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偶记:朝天宫的春夏

懶人國%逍遥王

<p class="ql-block">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站在这一个万物繁茂的新的起点,美好与希望正在前方注视着所有跨过“立夏”的人们。“立夏”又被称为“春尽日”,也是一个告别春天的日子,那些留在春天的故事,那些打动我的风景,并不会随着春天而远去。</p> <p class="ql-block">↑宫墙外的秋色横空。朝天宫是一处四季都能出美照的地方,总有一份属于各人心底的斑斓。</p> <p class="ql-block">↑宫墙外的冬意阑珊。</p> <p class="ql-block">↑宫墙外的春花烂漫。朝天宫坐北朝南,共有五进。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万仞宫墙、泮池、牌坊、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敬一亭等。</p> 1万仞宫墙 <p class="ql-block">  “万仞宫墙”面临运渎,为朝天宫照壁,是南端宫墙的一部分,也是文庙的标志性建筑,东西横向,全长近百米。“万仞宫墙”四个砖刻大字刻于红墙之外,每个字约1米见方。</p> <p class="ql-block">↑万仞宫墙。一座朝天宫,半部南都史。</p> 2石牌坊 <p class="ql-block">  清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克南京,次年李鸿章将朝天宫改建为江宁府学,两江总督曾国藩在万仞宫墙的东西两侧石牌坊上题写了“德配天地”和“道贯古今”两块匾额。</p> <p class="ql-block">↑东侧牌坊“德配天地”。牌坊为文庙的入口,砖石砌筑,三间三拱门,中门较高大,下施须弥座,上有砖刻横额。</p> <p class="ql-block">↑细看“德配天地”,四字错俩,德少一横,配多一横。民间传闻,曾国藩故意把“德”字中的一横移到了“配”字里,是暗讽明太祖朱元璋暴虐成性、滥杀功臣,做皇帝是“缺德”、“不配”。</p> <p class="ql-block">↑但是“专家”们另有一说,“德配”错写是理学大家曾国藩通过书法传递儒家教化思想,运过增减笔画传递育人理念,将“德”的一横笔画移至“配”字,象征“德不配位”的警示,强调做人需保持谦逊‌。况且古代存在“德”缺一横、“配”多一横的书法艺术处理。</p> <p class="ql-block">↑西侧宫墙门的石牌坊上题“道贯古今”。牌坊前的“下马碑”已被绿植掩映。</p> <p class="ql-block">↑曾国藩的“道贯古今”也有多重含义。朝天宫在南朝、唐、宋、元时期原是道观,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下诏御赐“朝天宫”,从此成为明代皇室贵族焚香祈福的道场以及文武百官演习朝拜天子的场所。‌直至清代,曾国藩将朝天宫改为了孔庙(文庙)。</p> 3泮池 <p class="ql-block">  泮池位于万仞宫墙内侧墙下,为半圆形水池,周围有白石栏杆,俗称月牙池,是文庙标志性建筑之一。泮池下部原有两组涵洞与宫墙外的运渎相通,池水终年不竭。</p> <p class="ql-block">↑半圆形的泮池。</p> 4棂星门 <p class="ql-block">  棂星门位于泮池北,是文庙大门,为四柱三间牌坊,面阔15.5米,木质结构,黄琉璃瓦覆顶,以斗拱层层出挑,明间13踩,次间9踩。四柱南北各有石狮1只,雄雌成对,共8只。</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建筑。棂星是天上文星,孔子一生施行教化、广育英才,如同天上的星宿。棂星门也意味着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统一于儒学的门下。</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南侧的石狮子们。</p> <p class="ql-block">↑风雨无阻观春秋,于无声处证古今。</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在南京不仅仅有着文庙的特殊象征意义,对南京的大小孩童们来说,还意味着童年的快乐记忆。</p> <p class="ql-block">↑青石坡道上被磨得非常光亮的沟痕凹槽,是几百年来小朋友们坐在上面玩“滑梯”滑出来的臀印,这不同凡响的屁股印是天下独一份的童年记忆。</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北侧的石狮子们。</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北侧的团龙。</p> 5大成门 <p class="ql-block">  经过了棂星门是第二进院,大成门位于院落北端,为文庙的正门。院落东西两侧为配殿。中间甬道上立有孔子行教像。</p> <p class="ql-block">↑孔子行教像,位于棂星门和大成门之间的甬道上。这尊青铜雕塑形象地展示了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传道授业的情景‌,形神兼备,1997年时由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思佳赠送。</p> <p class="ql-block">↑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有感于手下文武大多出身行伍,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特别是中国古代礼制的教育。所以下诏把元朝的永寿宫加以改建,成为皇室和王公贵族朝拜上天的专用道场;遇到朝廷重大节日,文武大臣可以先到这里演习朝拜的礼仪,五大三粗升华成彬彬有礼。</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又称戟门,面阔五间29米,进深12.29米,重檐歇山顶。中间三间为门庭,分设左、中、右三门,中门专供皇帝祭祀时出入,亲王、郡王走左右两门。中间三门的外侧另有两座小门,称为“金声”门和“玉振”门,供一般官员行走,现在是游客检票的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的北侧。</p> 6大成殿 <p class="ql-block">  穿过大成门,走进第三进院,院落布局与第二进相仿,只是更为开阔,气势恢宏。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位于院落的北端,两侧建有配殿。</p> <p class="ql-block">↑西配殿,为武官斋、司牲亭等,是大成殿的附属建筑。(东配殿是文吏斋、司神库等)。</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五进七间,面阔43.3米,进深18.76米。前后两廊,均有巨形木柱,殿前露台宽敝。露台四周有石质雕栏,四角刻有螭首。</p> <p class="ql-block">↑螭首。</p> <p class="ql-block">↑殿前石阶,浮雕龙陛。</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屋顶为宫殿式,重檐歇山顶,四面斜坡。一条正脊,四条斜脊,均为黄色琉璃构件。飞檐翘角,状如飞翼。</p> <p class="ql-block">↑露台余晖。</p> <p class="ql-block">↑“奉敕重建朝天宫碑”,位于大成殿东南,碑高近6米,分碑座、碑身、碑首三部分。碑座为龟趺,碑身两边饰有蜿蜓龙纹,碑首为浮雕云龙。碑文1000余字,记载了明朝初年朝天宫的用途、规模以及明成化年间重修的始末。</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前廊。</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前廊。</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后廊。</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东侧。</p> 7崇圣殿 <p class="ql-block">  崇圣殿位于大成殿北,又称先贤祠,面阔五间36.53米,进深三间16.15米,重檐歇山顶,顶覆黄色琉璃瓦,建筑风格与大成殿略同。殿内原有神龛,供奉历代先贤牌位,现今为南京市博物馆展厅。</p> <p class="ql-block">↑春风过处,玉兰花开。</p> <p class="ql-block">↑美人无数,逐梦而来。</p> <p class="ql-block">↑“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p> <p class="ql-block">↑“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唐·李世民《初夏》)。</p> 8敬一亭 <p class="ql-block">  敬一亭位于朝天宫中轴线的最北端,建于崇圣殿后、冶山的最高处。明嘉靖五年(1526年)‌‌,御旨《敬一箴》于学宫,要求天下恪守孔子的圣人之道。于是各地纷纷把这篇箴言刻成石碑,并建亭供奉,所建之亭全部称为“敬一亭”,成为文庙标志建筑‌。</p> <p class="ql-block">↑敬一亭为八角形,八面飞檐,小巧精致。亭上“敬一亭”匾额,为女书法家杨康乐(1957-)书写。亭子四周有低栏环绕,有木制的“美人靠”斜栏,可供休憩。</p> <p class="ql-block">↑敬一亭四周小桥流水,叠石堆山,草木繁茂。</p> <p class="ql-block">↑野蜂飞舞,穿梭春夏。无关悲欢,不负韶华。</p> 9文庙东侧院落 <p class="ql-block">  文庙东侧院落是一处打卡胜地,触手可及的琉璃屋脊,厚重神秘的红色宫墙,意味悠长的大斜长坡,引来无数写真留影排队人。</p> <p class="ql-block">如果世界的一切变得毫无意义,</p><p class="ql-block">只是生活已经把你踩到了脚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