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日7日上午,我们2025年骨干教师们参加海口市海景学校“学教评一致性·以评促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首先观摩陈薇薇老师关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总复习课,我收获颇丰,深感这是一堂兼具深度与温度的精彩数学课。</p><p class="ql-block">一、课程设计精巧,层次分明</p><p class="ql-block"> 课程以清晰的任务驱动模式展开。从“回顾梳理”环节切入,让学生自主整理已学过的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知识。这一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自主梳理中唤醒知识记忆,构建知识体系。例如,有的学生可能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相关公式清晰罗列,不仅巩固了知识,还锻炼了归纳总结能力 。</p><p class="ql-block">接着“沟通联系”任务,通过一张长方形纸不裁剪创造立体图形的活动,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化关系,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在实际操作与想象中,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形成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p><p class="ql-block"> “运用知识”环节则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呈现的图形计算问题,既考查学生对公式的熟练运用,又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复习中不断巩固、提升。</p><p class="ql-block">二、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引导</p><p class="ql-block"> 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非单纯地灌输知识,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在学生自主整理知识时,她适时巡视,给予个别指导;在学生分享成果时,她耐心倾听,用巧妙的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为什么这个公式是这样推导的?”“这几种立体图形在表面积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p><p class="ql-block"> 对于学生的回答,陈老师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她借助多媒体展示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间关系和公式原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p><p class="ql-block"> 三、教学氛围融洽,学生主体凸显</p><p class="ql-block"> 整堂课学生参与度极高,小组讨论热烈,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陈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无论是基础薄弱还是学有余力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有所收获。这种融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p><p class="ql-block"> 此次听课,为我们在数学复习课教学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汲取陈老师的教学经验,注重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层次性,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造高效、有趣的数学课堂。</p> <p class="ql-block"> 接着是吴珍珍老师的同课异构,吴老师借助AI技术,以动画形式动态呈现立体图形,增强学生空间立体感,还巧妙将知识与生活场景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p> <p class="ql-block"> 最后,邓权老师结合课例开展的"基于素养导向的学教评一致性"微讲座令人深思。“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路径如何实施,邓老师抓住“引——创——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巧妙启发。这场教研让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学要从知识传递转向思维培养,在概念建构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设计,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课堂。</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认真聆听了海口市海景学校张玉秀老师以 “横纵协同,五字赋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八年实践” 为主题的精彩分享。这一主题犹如一把密钥,精准解锁了海景学校校本教研的核心密码,令我们收获满满,也对校本教研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五字” 教研体系,乃是海景学校历经八年深耕细作沉淀下来的智慧瑰宝。它绝非空洞的理论堆砌,而是在漫长的教学实践长河中,不断打磨、反复验证的有效路径。横向协同,有力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深度交流、有机融合;纵向深入,则紧紧聚焦教学环节的每一处细节,从精心备课、高效授课到深刻课后反思,循序渐进、层层深入。</p><p class="ql-block">借助这一体系,教师们告别单打独斗的局面,在团队协作中彼此学习、携手共进,逐步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华丽转身。</p><p class="ql-block"> 在张老师的分享中“人品永远在能力之上。不计较,不埋怨,肯吃苦。”“坚持,毅力”“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前提是一定要去走。” 等话语直抵人心,令我动容。</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培训,让我意识到自身教学与教研中的不足。在今后教学中,我将积极借鉴同课异构活动中的优秀经验,优化教学设计,强化 “学教评一致性” 理念运用。同时,深入探索校本教研路径,参与并推动本校教研活动开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p><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培训虽已结束,但学习永不止步。我会把此次所学转化为教学动力与能力,努力成为更优秀的教育工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