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怪书记(小小说)

致青春〈朱坤举)

<p class="ql-block">《古怪书记》(小小说)</p><p class="ql-block">朱坤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江苏北部黄河故道旁,坐落着一个充满故事的小镇——古槐镇。百年老槐树伫立村头,见证着小镇从解放前以大地主之名命名的小村落,到解放后因人口汇聚、土地肥沃发展成镇的变迁。岁月悠悠,老槐树的年轮里藏满了小镇的过往,而一位“古怪”书记的到来,又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别样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十年前,黄书记调任古槐镇党委书记。消息传来,镇上百姓议论纷纷,都好奇这位新书记是何模样,又会给小镇带来怎样的变化。然而,黄书记到任后的所作所为,着实让人大跌眼镜。</p><p class="ql-block"> 他整日不在办公室,反倒像个闲逛的闲人,穿梭在大街小巷,与形形色色的人攀谈。街边打牌的老人,他能凑过去看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插上几句,和大家聊得热火朝天;遇见修电车的老头刚修好车,他二话不说跨上车,非要试驾一番,那模样,哪像个大干部?老百姓见了,直皱眉头,私下里都说这新书记“不务正业”,和之前的几任书记大不相同。</p><p class="ql-block"> 可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还在后头。镇里有个姓李的青年,因打架斗殴进了监狱,离出狱还有两个月时,家中传来噩耗,老父亲突然离世。家中独子在牢,谁来为老人打幡送终?街坊邻居无不叹息。黄书记听闻此事,竟亲自驱车几百里,赶到监狱将李姓青年担保出来。当李姓青年身着孝服,跪在父亲灵前痛哭流涕时,镇上百姓对黄书记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有人说他行事大胆,有人却也觉得,这位书记是个重情重义、有人情味的官。</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担保李姓青年只是让人惊讶,那么黄书记与贾亮亮的交往,则彻底让百姓摸不着头脑。贾亮亮曾是镇上出了名的混混,强买强卖、打架斗殴,没少干坏事,甚至在镇政府工程招标中,还承包了公路修建、新农村建设工程以及水库养鱼项目。百姓对他恨得牙痒痒,却又敢怒不敢言。可自从黄书记来了之后,贾亮亮仿佛变了个人,不仅不再欺压百姓,还主动为敬老院捐款捐物,资助困难学生复学。看着贾亮亮的转变,百姓渐渐对黄书记的做法有了几分认可,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这位书记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p><p class="ql-block"> 在古槐镇的四年间,黄书记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他走进一户户人家,倾听百姓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疾苦;他带领大家修桥补路,改善小镇的基础设施;他四处奔波,为小镇的发展寻找机遇。在他的努力下,古槐镇一天天焕发出新的生机。</p><p class="ql-block"> 四年期满,县里计划调黄书记到县城的大局工作。这对许多干部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升迁机会,可古槐镇的村民和村干部却舍不得他走。大家联名给县委写信,甚至有人选择上访,只为留下这位一心为民的好书记。在干群的强烈要求下,黄书记留了下来,又兢兢业业地干了一届,在古槐镇一待就是八年多,为小镇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 本以为黄书记会凭借出色的政绩步步高升,可命运又和大家开了个“玩笑”。因工作努力、成绩突出,县委决定调他担任副县长,这是多少官员梦寐以求的职位。然而,黄书记却婉言拒绝了。他说自己快到退休年龄,更愿意去县里政协担任副主席,那个看似有职无权的岗位。不仅如此,他还主动揽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和老龄委主任的职务。此后,学校、敬老院成了他常去的地方,他耐心地指导学生学习,关心老人们的生活,脸上总是挂着满足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黄书记的种种“古怪”行为,成了古槐镇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在这个追名逐利的社会,他的选择显得那样与众不同。有人说他傻,放着大好前程不要;有人却打心眼里敬佩他,觉得他是真正为百姓做事、不图名利的好干部。而那棵百年老槐树,依旧静静地伫立在村头,见证着黄书记在古槐镇的点点滴滴,见证着一个“古怪”书记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情。</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写于2025年4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