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上)

蓝天

<p class="ql-block">昵 称:蓝天</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879947</p><p class="ql-block">图/文:蓝天</p><p class="ql-block">拍摄器材:手机</p> <p class="ql-block">  4月29日下午,在“五一”旅游潮前夕,我们驾车顺利抵达扬州市。扬州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建城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86年,现为江苏省地级市,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总面积6591平方千米。历史上曾称广陵、江都、维扬,隋开皇九年(589年)定名扬州并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 ‌扬州从古代九州演变为现代都市,兼具历史底蕴与经济活力,是“中国运河第一城”和长三角重要城市。</p> <p class="ql-block">  稍作休息后,前往著名景点,古运河便盖门码头。中国大运河扬州段为世界遗产,拥有瘦西湖、个园、古运河等名胜,4项非遗入选联合国名录。</p><p class="ql-block">‌ 扬州古运河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p> <p class="ql-block">  坐在游轮上,古运河的夜景美丽如诗。穿梭于运河上的表演船,绚丽夺目的色彩,渲染了整个河段,仿佛是天地间的乐章。无论是倚岸的明灯、还是河中流动的倒影,皆构成了这幅恢弘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古运河水上游,让我们心情更加愉悦。随后步行来到了附近的东关景点。</p> <p class="ql-block">  东关古渡现为扬州古运河的一个景点,它历经岁月洗礼,见证朝代更迭,宛如一部生动史书,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今朝的风采。90年代,扬州对古运河城区段河道进行综合整治。2004年12月,古运河风光带被评为新扬州十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东关古渡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扬州城市的兴衰变迁,也展示了扬州人民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  4月30日早上,来到了瘦西湖风景区,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子景区及核心精华部分。</p><p class="ql-block"> 瘦西湖景区分布有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万花园、双峰云栈等名园胜迹,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2010年,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扬州市第1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今年万花会以“万花织梦,春色满园”为主题,以“春日、诗意、梦想”为核心元素,布置花卉近百种。本次活动创新融合了非遗市集、国风演艺、花卉展览等多项活动,多层次多维度展现文化主题,力求为游客呈现一场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盛宴。</p> <p class="ql-block">  扬州督军的私家园林——徐园。</p><p class="ql-block"> 徐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公园内,“园中有园”是瘦西湖的特色。徐园构筑于"桃花坞"旧址,位于瘦西湖长堤春柳北端,原清初韩园桃花坞故址。</p> <p class="ql-block">  小金山原名长春岭,建于清代中叶。当时扬州豪绅为了打通瘦西湖至大明寺的水上通道,在瘦西湖之西北开挖了莲花埂新河,挖河的土堆成了一座小山,这就是今天的小金山。小金山四周环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顶有“风亭”一座,是全园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  小金山西麓有一堤通入湖中,堤端为一方亭,名“吹台”。相传乾隆皇帝在这里钓过鱼,因而又叫钓鱼台。钓鱼台三面临水,各有圆门一孔。从钓鱼台前右侧看去,正中圆洞恰好收入“五亭桥”一景,左面圆洞正好收入“白塔”一景,俨然两张独幅画面,其借景手法之巧,令人钦佩。</p><p class="ql-block"> 月观是临湖建筑的厅堂,四面皆为格扇,堂后是桂园。当8月桂花盛开之际,推窗赏月,清香四溢,天上水下两月同收眼底,此情此景,甚为动人</p> <p class="ql-block">  玉版桥位于瘦西湖南岸,是一座仿古建筑,由数十根白色石柱和石板构成。桥的设计充满了古典江南的韵味,给人一种宁静、古朴的感觉。桥的名字来自于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湖西水碧春无际,南桥飞阁布烟霞。玉版桥边花正开,醉把春风作主人。”这首诗赞美了桥边的风光,也让玉版桥成为了瘦西湖的一大景致。</p> <p class="ql-block">  五亭桥,别名莲花桥,是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境内的一座桥梁,位于瘦西湖水道之上,是扬州市的地标建筑之一,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有“中国最美的桥”之称。</p><p class="ql-block"> 五亭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1990年,重修五亭桥桥亭。</p> <p class="ql-block">  白塔,位于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内,清乾隆年间仿北京北海白塔建造。体验扬州园林艺术的精髓,感受“一夜造白塔”的传奇故事,领略南北建筑风格的巧妙融合,享受瘦西湖畔的静谧与雅致。</p> <p class="ql-block">  万花园位于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与瘦西湖沿线景点的融合、衔接、过渡;强调空间的整体性和瘦西湖发展脉络的延续,据康熙《扬州府志》记载,“万花园,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制使赵葵即堡城统制衙为之”。现今的万花园西、南两面与瘦西湖相邻,北临小运河,东靠平山堂路。</p> <p class="ql-block">  "熙春台"相传是扬州盐商为清代皇帝祝寿的地方。为给皇帝祝寿,花费万金建筑如此金碧辉煌的楼台,可见当年扬州盐商的富有。然而,它的宏伟的气势、精巧的结构,却又显示了扬州园林无穷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桥‌是瘦西湖风景区内的重要景点,为现代复建的单孔拱桥,以唐代诗人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诗句闻名。其设计巧妙融合数字“24”的象征意义(如桥长24米、宽2.4米、24根栏柱等),并围绕“云、水、月、花”营造诗意意境。</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桥是瘦西湖的文化地标,其争议性名称与诗意设计共同构成了虚实相生的美学典范,体现了扬州“园林与文学交融”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扬州瘦西湖的“石壁流淙”景观,位于万花园北面,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这里的水系微缩景观园可以拍摄出小瀑布的绝美背景,同时还能看到大明寺的栖灵塔,非常适合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  在瘦西湖景区的罗城花园里,铁线莲“茎如铁丝花如莲”,褐色的茎纤细如铁丝,纤瘦细软的身材看似柔弱却韧劲十足,看似不起眼却能开出令人惊艳的“莲花”,她们花色丰富,有红粉、紫、粉白等多种颜色;花型差异巨大,单瓣、重瓣、莲花型、铃铛型等,既清新又华丽。</p> <p class="ql-block">  从瘦西湖北侧观景区,可以欣赏到著名景区大明寺。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 经过3个多小时的观景,我们于中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瘦西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