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之有味,“写”有妙法--青菏街道学区开展低年级识字、写字专题研讨活动

曹县青菏学区—宋方

<p class="ql-block">  古语有云:“思凡为文辞,宜略识字。”“士之为学,必先穷理,穷理必先读书,读书必先识字。”识字写字是学习文化的开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为了探究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策略,全面提高识字写字教学质量,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5月7日上午,青菏街道学区语文组低年级学段50余名教师在曹县汉江路小学报告厅开展了低年级识字、写字专题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于漪老师曾说:“语文教育是培根的事业。”低年级写字教学,正是这培根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捧沃土。此次活动,我们以课为例、以研为径,聚焦识字写字教学的策略探索,期待在思维的碰撞中,为孩子们的“识写根基”注入更扎实的力量。</p> 课例展示:品汉字之美,                           探教学之法。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的交融,是教育智慧的源泉。首先,曹县汉江路小学刘思雨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识字课《中华美食》。刘老师以“美食”为媒,在烟火气中烹制一堂识写结合的精彩课堂。一道道“中华美食”,不仅唤醒了味蕾的记忆,更在方寸格间诠释了汉字的文化密码。从“火”字旁的跃动到“四点底”的绵长,从观察结构到书写示范,我们看到了识字与写字的有机融合。</p> 评课议课:析课堂得失,                           聚思维之光。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评课环节,颜亚楠老师和各校教师代表结合课堂观察,从“目标落实、识字策略、写字指导”<span style="font-size:18px;">等维度畅所欲言。</span>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低年级写字教学,需以“趣”为舟,以“法”为桨,既要让学生写得规范,更要写得有文化、有温度。</p> 主题分享:研教材密码,                           明教学之道。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材是教学的根基,更是识字写字的密码本。李珍老师带来专题分享--《解锁教材密码,筑牢识写根基》。</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从“明晰编排,切实用好教材”“遵循课标,精准把握目标”“关注学情,有效实践策略”“科学评价,落实备教学评”四个方面,让我们明晰了低段写字教学的“守正”与“创新”。诚如李老师所言:“每一个汉字都是一粒种子,唯有深耕教材土壤,方能育出挺拔的幼苗。”文字是文明的根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审美意趣。以故事为载体的写字教学策略,从汉字起源到汉字书写都可以结合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赋予写字教学以趣味性、有效性,实现学生有主动写字的愿望,从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p> 研讨交流:汇百家之长,                           拓实践之路。 <p class="ql-block">  “独行速,众行远。”教育的美好,在于智慧的共享。在交流发言环节,各校代表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在写字教学中的“金点子”或“小困惑”。分享中,无论是“趣味口诀助记忆”,还是“家校协同促习惯”,都让我们看到了一线教师的匠心与智慧。愿我们以今日之收获为火种,点燃明日课堂的星光。</p> <p class="ql-block">  汉字书写,是童蒙养正的起点,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本次教研活动,我们以课例为镜,照见教学得失;以专题为灯,照亮研训方向;以交流为桥,联通实践智慧。</p><p class="ql-block"> “一笔一画,写的是方正汉字;</p><p class="ql-block"> 一言一行,树的是教育初心;</p><p class="ql-block"> 一研一修,守的是文化根脉。”</p><p class="ql-block"> 此次教研活动为学区各学校低年级语文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仍会扎实推进识字、写字教学,关注细节,夯实教学基本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书写素养。相信老师们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会带着研究的热情和思考走进课堂,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愿我们携手同行,在低年级写字教学的沃土上,以匠人之心育桃李,以笔墨之香润童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