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最是书香能致远,笔墨丹华展才思。</span></p><p class="ql-block"> 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探索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有效路径,结合东营区“清朗”阅读实施方案。东营区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于5月7日开展了“以读促写,读写共生”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研讨交流等形式,为教师专业成长赋能,为学生语文素养奠基。</p> 课例展示:读写结合,精彩纷呈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由刘赛老师带来《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分享交流》阅读教学示范课。本课以经典书籍为范本,通过寓言故事我来猜、读书计划我来定、阅读成果我会讲、人物之最我来评、寓言故事我来读、寓言道理我会用、推荐阅读我发现七个任务来引领学生学习。并及时补充三个阅读锦囊:制定计划分类读、梳理成果分享读、体悟角色表演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构建了“输入—内化—输出”的完整阅读链条,既落实了寓言单元的语文要素,又通过文化浸润厚植学生价值观。全面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与文化感知力,真正实现“小故事里见大天地”的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吉娅俊老师带来习作指导课《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本课以“从生活中找人物,用细节写活人物”为核心,通过游戏导入、支架搭建、多元评价构建了清晰的习作教学链条,有效解决了学生“写人难、写人空”的问题。若能在分层指导中更精准施策,在情感表达中深化人文内核,可让学生不仅写出“有特点的人”,更能写出“有温度的人”,真正实现“习作即写心”的教学真谛。</p> 研讨交流:思维碰撞,共研共进 <p class="ql-block"> 展示课结束后,进入了交流研讨环节 。参与活动的语文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课感受和教学经验 。大家一致认为,阅读展示课和习作展示课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新颖多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p> <p class="ql-block"> 📖 对于阅读教学,老师们提出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和阅读目标,引导学生运用精读、略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法 。同时,要拓展阅读资源,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p> <p class="ql-block"> 📝 在习作教学方面,老师们建议要加强对学生生活素材的积累和挖掘,让学生有话可写 。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从审题、立意、构思到成文,每个环节都要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 。此外,还要重视作文的评价与反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p> 总结引领:精准指导,明晰方向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教科室刘赛主任做出活动总结,说道:此次阅读展示课、习作展示课交流研讨活动,为语文教师们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课例展示和研讨交流,拓宽了教师们的教学思路,提升了教学水平 。</p> 结 语 <p class="ql-block"> “教无涯,研不止。”本次教研活动是东营区实验小学语文团队在读写教学探索中的又一次深耕。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书为媒,以笔为舟,载着孩子们驶向语文的诗与远方!</p> <p class="ql-block">文稿:齐昕</p><p class="ql-block">图片:齐昕</p><p class="ql-block">审核:马云 刘赛 闫爱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