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十六课 《弦乐小夜曲》</p><p class="ql-block">作曲:莫扎特</p><p class="ql-block">莫扎特一生共写有十三首小夜曲,这是其中最能表现莫扎特明快、优雅富有魅力等特点,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通常被称作《弦乐小夜曲》。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完成,并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它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电影《莫扎特》开头一段就引用了这首曲子。</p><p class="ql-block">非常喜欢这支曲子明快的节奏,弹着很爽😍虽然G大调难度比较大,接受挑战,慢慢进步。</p> <p class="ql-block">第十七课 《爱之梦》</p><p class="ql-block">作曲:李斯特</p><p class="ql-block">世界名曲《爱之梦)(Liebesträume)是李斯特最广为人知的钢琴曲之一。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 —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的《爱之梦》是一首经典的钢琴曲,它以深情婉转的旋律和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描绘了爱的细腻与热烈,通过钢琴的独特音色和演奏技巧,将诗作中的意境和情感完美地呈现在听众面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想象空间。</p><p class="ql-block">非常抒情的一支曲,享受它的美妙旋律</p> <p class="ql-block">第十八课 康康舞曲(Can Can)</p><p class="ql-block">作曲:<span style="font-size:18px;">雅克·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span></p><p class="ql-block">也称为康康进行曲,泛指19世纪末在法国流行的一种舞蹈音乐。最著名的为雅克·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58年所作轻歌剧《天国与地狱序曲》中的这首康康舞曲自始至终贯穿着欢乐的喜剧气氛,节奏明快、流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整个歌剧作品的调侃色彩。也是巴赫所做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中的康康舞曲。在音乐的浩瀚星空中,它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以其独特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旋律,成为了跨越时代的经典之作。这首源自法国深受全世界人民喜爱的舞曲不仅让舞池沸腾更激发了无数音乐爱好者对钢琴艺术的热爱与向往。</p><p class="ql-block">老师提供了3个版本,各有难点又是一次挑战,弹的眼花缭乱,总算赶在新课前把作业交上。一度想放弃第三个版本,还是和自己过不去😅不过最喜欢第三个版本,更欢快😊恭喜自己🌹🌹🌹</p> <p class="ql-block">第十九课《月光奏鸣曲》</p><p class="ql-block">作曲:贝多芬</p><p class="ql-block">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之所以能成为传世经典之作,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旋律优美,更在于它所传达的情感深度和音乐创新,也是贝多芬内心世界的反映,是他对生命、爱情、挣扎与希望的深刻表达。也正是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才使这首音乐如此美妙和富有感染力。 越弹越喜欢这支曲子❤❤❤</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课《女人善变》</p><p class="ql-block">作曲:威尔第</p><p class="ql-block">《女人善变》是又一部不朽的(Giuseppe Verdi)的歌剧《弄臣》(Rigoletto)第三幕开始时的曲子。《弄臣》是由威尔第作曲的著名三幕歌剧,与《茶花女》、《游唱诗人》并称为威尔第中期的三大杰作。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古典歌剧音乐的巅峰之作之一</p><p class="ql-block">四幕歌剧《弄臣》(又名《利哥莱托》Rigoletto)完成于1851年,同年首演于威尼斯,剧本由波亚维根据雨果的名著《国王寻乐》(Le Roi S'Amuse)改编。这部作品是威尔第最惊人的作品之一,至今久演不衰。</p><p class="ql-block">《女人善变》是第四幕中公爵的抒情歌,作曲家在这个唱段中刻画了公爵的风流浮华、多情善变。这首歌旋律简单,上口,据说当年第一次公演后,许多观众就是哼着这首歌回家的。</p><p class="ql-block">这次只完成了一个版本,B版主要挑战和弦连音,手指跨度太大,基本功不过关,这次是要放过自己啦[Grin][Doge]有空再练练,或许可以突破自己[Fist]</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一课《乘着歌声的翅膀》</p><p class="ql-block">作曲: 门德尔松</p><p class="ql-block">1834年门德尔松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期间他完成了作品第34号的六首歌曲的创作, 以其中第2首《乘着歌声的翅膀》流传最广。</p><p class="ql-block">此歌原为德国诗人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所作的一首抒情诗,因门德尔松为其谱了曲而广为传播。歌曲旋律舒缓、温柔、甜蜜,通常由女高音演唱。全曲以流畅的旋律和由分解和弦构成的柔美的伴奏,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p><p class="ql-block">B版左手分解和弦跨度大,眼睛盯住琴键不敢离开一秒🥲恭喜自己又完成一个挑战👏👏👏</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二课《绿袖子》</p><p class="ql-block">这首优美动人的著名歌曲(What Child Is This)是一首圣诞颂歌,其歌词是由威廉·查特顿·迪克斯( William Chatterton Dix)在1865年写的。创作这首颂歌时,迪克斯是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理,而且身患重病。在康复期间,他经历了精神上的重生,这促使他写了几首赞美诗,包括这首颂歌的歌词。这首歌后来被改编成英国传统民歌《绿袖子》的曲调。</p><p class="ql-block">【Greensleeves】,传闻是由亨利八世(1491年-1547年)作给其爱人安妮·博林王后。安妮曾经拒绝了亨利八世的爱意,而亨利八世对她有着更痴痴的苦恋。“自己的衣袖上套著情人的袖子”便是意味着“向世人宣告自己有心仪的对象”,也就是当自己穿戴着情人的衣袖,便像是向世人广为宣传对她的爱意。</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三课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p><p class="ql-block">作曲: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p><p class="ql-block">这首乐曲节奏自由,旋律有各种各样的装饰,速度变化激烈,带有一定的即兴性,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p><p class="ql-block">这是自学琴以来最不容易一气呵成的一支乐曲, 总是出错,弹了4周,几乎崩溃😢😢挑一版相当错少的,先放下吧。</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四课 《小夜曲》</p><p class="ql-block">作曲:舒伯特</p><p class="ql-block">《小夜曲》创作于1828年,是舒伯特去世前半年所写的14首歌中的第4首,这些歌曲被称为“天鹅之歌”。这首歌曲是根据德国诗人雷尔斯塔布的诗篇谱写的,表达了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它弦律轻松甜美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五课《饮酒歌》</p><p class="ql-block">作曲:威尔第</p><p class="ql-block">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是全球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凄美动人的剧情和威尔第神来之笔的音乐让这部歌剧拥有“世界歌剧史上最灿烂的宝石”之美誉,其中的《饮酒歌》已成为许多歌唱家必唱曲目之一。感谢老师带着我们体验又一首古典金曲。</p> <p class="ql-block">至此古典金品25节课结束啦,最后这支曲子的B版对于我来说,是个挑战,好容易顺下来,再试着加上装饰音,又足足练了2周。正如老师所说,结业作品要有一定难度的,这也让自己看到在学琴的路上,自己还是蹒跚学步的“婴儿👶🏻”,继续加油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