴四团各连队摄录视频,主要是为纪念赴军垦55周年摄取素材。</p><p class="ql-block">4月25日上午八时半,四团各连队集中在区农垦局,举行"重走军垦路"出发仪式。各连队的知青战友,高举统一制作的连队队旗,在师部摄制组易导演的统一指挥下,列队集合,高喊口号,由摄录组摄影师摄下了“重走军垦路”出发仪式壮观的场面。</p><p class="ql-block">我们四连由罗伟英老哥带领旗手小六子和知青兄弟姐妹一行,参加”重走军垦路"出发仪式。我们兄弟4人没到现场集中,就近在安吉高速路口上高速。</p><p class="ql-block">暮春时节,蓝天一碧如洗,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车窗外绿意盎然,映衬着明媚的天空。</p><p class="ql-block">兄弟4人驾车沿柳南新高速转上新开通不久的南湛高速,这条高速是连接湛江港最便捷的通道,为广西13条出省通道之一,南湛高速的起点是邕宁区蒲庙镇邕宁收费站。广西段于2024年6月18日建成通车,广东段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p><p class="ql-block">汽车行驶在双向四车道的高速路上,公路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通向大海的那边,公路两旁青山滴翠万木葱茏,繁花似绵山间层层叠叠,如诗如画,宛如行驶在山水画廊之间。神马稳操方向盘,一路疾驰,在张黄东下高速,两百来公里的路程两小时十分即到达东方宾馆,等待本连队两辆车的到来。</p><p class="ql-block">不久,罗伟英老哥带队,汽车低达东方宾馆,稍作休息,前往东方农场场部大楼集中。</p><p class="ql-block">在场部大楼广场,各连队的知青战友正陆续到达,见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岁月的无情洗礼,虽已褪去了青春的色彩,但知青战友们还保持有当年风华正茂的激情和心态。</p><p class="ql-block">各连队的知青战友们高举连队队旗,在广场上以东方农场场部大楼为背景,纷纷合影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各连队知青战友吃完午饭,集合在场部大楼集体合影拍照,下午跟随摄制组到南部各连队拍摄,我们四连派代表跟随大巴车一起前往。有些连队的知青战友也和我们一样在张黄镇寻找当地的老工人一起叙旧。</p><p class="ql-block">这是四团知青战友“重走军垦路”,在区农垦局举行出发仪式集体合影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驱车来到那楼服务区,稍作休息,兄弟们即兴来了张合影,54年一路走来,共过患难的战友情,兄弟情深。</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辆车到达东方宾馆未到11点,兄弟4人停好车后即到张黄镇上蹓跶。这里的一切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几十年过去,还有当年赶街会友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三兄弟健步走在镇上的街道上,回味青春时代走14公里山路羊肠小道到张黄赶集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是东方农场下坡处的十字路口,往前是张黄市场、张黄桥和张黄中学,再往前一点则是张黄汽车站,过去乘坐汽车都要场部开具证明才能买到去灵山和石南的车票,再转车回到南宁。</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东方宾馆吃住还不错,如今已破败不堪,宾馆巳无人经营,餐厅已关门歇业。</p> <p class="ql-block">五连兄弟四平和曾在过五连的李万兴来张合影,李万兴是东方农场的高级农艺师,为人善良和气大方,曾出国援助过其他发展中国家。</p> <p class="ql-block">四连知青兄弟姐妹,在办公大楼前拉起了四连队旗,拍照合影。</p> <p class="ql-block">你看,观松兄弟高举四连队旗,挥舞的队旗迎风招展,精神抖擞。</p> <p class="ql-block">这是五连红峰队的知青战友的合影,红峰队离我们十字铺队很近,枯水期走过水库区半小时左右即可到达五连,兄弟们常串连队常来常往。</p> <p class="ql-block">十五连兄弟2人在办公楼前合影,精神而帅气。</p> <p class="ql-block">十五连好兄弟知道神马爱好喝酒,特意送了一瓶习酒佳酿,今晚聚餐有得喝了。</p> <p class="ql-block">十连符竹冲队,这次只有朱忠耀知青一个人开车去,朱忠耀对这次重从军垦路很热情积极参与,全程跟随摄制组到各连队拍摄,帮我们四连、五连拍下了许多照片和视频。</p><p class="ql-block">在东方农场办公楼前,兄弟们帮助展开了十连醒目的队旗,大放光采。</p> <p class="ql-block">哇!神马你背这急救药箱是要上战场救护吗?</p> <p class="ql-block">二十一连的知青战友们展开了连队的队旗。</p> <p class="ql-block">伟英老哥和十五连兄弟,既是战友又是十七中同学,此刻相遇,都有说不完的心里话。</p> <p class="ql-block">中午十字铺队兄弟姐妹一行13人,集中在张黄镇工友张大姐家,热情好客的张大姐为我们摆下了两桌美味可口的佳肴,感谢张大姐这份浓浓的工友情和盛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两桌丰盛的菜肴,当天下午不用开车,神马和兄弟们开怀畅饮,推杯换盏,三大杯半酒下肚,有点飘飘。</p> <p class="ql-block">女知青们在张大姐家和张大姐的女儿开心PK,尽在愉快欢乐之中!</p> <p class="ql-block">神马在广场里举着四连的队旗挥舞,引来知青战友们的围观,左右摆动的队旗迎风飘飘,随着神马一声大吼:把红旗插上主峰,显示出四连特有的风采,博得知青战友们阵阵喝采声。</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天中午四团知青战友集中在师部大楼拍摄的场面。我们四连只是派代表参加,其他兄弟们开怀畅饮!</p> <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四团全体知青战友的聚餐,在嘉悦华宴会酒店举行,摆下了十多台丰盛的菜肴,共同举怀祝重走军垦路摄录视频马到成功!</p> <p class="ql-block">小六子手捧美酒,今晚酒逢知已,开怀畅饮,一醉方休!</p> <p class="ql-block">这是四连台上的各种佳酿,知青战友们,为了我们同甘共苦走过的年华,为了兄弟姐妹们的友谊,干杯!</p> <p class="ql-block">这是十五连的兄弟,当晚由于四连人数超过台位人数,正好这次十五连有8人来,神马和小六子和十五连兄弟同坐一台,开心畅饮。</p> <p class="ql-block">伟英老哥代表四连知青兄弟姐妹,来到十五连台前,举杯恭敬十五连知青战友!</p> <p class="ql-block">当晚,神马和兄弟三人,随李万兴农艺师来到早就帮订好的酒店,张黄镇最好的富丽华酒店办理登记入住手续,其他人则住镇上另一家宾馆。</p> <p class="ql-block">翌日,兄弟四人在宾馆吃完早餐后,来到张黄镇上的市场,购买当地的土特产。</p> <p class="ql-block">四平兄弟购买到了正宗土货,正在微信付款。</p> <p class="ql-block">市场上摆卖的肉类都是用挂钩吊起,既卫生又别有乡镇街市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八点半钟,在原场部剑麻厂李厂长的带队下,跟随罗伟英老哥及十五连和摄制组一行人,来到四连十字铺队。</p> <p class="ql-block">这间破旧的泥砖屋,是当年知青的住房,刚到连队时,南宁来的知青有53人,加上钦州、灵山的知青共60多人。当时是住在十字大队小学旁的山坡上的旧房,当时睡的床是拿竹篾编成的,床铺睡上去凹陷下去很不好睡。晚上老鼠特别多吱喳乱窜,有时还窜上床铺真吓人。由于是住在山坡上,头一年的冬天北风呼啸,屋顶的瓦片哗哗作响。小解的茅厕是在屋后更高的坡上,男知青晚上懒得走去茅厕开门就在房前往下放水,女知青就有些麻烦,要结伴拿着煤油灯去上茅厕。住房的对面山上是一片坟地,不时看到闪着绿光的鬼火,像是飘走过来一样,吓得赶紧关门。</p><p class="ql-block">这栋知青住房,是第二年才建好的,建好后才从十字大队旁的山坡搬到连队住,但还不完全住得下,有些知青就分散住在连队其它旧房。</p> <p class="ql-block">这间住房,和兄弟和生曾住了7年的时间,刚开始伟英老哥也在同一个房间住过,后伟英做连队会计搬到靠山坡的一间旧房单独住,自从老哥单独住后,方便了我们几个兄弟晚上煮吃的。</p><p class="ql-block">和生兄弟,父母都是铁路的,当时我和伟英的父母由于文革政治运动受迫害,下放到县里改造思想,南宁已举目无亲,请探亲假都是投靠在南宁铁路的兄弟吃住在家里。和生兄弟的父母待我们如同儿子,做最好吃的面食和安微菜给我们吃,想想那个艰苦的年代有这份亲情,几十年来感激不尽,难以回报,在此,祝愿已年过90多的和生母亲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摄制组在四连十字铺队拍摄花絮。</p> <p class="ql-block">神马在这间曾经住过的旧房前,举起连队队旗挥舞,好友们频按快门留下了这一幕。</p> <p class="ql-block">神马和伟英老哥,根据易导演的要求,正在摄录介绍连队简介概况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摄制组易导演见神马手拿一盏煤油灯,感到有些好奇,向我询问煤油灯的来历,我说,是我当年用过的,导演突来灵感,叫摄像师给神马来了个特写镜头。</p><p class="ql-block">神马正在镜头前讲述一盏煤油灯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这盏煤油灯是这次在我住过房子里找到的,当年没有电,即使是后来连队配了柴油发电机发电,也只是发电两三个小时,晚上十点准时停电,用的就是这盏煤油灯。靠这盏昏暗的煤油灯照明,看书看报。即使这样也不伤眼晴,到目前这个年记在光线好的地方,不用带眼镜也能看书读报。</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晚上饥肠辘辘,煮了一锅稀粥充饥,长丰同学不小心碰倒煤油灯,煤油滴进粥里,一锅粥都不舍得倒掉,和着煤油吃进肚里。当时的知青生活真是太苦了,干的是体力活,正是长身体的时侯吃不饱,苦呀!</p><p class="ql-block">拍摄完镜头,神马把这盏煤油灯送给了易导演留做道具。</p> <p class="ql-block">这是知青住房的后面,丰水期水位上升,下去十几米即是水库水边。天气热时劳动之余常下到水库里洗澡、游泳,四连的知青兄弟姐妹们基本上都会游泳,男知青个个练就了一身好水性。</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是水库库区,广西今年雨水稀少,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干旱,现水位已下降至差不多到三帝庙那边。</p><p class="ql-block">说到十字铺的由来,还有个传说,汉朝建武十七年(公元419年),为了平定交趾之乱。伏波将军带领大军在行军途中,路过浦北县张黄镇,在张黄镇的崇山峻岭中迷了路,正在焦急之中,突然看到地上出现成群的蚂蚁,排成队伍呈十字形为大军指路。</p><p class="ql-block">伏波将军和大军按十字所指方向果然走出了迷路。后来伏波将军全胜而归,在回程的路上经过此地时,为感谢神明相助,修建了一所庙宇,并题词“十字显圣,三帝为尊”。十字铺的地名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我们四连十字铺队,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环水的一面各个山头,主要是种植柑橘果树。环山的三面是种植橡胶树和割胶的树位山头。割胶最远的树位山头,离连队有七、八公里左右。当年八中的知青黄莲蒂就是和前两年退休的队长阿五的父亲一起去割胶,半夜两三点钟就要出发,割完胶收完胶水回到连队巳是九点左右,对于一个女知青来说,承受了太多的艰难困苦。</p> <p class="ql-block">五连红峰队离四连十字铺队较近,开车十多分钟即可到达。摄制组拍完四连的题材后转到五连,伟英、和生、神马陪同五连兄弟四平一同前往。来到五连,破败不堪的断壁残垣已无人居住,原连队的老工人早已搬迁到张黄镇居住,已无当年的人烟气,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陪同四平兄弟去五连的时侯,四连和十五连的知青战友,来到当年刚来时住的旧房后的绿肥山采摘酸梅果,收获不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