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槐花开——张明柱

霸州市作家协会

<p class="ql-block">五月,槐花开 </p><p class="ql-block">文/张明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策城老家老屋旁的老槐树,长得高大参天。晨光透过葱绿,将斑驳的疏影铺满于房前屋后。槐花怒放,争荣竞艳,淡淡香气扑来,治愈着喧嚣。早晨起来,推门见许多花蕊薄薄落地,境况似雪非雪,微风一吹,随意滚动,此刻的心也随着驿动起来。这个岁月的守望者,树龄长于我的岁数,将近六十年了,如今仍是枝繁叶茂。它是当年奶奶亲手栽种的,睹物思人,感慨良久。 </p><p class="ql-block">  早晨九点,带着槐花的清新与美好,趁着五一长假,开车带父母离开老屋老院,去村周边转了转,满足了老人假期出游愿望。行程是这样的:从老家策城出发,向南过辛章村、胜芳镇、王泊村、信安镇、堂二里镇、疙瘩村,最后返程回家。全程四个多小时,中午在信安烧麦城吃烧麦,父母甚是高兴。 </p><p class="ql-block">  父母八十岁的年纪,都因腿脚不利索,他们没有下车,沿途只能在车上观望。我们的车是行至辛章村南,沿中亭堤向西向上游方向行走的。中亭河堤曲折蜿蜒,有些颠簸。从堤上远观中亭河,水面壮阔,鳞波闪闪。辛章至胜芳闸地段的河堤两岸,正在推土加宽。胜芳至王泊地段,河底积水已抽干,河滩上机声隆隆,正在挖掘淤泥。据说,整个中亭河治理后,最终达到雄安至天津水路畅通的目标。憧憬那一天早日到来,早日陪父母坐船去天津,去雄安。坐船的感觉与坐车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 </p><p class="ql-block">  父母边走边看,犹如笼中之鸟放飞到了天空,很是欣喜。他们各自说着自己的话,讲着自己曾经的故事,感慨声不断,我边开车边随意听着。 </p><p class="ql-block">  父亲自豪地说,修“海河”大堤,自己开压路机碾压河堤的,没有受过人工推小推车推土的累。而我老叔就是十八岁那年,就上“海河”推土的,那种累是常人无法承受的,回来后,奶奶心疼得不知所措。当时在生产队有不成文规定,只有去过“海河”的,才能给记满分“十分工”。父亲又说,1963年中亭河发大水,每个队里派人去大堤护埝,汛情很是紧张,父亲也是其中之一,年轻人担当所在,没丝毫怨言。大堤决口后,策城老家也是一片汪洋。水退后,家里的猪圈里捞了一大盆鱼,全家人很是惊喜。 </p><p class="ql-block">  母亲只顾自己叨唠,也不管我们听还是不听。她说自己八岁那年,沿中亭堤,边走边玩,走了快一天时间,才从胜芳奶奶家到了辛章姥姥家。孩子走失,急坏了大人,她的大舅和她父亲相互传信,都是步行,还走岔了道路。母亲的爷爷辈,哥儿四个,挤在胜芳的一个小小四合院里。母亲就出生在那里,母亲十多岁时,父母就去世了,被迫离开胜芳,去辛章姥姥家生活。如今胜芳的老院老屋仍在,破败不堪,早已没人居住,七十年世事沧桑啊。 </p><p class="ql-block">  中亭河,在老家策城村南,有三里地的样子。在印象里,是很遥远的路程。儿时的中亭河,河面宽阔,河水清澈,河边青草丛生,那时候多次随父亲摸鱼摸虾,很平常的事情。童年心目中的大河,上不知来处,下不知归处,始终是心中的迷惑,如今知晓了,童年的梦也醒了。如今大堤道路加宽,河底清淤,河上架桥修闸,全是机械化施工,远胜当年父辈治理海河人工的效率,不可同日而语。 </p><p class="ql-block">  车子行至中亭堤胜芳村南,见偌大的湿地公园正在建设当中,一派繁忙景象。张家大院,王家大院,胜芳博物馆,胜芳古镇繁华的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人多车多,我们只好绕行。 </p><p class="ql-block">  沿大堤继续前行,行至一道口,下坡进村。偶遇两行槐树,同样花开鲜亮,香气四溢,甚是欢喜。细观瞧村碑,才知晓此村乃王泊村。见村中有一座仿古建筑群落,雄伟壮观,独领风骚。亭台阁榭错落有致,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彰显时代风貌。该村是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先锋村,凸显沿河村街人们思想解放和超前意识。 </p><p class="ql-block">  信安的美食,梅记肉饼堪称一绝。“烧麦”属清真食品,老家策城是吃不到的,因为村里没有回民聚居。驻足吃饭,享异地小吃风味,不虚此行。沿112国道,车过堂二里老中学门口,情不自禁观望,那是我曾经求学的地方,那里储存着少年的梦想。当年甬路旁的槐花还在开放吗?当年的老师、同学还好吗?此刻的思绪有些散乱。疙瘩村的戏台过去很是出名,父亲说小时候常去那里看戏。因时间关系,父母身体关系,没能前去,有些遗憾。 </p><p class="ql-block">  回家的路上,有个念头一直萦绕在心。在游走的半天多时间里,是我在陪伴父母,还是父母在陪伴我呢?我想我们都在享受幸福,尤其我自己更是幸福。与双亲在一起,永远是幸福无比的事情。小时候是这样,如今更是这样,此时此刻的我是最幸福的人。 </p><p class="ql-block">  回到院子里,槐花的一抹清凉,驱散了燥热与疲惫,留下满心的惬意与舒畅。看着父母脸上洋溢着开心笑容,我心花怒放,正如小院里槐花飘落,沁人心脾。细细将它们扫在一起,堆成一座小山丘,松松散散挤在一起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五月里,于自己举手之劳,携几许春夏光色,偷半晌闲暇时光,拥着槐花芬芳,趁时光不老,趁父母还好,为父母做该做的事儿,是如今最重要的事情。 </p><p class="ql-block">  槐花年年开,岁岁香如故。这满地落英,层层叠叠写在光阴的褶皱里,记录着生活中那些平凡又美好的瞬间。它如同悠扬的笛声,在空气中婉转流淌,拨动着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弦。哪有诗和远方?眼前的父母就是孩儿心中的诗;眼前的父母犹如高大的老槐树,永远为孩儿挡风遮雨,庇荫祈福。感谢父母,感谢苍天。 </p><p class="ql-block">  祈盼温馨暖心的日子天长地久。                  2025年5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