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习仲勋同志</p> <p class="ql-block">搜狐网</p><p class="ql-block">三门峡陕州往事:习仲勋为河南省首部新村志题名</p><p class="ql-block">橘井后生</p><p class="ql-block">橘井后生 </p><p class="ql-block">1063 文章 | 413万+ 阅读</p><p class="ql-block">热爱大自然,热爱传统文化,喜欢行走在乡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习仲勋同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0年出版的《陕县大营村志》扉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翻开1990年出版的河南省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村志——《陕县大营村志》的扉页,你会惊奇地看到,该书的书名是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习仲勋同志题写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一部村级志书题写书名,这在全国来说是为数不多的一例,这引出了习仲勋与大营村的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营村位于陕州区西部黄河南岸,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淳朴,物产丰富。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该村因棉花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而闻名,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8年4月24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彭德怀、秘书长习仲勋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等20余人,在河南、陕西、山西省委及原陕县县委负责人陪同下,视察了大营农业社,先后视察了棉田、青年试验田、农具修配站、水库工地、新华书店、商店、面粉厂等,还访问了部分社员家庭。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大营,给大营村干部群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给大营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和激励,在大营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荣的一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传承大营村悠久、光荣的历史,服务当代,垂鉴后世,1986年5月,大营村启动了村志编纂工作,1987年8月完成初稿,之后又对书稿进行了多次修改。1989年1月28日至30日,村党总支、村委会召开《陕县大营村志》评议座谈会,邀请村中的老党员、老干部、知情人士和村干部共37人参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座谈会上,在对书稿提出修改意见的同时,有人建议,大营村是全省、全国的农业生产先进集体,也是全省、全国农村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村志即将成书,应该邀请上级领导给题写一个书名,为村志增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家在讨论中,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当年曾陪同周总理视察大营的习仲勋同志。经村党总支、村委会研究,决定将邀请习仲勋同志题写村志书名的任务,委托给本村村民——村志编辑之一的李本群办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本群是大营村12村民组人,生于1916年,1937年毕业于省立洛阳师范,先后任私立豫陕中学教员、民国时期陕县师范教务主任、陕县教育股股长等职。而长期担任习仲勋秘书的张志功是陕县西张村镇凡村人,当年曾在豫陕中学读书,是李本群的学生,二人师生关系甚好。李本群接受任务后,就当即给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副主任的张志功写信,请张志功向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习仲勋同志转达大营村关于题写村志书名的邀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信件寄出后不久,1989年2月下旬,大营村党总支、村委会又委派村干部蔡自迁、阮建华与李本群专程赴北京拜会张志功,面谈有关事宜。张志功对李本群一行3人给予了热情接待,相互间叙旧话新,了解家乡陕县各方面发展变化情况和村志编纂情况。他表示,将尽快抽时间专门向习仲勋副委员长汇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9年3月3日,习仲勋同志听到张志功关于大营村编修村志,并邀请其题写村志书名的汇报后,十分高兴,对大营村编修村志表示赞赏和支持。他欣然提笔,在一张16开白纸上题写了《陕县大营村志》书名,并在书名下方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和题写的时间,委托张志功寄给大营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隔27年后,2016年5月20日,当三门峡市陕州区党史部门的同志到大营村调查走访时,已经80岁高龄的蔡自迁提起此事,仍然记忆犹新。他说:“我们从北京回来大约一周时间,习仲勋同志题写的书名就寄到了大营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题写书名,河南省史志编纂委员会主任邵文杰作序的《陕县大营村志》,由河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p> <p class="ql-block">2007年出版的《陕县大营村志》。</p> <p class="ql-block">习仲勋在三门峡水利枢纽工地视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1年4月23日,大营村党总支、村委会在郑州举行《陕县大营村志》首发仪式,时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于友先,省政协原副主席刘玉洁等领导出席了首发仪式并讲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该志书共6编38章36万余字,全面翔实地记述了大营村自然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该书出版发行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此,习仲勋同志关心地方史志事业,为大营村志题写书名一事,在河南省方志界被传为美谈。(来源直播陕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