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老的土地云水谣

李雅君(一叶知秋)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3日,我们从厦门坐着旅游大巴去云水谣土楼。内心满是对那片古老土地的向往。云水谣,一个名字便足以勾起无限遐想的地方,终于在眼前缓缓展开它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中国福建省南靖县的一处著名景点,以其独特的土楼建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对我们这远方的朋友非常热情,以至于当天气温达到28度。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一条小河东西方向弯曲环绕,溪水岸边绿植茂密,我们行走的古道路上布满了鹅卵石,一串串鞭炮花吊挂着,鲜艳夺目,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彩斑斓,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进云水谣深处,最令人惊叹的是那些古榕树,沿长教溪(以前地名:长教)分布13棵古榕,<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古老的两棵古榕树龄分别为:‌672年‌(树龄最长)‌622(次之),</span>记载“榕树王”树龄672年的古榕树围达10.7米,高29米,树荫覆盖近2000平方米,气生根垂落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古镇的大榕树群以树龄悠久著称。 这些榕树见证了南靖县近700年的历史,部分可追溯至元代。很多树根扎进土里形成一棵参天大树,那大榕树的树根犹如一条条巨龙爪,沿着地面伸向河边。高大雄伟而震撼。</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不仅是闽南人和客家人的交融之地,历史上还曾是汀州府通往漳州府的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 跨过潺潺流水的石路,河对岸通向土楼。</p> <p class="ql-block">  初见土楼,便被其雄浑的气势所震撼。这些历经风雨侵蚀,却依旧屹立不倒的楼群,仿佛是时间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我们首先去了‌方形的土楼叫做和贵楼‌。它是南靖最高的土楼,有七层楼高,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楼”‌。这座土楼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占地1947.3平方米,高5层21.5米,每层28间共140间‌。建筑艺术高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这座酷似城堡的方形土楼是建立在3000平方米的沼泽地上,犹如陆上方舟,如今已安然度过了200个春秋,2008年七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保护原貌供游人参观了解,有一处沼泽地被围了起来,有人跳动土楼就会震动。院子里有两口井,一口浑浊不堪只生活他用,另一口井清澈无比盖着是生活饮用水。</p> <p class="ql-block">  据资料显示土楼的形成与客家人迁徙史直接关联。自唐末宋初起,中原汉族为躲避战乱南迁至闽粤赣交界的闭塞山区,形成客家民系。他们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采用中原夯筑技术结合当地材料,创造出可供百人聚居的围合式堡垒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在明末清初达到成熟,成为客家文化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 和贵楼整体是长方形,特别像北方的四合院式布局,规模巨大但空间利用率较低。由于直角结构存在四角阴暗、通风较差的问题,分配住房不好处理。但是分层构造非常美观,登到楼上转一圈,建筑精致,至今已有293年历史,感触到劳动人民的智慧,目前很多房间都摆放的纪念品出售。</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和贵楼我们随即去了圆形土楼怀远楼。这两个不同形状的土楼距离不远,站在门外空地上向远处眺望,蔚蓝的天空布满了白云,跨过小溪绿油油的田野衬着怀远楼如同一副美丽的画卷,随说是旅游淡季,来土楼的人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走近怀远楼,只见大门饰有八卦图案和"福禄寿全"篆书,门联"怀以德敦以仁藉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毓人文"体现家族精神。</p><p class="ql-block"> 怀远楼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元年(1905-1909年),由旅居缅甸的简氏十六世孙简新喜兄弟捐资建造,耗资约一万多两白银。<span style="font-size:18px;">名字寓意三重含义:怀念远方亲人、简氏先祖来自河南"怀"地,以及训示子孙胸怀远大志向。</span></p> <p class="ql-block">  怀远楼彰显文化与艺术融合"斯是室":内环核心建筑,取名自刘禹锡《陋室铭》,是家族议政、祭祀和子弟读书的场所。堂内雕梁画栋,悬挂"斯是室"匾额及多副对联,如"书为天下英雄胆,善是人间富贵根",彰显耕读传家的儒家思想。</p> <p class="ql-block">  建筑结构双环圆形设计:外环为四层住宅,内环为单层"斯是室"(家族学堂与祠堂),形成"楼中楼"的独特格局。楼高13米,直径38米,共4层136间房,每层34间,墙体厚达1.2米。</p><p class="ql-block"> 建造技术采用夯土工艺:采用独特配方(黄土、糯米、红糖等),外墙光滑无剥落,抗震性能极佳,裂缝可自然弥合,底层为厨房与储物间,二至四层为居住区,天井设水井,兼具生活与防御需求。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楼内还保存有民国将领何应钦题赠的"助我义师"匾额,纪念简氏家族曾助其解围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我登上土楼站在一个窗前往外拍照,土楼被稻田与茶山环绕,呈现闽南田园风貌,附近还有裕昌楼等知名土楼。</p><p class="ql-block"> 2006年,怀远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作为"福建土楼"组成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夕阳的余晖笼罩着云水谣,给土楼抹上神秘的色彩,我内心感慨万千,土楼不仅是一座座建筑,更是一部用泥土写就的史诗,承载着客家人的智慧与情怀,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变迁。它不仅是研究土楼建筑与客家文化的重要实物,也成为融合历史、艺术与生态的旅游胜地。</p> 感谢您的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