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次的霞客古道行,让我对天台宗的国清寺、高明讲寺、智者讲寺有了更多的认知,看到隋梅盛开的惊艳后,更是对华顶的云锦和万年寺的柱等有了深深的向往。五月的风已褪尽料峭,听闻天台华顶的云锦杜鹃正值盛放,我便踏上了这场与千年花魂的邂逅之旅。<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3gc4bw"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天台霞客古道行</a></p> 因为有二小时多的车程,就安排了二日爬山赏花行程。第一天是走了天台的小黄山线路,一早到白鹤镇水晶坑村开始了徒步,上去就是一条保存完好的耘枫古道,古道两边都是茂密的红枫,阳光从茂密的枫叶中洒落到古道的石板上,小花鸢尾静静的卧在路的二边,懒洋洋地晒着阳光。 快到达英科岭,折返向后上方,就发现一大石头,似有灵犀,远眺龙穿峡方向,仿佛在守望一帘幽梦的瀑布。 周边的山中也藏着众多奇岩怪石,大者嶙峋耸峙,小者灵巧精美,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因此驴友们把万年山和琼台这一带的山美其名曰天台小黄山。 过了依旧保持着原始农耕风貌的村庄,便来到鹰窠岩,远看象个龟,爬上去看才象个鹰嘴,看你怎么想象和你所在的位置角度了啊。 一路过去,都是茶树和阿公公,茶树除了栽种的之外,还有很多都是路边野生的,一路闻着茶香,一路尝着阿公公,偶尔也能看到云锦杜鹃,很快到了方岩尖,又是一处奇石景观,当然还是少不了拍照打卡。 随后,我们跳过了英洞岗、牛洞岗,直接去了慕名已久的万年寺。万年寺是天台山一大寺院,原寺院建筑总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房舍上千间,清乾隆、嘉庆年间,寺内一次就有500名和尚受戒,盛况可见一斑。 可惜经历数次火灾,如今已今非昔比。特意看了殿中的大柱,也非唐代原物,倒是万年寺前有几棵古杉树,虽然倾斜得不成样子,但也是苦苦支撑着,粗壮的枝干直冲云霄。屹立寺前800余年,郁然为山门美观。 看完万年寺,就结束第一天行程,于是就在石梁镇附近找民宿休息。第二天,又是凌晨6时出发,至华峰村天封自然村起点。这次看到最多的让我感叹的就是那漫山的野生狝猴桃了,这个季节花儿已经盛开,正酝酿着果实。 到了约900米高程左右的地方,就开始有几株高大的云锦杜鹃闯入眼帘,粉红的花朵如碗口般大,由十数朵小花簇拥而成,美得令人屏息。 继续向上就到了公路,沿公路走一会,,终于抵达华顶峰巅的拜经台。这里是天台山最高处,海拔1098米,相传是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面朝西天拜读《楞严经》的地方。现在这里已成军事管理区,诚心而来,却是有些扫兴而回。 不过,拜经台附近的这片古老的杜鹃,却树干粗壮如松,枝干虬曲盘旋,花朵却娇艳欲滴,形成强烈反差。这些杜鹃之所以能存活千年,恰是因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它们"长年成不了材,连烧火都不旺",才阴差阳错逃过砍伐,如今反成华顶最大的财富。这里一般的游客都不到这来,所以这片杜鹃林也成了我独享之地,在林中采茶、静坐、赏花、拍照,久久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华顶的云锦杜鹃古称"娑罗",据《天台山全志》记载,早在唐贞元年间(785-805年),当地僧人就开始在此栽植。眼前这些杜鹃平均树龄已逾200年,最老的甚至有千年历史,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高大的杜鹃品种,平均树高5米多,最高的达10余米,无愧"杜鹃之王"的美誉。 经过红色纪念馆,便到了归云洞,洞下是三国时期葛玄曾在此种植的茶圃,洞上有归云亭,行至此地,眼前豁然开朗,千亩云锦杜鹃林如画卷般展开。紫红、玫红、粉红、粉白的花朵竞相怒放,远望如云霞铺顶,近观则见每朵花球由7-13朵小花组成,馨香袭人。后来才知道,这色彩的变化也可知花期,色彩越深是刚开,而粉白色就是快谢了。 最令人震撼的是那片千年杜鹃林。虬枝峥嵘的古树苍干如松柏,花姿若牡丹。我忽然明白为何清初台州知府张联元会在《杜鹃花》诗中将其比作仙界琪树:"翠岫从容出,名花次第逢。最怜红踯躅,高映碧芙蓉"。这些杜鹃自头年7月孕蕾至次年5月才花开,恰如"十月怀胎",难怪如此娇艳珍贵。 从杜鹃林下行不远,便来到华顶寺。这座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年)的古刹,初名"华顶圆觉道场",由禅宗法眼宗二祖德韶大师创建。华顶讲寺内设有“智者大师堂”,供奉智者大师,大师堂前的映山红开的正盛,相传德昭禅师在华顶拜谒智者大师遗迹时,恍惚间似回到自己的故居,因两人同姓陈,德昭被视为“智者再来”。 寺前六株柳杉高耸入云,直径需三人合抱,为寺院平添几分庄严。 整个转了一圈后,我也没看到那株千年杜鹃王,最后问了几个当地人,再去转了一圈,才在永字亭和墨池中门的路边发现了这颗大树,才见这颗树的底下有千年杜鹃王五个字,可是这个地方我已经走过第三遍才终于发现,来的人明显没有去千年杜鹃林的那么多,就算经过这里也不知道这棵是杜鹃王啊。于是想到了好多这种不到位,药师庵等留下来的茅蓬现在只能看到遗址,拜经台也无法去观摩,爬了半天到山顶也看不到独笔鹅字碑,等等,真是非常的可惜。 不过,二天的行程,我还是领略了"千米高山、千亩花海、千年杜鹃、千花杜鹃"的奇观,感受到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深厚底蕴。华顶的云锦杜鹃,用千年时光诠释生命的坚韧和美丽,让这次登山超越普通的旅行,成为一次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