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学日益才干,这应是大家无可置疑的共识;可为道日损私心,却未必人人认可一一中国古代的性恶论者,乃至视自私为人的本性必须随时监督制约以防范其作乱的西方人们,都未必心悦诚服于老子的这一观点吧?然而,老子这一观点则是极为正确的。原因在于,他认为,这是我华夏智慧的远古前人发现、惊叹以效法"道″那"互补合一″与"善贷且成″的自然天性造就世间万物的巨大作用,将之迁移为我们人类"诚信"以"道德″(如道之德)的人格品质,终致家国协同进取以文明兴旺后那无比得意的心理体验!而这种对"诚信道德″巨大文明价值的深刻体验,被孔子表述为:"人而不仁,其乐何?″一一人无仁心,其乐之何来?被孟子表述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崇高之忧乐观念:更被范仲淹进一步形象为一个极其生动的忧乐因果之必然过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一先为天下人之忧患而忧虑以奋发,等到成功地化忧为乐之后,再尽情地陶醉那才华用世以创造人间欢乐的无比得意的幸福和欢乐吧!这种"为道而损″以"正心奉公″地创造人间欢乐的得意之欢乐啊,哪里是小小的个人利益的获取之欢乐所能与之伦比的崇高欢乐!其一旦为大家所一皆形成而共同拥有,我们人类将迎来一个何其诚信道德以文明进步而繁荣兴盛的伟大时代!!!一一这是不是老子之所谓:"无事(私)取天下(……)″一一"天下(……)取无事(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