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风骨·春韵流形

暗香浮动

<p class="ql-block">元大都,简称大都,是元朝的首都。自元世祖忽必烈自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代京师。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元大都城街道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p> <p class="ql-block">忽必烈和元妃。忽必烈身材魁梧,目光温和而深邃,仿佛透过历史的长河看到今天。他的雕像展现出一种“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的雄韬伟略。而元妃的则显得庄重而美丽,两人站在一起,元帝国的大国风范尽显无疑</p> <p class="ql-block">大都雕塑群一共有十九个人物,包括忽必烈、元妃、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中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尼泊尔建筑师及雕塑家阿尼哥等代表性人物。除此之外还有文官、武将、指挥官、宗教人士以及来自各国使节,朝拜者和艺术家们。每一个雕塑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讲述着元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春色满园关不住大都的琉璃檐角时,胡姬的银铃响了,舞姬的素袖从回廊另一端浮起,像两片月光浸在醺风里,歌声惊飞了筑巢的小鸟,羽翅拍碎了满园梨花香</p> <p class="ql-block">元大都遗址公园内的“大型浮雕壁画”以恢弘的艺术手法再现了元代大都城的繁华风貌。壁画中可见郭守敬设计的“天文仪器” 黄道婆改进的纺车,以及元曲艺人表演的场景,总长80米的壁画反映的是大都的皇城、内城的面貌和经济文化、物质交流及公主出嫁的盛大场面。</p><p class="ql-block">壁画采用青石浮雕为主,局部镶嵌琉璃或彩绘,展示了元代粗犷与华美并存的审美风格,如展开全景式叙事,类似《清明上河图》的布局,但增加了蒙古特色的奔马、猎鹰等动态元素。这不仅是历史场景的复原,更通过视觉语言强调元大都作为“东方威尼斯”的世界性地位,以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都城空间中的碰撞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蒙古人视马为“草原之舟” 群马奔腾所向披靡展现了蒙古人开拓疆土、建立庞大帝国的雄心。雕塑家通过抽象或写实的骏马形象,将古代游牧文化与今日北京的城市记忆相融合,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流动感</p> <p class="ql-block">木亭在绿树掩映中显得格外安静,古代的文人多在此吟咏怀古,它延续了这一诗意传统。元大都常听见的笛声、黑管及美妙的歌声均从这里传出,萦绕在公园的上空。</p><p class="ql-block">“骏马奔腾”雕塑与木亭一动一静,共同构成元大都遗址公园的历史语境——前者以力量感唤醒蒙古帝国的荣光,后者以静谧感承载文人雅士的怀古幽情。二者结合,恰好诠释了元朝“马上得天下,马下治江山”的双重魅力</p> <p class="ql-block">整个景区气势恢弘,极具震撼力。展现出元代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特点和杰出成就。这里是一座大型的“露天艺术博物馆”,让人感受到粗犷豪迈的草原文化特色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大都春趣</p> <p class="ql-block">柳似轻纱日日新,每岁先争京国春。元大都的春天,花红柳绿姹紫嫣红</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城市的绿肺,是心灵的栖息地,更是古老与现代的交汇处。栖息在这里的野鸭与人们和谐相处。它从历史深处飞来,带着元大都的厚重与现代的生机飞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春末的阳光明媚,已颇有几分俏皮,落在河面上,便压出一片粼粼的波光。河水清澈,清得能看见河床上躺着几块鹅卵石,石上附着一些青苔,绿得发暗,在水流中微微颤动。河水泛着涟漪,在阳光下显得几分活泼。鸭妈妈逆流而上,领着一群鸭宝宝,排成不甚整齐的队伍,浮游于水中央。它们时而散开,时而聚拢,紧跟在妈妈身边,而鸭妈妈的脖颈转动得极有分寸,既不过于急促,也不显迟缓,恰能使每一只小鸭都在她的视线之内。小鸭子们则不然,有的埋头啄食水中小虫,有的互相追逐玩耍,溅起细碎的水花,好不快乐。当鸭妈妈呼唤孩子们往回走时,有两小只淘气宝宝居然整个身体射入水底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忽听到妈妈的声音,立即飞跃出水面,追上队伍,摇摇晃晃挤入兄弟姐妹队伍之中。鸭妈妈点完名后,带领着孩子们向下游的芦苇丛中游去。远处传来优美的笛声和孩童们的欢笑声,为这和谐的一幕平添了一抹唯美的芬芳。河水依旧泛着微光,在河面上织出斑驳的光影。看着鸭群由近及远,河中少了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鸭们,顿时河面显得空荡许多,方才的热闹,恍如一梦。这时的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它们的踪影,而河水依旧不紧不慢地流淌着,载着几片落叶,几缕阳光,和这个春末上午所有的静谧与温柔</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月河畔弥漫着氤氲的雾气,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柔和而神秘的薄纱轻轻覆盖,无意中增添了几分幽静与梦幻。两岸的垂柳依依相偎,各种不同的鸟鸣声此起彼伏,晨练的人们亦走亦跑,好一个惬意的早晨</p> <p class="ql-block">苍鹭,别名老等、青庄、捞鱼鹳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体长0.75-1.1米,体重0.9-2.3千克,喙、颈、足纤长,成鸟过眼纹为黑色,黑色羽冠在头顶和颈部两侧如辫子一样,是鹳形目鹭属的一种大型涉禽</p> <p class="ql-block">一只苍鹭优雅地站立在小河中,它那细长的脖颈仿佛能触及天际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我悠闲地走在小河旁,随着我的脚步逐渐走向公园腹地,远处传来窃窃私语的声音,人们驻足一致望向河中央,我也好奇地加快步伐,走到人群中,定睛一看,立刻为眼前的情景惊呆不已……一只苍鹭掠过,瘦长的影子先于身体刺破水面,当它把细颈没入水中,河面便有了斜光雕琢的画面。它站着,站成水墨画里最瘦的一笔,站得让飘过的云彩都显得臃肿,当翅膀展开时投下的一片阴影,继而落入浅水中。它的羽毛呈青灰色,颈部极长,弯成一个大问号,眼神却极锐利,盯着水里一眨不眨,时而悠闲地来回张望,不屑地看着两岸越来越多的人群。总有一些鱼、鳅以为它看不见自己,正惬意地享受这美好时刻。忽然,它的长颈如弹簧般射出去,瞬间刺入水中,溅起几星水花。待它再抬起头时,喙间已夹着一条扭动着身体长长的泥鳅。那泥鳅灰黑,拼命挣扎,甩出的水珠在晨曦中闪着微光,但终究敌不过苍鹭的利喙,只见它仰起头,喉头蠕动几下,眼看着泥鳅便消失在那狭长的颈管中了,成就了它今天的第一顿早餐</p> <p class="ql-block">苍鹭滿足地抖了抖羽毛,它似乎还要再等一等,看是否有不长眼的泥鳅上钩。岸边的孩童及人们的嘈杂声愈发热闹,其中一人竟捡起一根长枝向它挥舞,苍鹭无奈之下,两条修长的腿一蹬,腾空而起。它的翅膀拍打着空气,发出沉闷的声响,渐渐拔高,终于消失在远处的树丛中</p> <p class="ql-block">河水依旧流动着,人们依旧嘀咕着,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有水面上渐渐平复的涟漪,证明刚才确有苍鹭造访过、又飞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