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講過吃之後,為「建造」”伊施沙”(譯作女人,容易令人誤會,以為之前沒有女人),所以祂不是造女人(在一章二十七節已有了),而是造配偶、妻子。「看他叫什麼」暗示兩件事:1.他的魂多麼聰明,千千萬萬個活物他都能按它的特性起名。2. 更了不起的是「沒有找到一個幫助者」,顯然”有神氣”的亞當看不上所有「用土造的」包括一般女人,專門造一「伊施沙」配得過他。(註:前用的「人」或人類,都是複數團體名詞,這裡的「亞當」〔二20第一次出現〕仍是同一個字,卻是專用單數名詞,專指人中那亞當〔二23原文頭次用「伊施」,中文譯作「男人」〕。迄今約有六千年,應該由二20的亞當算起〔一26到二19都未計算在內〕才對,如此就不會和考古人類估算人的年齡〔幾十萬年或幾萬年〕衝突。) </p><p class="ql-block">然後從亞當的肋骨(豫表他的生命)「建造」(一個頗不尋常,含意豐富的字),原文「巴那」,指建造,雖是單數的動詞,卻有複數或團體的含意。從這裡的含意便知不重在物質的建造,而重在生命的,原文的「兒子」)和「女兒」兩字都以「建造」一字作字源。一塊石頭無法建造,同樣一個人也無從建造。建造的動作雖屬個人,但建造的標的或成品卻必定是團體的,是眾個體合適地調和、聯結、配搭、建構成一體,因此建造的每個個體必須被製作、雕刻或調整。因此「建造成一個伊施沙(女人)」的伊施沙亦必是一個團體的人,作他的幫助者,他的配偶。</p><p class="ql-block">所以,要離開父母(表示脫離肉身的關係),與妻子一起 緊接著就是祂(兼介紹人)將她領到男人跟前要他認定。尊重人的自由意志和選擇外,也表認可,那人看見女人後就說,伊施這話除認可、接受伊施沙外,也暗示伊施沙即妻子,就是伊施即丈夫的身體,因為骨和肉正是構成「身體」的主要成分。夫妻二人不只在生命和彰顯上,更在人位裡合併是一了。兩人間完全是一,是全然敞開,沒有遮蔽,也不覺羞恥,過著夫妻在一起的婚姻生活,為何今日人類都是吃善惡知識樹果子的亞當的後代,因二十六節說造人,使「他們」管理…,注意代名詞用他們,不只一個,而應是很多人,才能管理海裡、空中、地上一切的活物;另外二十七節「有男有女」更顯示不只造男性,也造女性,人類才得繁衍後代。甚至為了避免近親繁殖等遺傳問題,有相當數目的人才對(有科學家推估,約有一萬人左右)。第二個問題的合理解釋是「天擇」,因為擁有善惡知識樹加持的亞當、夏娃的後代這一支(即智人或現代人),在當時的許多原始人種(如尼安德搭人、爪哇人等)中應是最特別、最優秀的。其他不懂得累積「知識」的「原始人」或遭淘汰,或最遲到挪亞大洪水時滅絕,留下現在的人類,就都是亞當、夏娃的後代子孫了。</p><p class="ql-block">過程與演化進步的原因,和目前所獲得考古學上的證據,及分子生物學尤其是最近DNA解讀的結果,非但沒有抵觸或背離,事實上還十分吻合。差別僅在於人的進化,不全在於物質或遺傳一面的演化,更在於在關鍵時刻,插手作了一些神奇奧秘、非常態演化的工作,我們並不否定「演化」或「天擇」,因它們也是生命的手段,刻意留下痕跡,讓智慧的人類去發現、去追尋;反之,科學家在演化上的發現,似乎也無必要自大到武斷,即使是演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終其一生,也未因發現演化而放棄他原初的信仰,人類是一個極年輕的物種,是一個演化上的奇蹟。在人身上奇特的工作,決無可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最多數百萬年,更可能是十幾萬年,與數億乃至數十億年的演化歷史相比,何其短暫)演化成功,且遠遠超過其他同樣也在演化(時間遠較人類長的多)的物種–這是事實,並非人的自大或優越感,但也絕非只肇因於穖率和運氣,或人類自己努力的功勞。總之在科學上尚無定論的「人類演化之謎」,早已給了答案,且愈來愈明確。(註:本篇文章部分與演化相關的發表,僅作個人的淺見,無涉信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