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慕名来到直隶总督署,上次路过时间不对,过了进馆时间。这次得以参观。慕谁的名?晚清重臣曾国藩、李鸿章的名。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每一座建筑都像是一本无言的史书,记录着岁月的流转与文明的积淀。而位于保定市的直隶总督署,则是其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走进这里,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清朝的历史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清朝有八大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而直隶总督的地位是八督之首、疆臣领袖。曾国藩、李鸿章曾先后任直隶总督。站在直隶总督署的大门前,抬头望去,那醒目的牌匾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入口处两侧的石碑状结构文字介绍牌,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知识。</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大门两侧抱柱联:北吞大漠 南亘黄河 中更九水合流 五洲称雄 西岳东瀛一屏障;内修吏治 外肄戎兵 旁兼三口通商 一代名臣 曾前李后两师生。走进大门,那红色灯笼装饰柱子上的对联映入眼帘,字里行间透露着直隶总督署的历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整体布局自南向北依次是大门、仪门、公生明牌坊、大堂、二堂、官邸院、上房院。在直隶总督署博物馆的地图导览全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博物馆内部布局及各个展厅的位置关系,仿佛一张通往清朝历史的指南针。</p> <p class="ql-block">历任直隶总督</p> <p class="ql-block">清朝地方官的俸禄与京官相同,所不同的是京官还有“禄米”发放的待遇,发放标准一般为每一两银发米一斛。作为知县的日常开支,主要有两项:</p><p class="ql-block">1、基本生活开支。作为清代最基层的“公务员”,知县没有差旅费、伙食补助、医保,连官服都得自掏腰包;</p><p class="ql-block">2、为完成政务,知县得聘请刑名、钱谷、征比、书启等幕僚,人数一般在四五人,若是大的州县,人数就得在七八人。这些人都不是“吃皇粮”的,是没有编制的,薪水由知县支付。</p> <p class="ql-block">职权任免</p> <p class="ql-block">仪门:正中有“威抚畿疆”匾,两侧廊柱上有楹联:上联是昔为畿辅,今控岩疆,观政得余闲,一壑一丘亲布置。下联为近接太行,远临渤海,豪情留胜概,亦趋亦步许追随。此联为李鸿章撰写,意思是李鸿章追随老师曾国藩,象西汉的萧规曹随一样,在直隶做出一番大业。步入仪门,那悬挂着的“旗镇冀门”牌匾与两侧对联上的书法作品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公生明牌坊赫然立在大堂前面的正中位置,南面写着“公生明”三个大字,北面写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官场箴规。在绿树环绕之中,那写有“公生明”三个大字的黑色木制门楼显得庄重而典雅,仿佛在提醒着每一位参观者,为官者应当时刻铭记清廉公正。</p> <p class="ql-block">来到大堂,正中的屏风绘有仙鹤、海潮和初升的太阳。清代文武官员分为九品十八阶,用顶戴、补服等加以区分。清制规定,文官补服绣禽、武官绣兽,文一品绣仙鹤,仙鹤成为一品文职官吏的象征。“海水朝日图”和“正大光明”匾额、“公生明”牌坊一样,都属于官箴文化,是劝诫官员应该“清如海水,明似朝日”。在大堂内,那身穿传统服饰的人物模型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清朝官员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二堂,堂内悬挂着“政肃风清”匾额,二堂正中摆放着一面木雕三扇座屏,中间雕有一只麒麟,两侧雕有团鹤各一只。鹤代表文官一品,麒麟代表武官一品,象征了直隶总督既管军事又管民政,是直隶全省最高军政长官的意思。在二堂内,那雕刻精美的木制屏风与红色布幔覆盖的小桌子相得益彰,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看那雕梁画栋的木结构,就像一幅展开的画卷,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图案。这些雕刻作品不仅展示了匠人的高超技艺,也传递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那古色古香的房间里,木质结构精美雕刻,窗棂透光柔和,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当你漫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抚摸着斑驳的墙壁,仰望着高耸的屋檐,你会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这是一种跨越时间的共鸣,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链接。在那狭窄的小巷里,两旁是高高的砖墙,地面铺着青石板路,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三堂又叫官邸,是总督平时办公读书的地方。在那座传统的红色建筑门楼内,仿佛可以想象到总督们在这里办公读书的情景,感受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责任。</p> <p class="ql-block">四堂又叫上房,是总督及其家眷生活居住的地方。透过那半开的大门,可以看到内部展示的内容,仿佛在诉说着总督们在这里生活的点滴。</p> <p class="ql-block">五百年历史的古柏。在那棵古老的树干上挂着的标牌旁,仿佛可以感受到岁月的痕迹,见证着直隶总督署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不仅是一组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载体。它让我们看到了先辈们的智慧与文化传承。在这里,仿佛可以触摸到清朝的历史脉络,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