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小孙女二周岁开始,我们和其他的爷爷奶奶一样,会教小宝学经典的唐诗。尽管有一定的难度,小花花还是慢慢学会了背诵一些诗歌,但由于幼儿对古诗词的理解力不足,学背诗词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后来,我们就穿插教她一些成语,没想到的是小花花对成语的兴趣蛮高,加上成语本身比唐诗更简洁,大多还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小花花能化较少的时间学会一个成语。学习之余,在与我们日常的对话中,不时就会冒出一个成语,常常令人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 高高在上</p><p class="ql-block"> 在家里时,我们是用成语卡片教小花花,因为,每张卡片都配有图案,只要稍作讲解,小家伙就能通过看图来学习。在户外时,我们是看到什么,做了什么,就即兴讲个相应的成语,在不知不觉中学习。</p><p class="ql-block"> 记得初学成语时,奶奶刚好讲到高高在上,小花花看了卡片之后,就一下子跑到书架旁边,拉着扶手爬到了第三层,站在最高处,一边笑一边大声说:“高高在上”。这个动作真的完全出乎了我们的预料,估计是模仿图片的自由发挥。</p><p class="ql-block"> 后来,无论是她站在滑滑梯的顶端,还是骑在外公的脖子上,小花花都会大声地说高高在上。所以,高高在上是小花花第一个应用自如的成语。</p> <p class="ql-block"> 甘拜下风</p><p class="ql-block"> 由于小花花家就在中华恐龙园附近,所以,我们经常带她去恐龙园门口的迪诺水镇游玩。广场上的儿童乐园,有巡游的小鹿车,有卡丁车赛道,还有蹦蹦床等,但小花花最喜欢的是喂广场鸽。</p><p class="ql-block"> 每次小花花拿小勺子盛好饵料,小鸽子就把她围住,没几秒钟就把饵料吃个精光,再用小勺盛上饵料,又是秒光。有时,小花花会保留一点饵料,专门走到在围栏边或角落里,投喂没有抢到饵料的小鸽子。</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捧着广场鸽对小花花说,囡囡要是能和小鸽子一样,吃饭饭又快又乖,爷爷奶奶就开心啰。小家伙竟然随口回了我这么一句成语一一“甘拜下风”,不禁让我目瞪口呆,也引来了周围所有人异样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一心二意</p><p class="ql-block"> 小花花喜欢看书和听故事,每天睡觉前至少要听两个故事才肯入睡。由于她特别喜欢猫和鱼,所以,小猫钓鱼的故事百听不厌。有一次,我问小花花小猫钓鱼时,一会儿在看蝶蝶,一会儿去抓小鸟,这样能钓到鱼吗?小花花说不能。那你在听爷爷讲故事时,怎么一会儿要开小差,一会儿要吃东西,三心二意的表现不是和小猫一个样了吗?以后要不要专心点呀?小花花说要专心的。</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小花花突然好奇地问我:爷爷,小孩子不是只有一个心吗?怎么有三个心呢?三心二意不对,是一心二意才对。我当时没有去纠正她,更没有说是佛教用语什么的,而是大大的表扬了她。所以,从此以后她时常会在我面前,说出一心二意这个自创“成语”。当然,我也顺便教会了她一心一意和全心全意这两个真正的成语。</p> <p class="ql-block"> 现在小孙女已经28个月大了,早晨我拉着她的小手到小区散步,看到路两旁的树叶绿了,花儿也开了,她就会说“春暖花开”。晚上站在阳台上,看到面对楼房的灯光,她就会说“万家灯火”和“灯火通明”。有时,抬头看到月亮姐姐,还会来上一句“嫦娥奔月”……</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大多包含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底蕴,言简意赅,内涵深刻。学习成语同样是一种文化素养和历史智慧的传承方式,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拓展思维和认知水平,而且对提升人际沟通和品德教育也很有效,从而达到个人对语言、文化和思维三位一体的全面提升。</p><p class="ql-block"> 对学龄前儿童而言,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学会一些简单明了,形象具体,易学易记的成语,不会给小孩带来压力和负担。相反,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势必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并将成为终身受用的文化资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