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五国游-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世界尽头

彭娜

<p class="ql-block">13/3/2025 上午从圣地亚哥飞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两个小时后抵达。一出机场就看见了那条早年间曾被初到这里的西班牙人误认为大海的拉普拉塔河(长和宽都是290公里),在空中还在想这海的颜色怎么是黄色的?导游说这是世界上最宽的河,河外面是阿根廷海,再往外才是大西洋。</p><p class="ql-block">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意为美好的空气。此时正值初秋季节,蓝天白云,不冷不热,赏心悦目。地接导游是一位出生台湾、自幼随父母来阿根廷的年轻女士,十分热情健谈,她再三告诫:阿根廷小偷、大盗都时有发生,游客需要小心、再小心。</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安排布宜诺斯艾利斯都市观光,打卡五月广场、七九大道方尖碑、参观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五月广场,与布宜诺斯艾利斯这座城市同龄,始建于1580年,见证了阿根廷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广场以1810年的“五月革命”——阿根廷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斗争而命名。广场周围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还有殖民时期的市政厅与新古典派风格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天主教大都会大教堂等。</p><p class="ql-block">广场中心矗立着13 米高的金字塔尖型纪念碑,是为纪念在1810 年五月革命中献身的爱国志士而修建的。1815年5 月25 日揭幕时,在纪念碑前通过了拉普拉塔联合省(即阿根廷的前身)独立规约。1816 年7 月9 日在这里宣布了拉普拉塔联合省《独立宣言》。最初这座纪念碑的基座是两层的,碑顶装饰着花瓶。1856 年,阿根廷著名画家、建筑师普利里蒂阿诺·普列伊顿加以改建,在塔尖上竖起一座自由女神塑像。</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坐落在五月广场东侧,这座西班牙风格的粉红色建筑又叫玫瑰宫。1873年,时任总统萨米恩托将其刷成了粉红色。</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地标,位于Corrientes大道和9 de Julio大道(七九大道)交汇处的共和国广场。为了庆祝布市建立400周年,1936年由建筑师阿尔贝托·布莱比施设计修建了这座方尖碑,碑高67.5米。</p> <p class="ql-block">布宜诺斯艾利斯天主教大都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内陈列着‌阿根廷国父圣马丁·马托拉斯的灵柩。圣马丁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领袖之一,被誉为“美洲的解放者”和“西班牙美洲的华盛顿”‌,他在实现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等国的独立和解放过程中建立了不朽功勋,因此在南美洲享有崇高的声誉‌。</p> <p class="ql-block">这座大楼上的画像是个阿根廷的重要历史人物-贝隆夫人。伊娃·贝隆(1919年5月7日-1952年7月26日),是前阿根廷总统胡安·贝隆的夫人,被誉为“阿根廷永不凋谢的玫瑰”。她出身舞女,成为第一夫人后,始终坚持为社会底层民众奔走呼告,强调社会救济和劳工待遇的提升,同时还成了阿根廷女性权益的代言人。贝隆夫人拥有非凡的演讲才能,她的演讲让阿根廷举国上下感受到空前的热情和希望。她去世时,七十万人从阿根廷各地赶来瞻仰遗容。“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就是专门为贝隆夫人谱写的电影歌曲。阿根廷甚至将她的头像放在纸币面额100比索上面。</p> <p class="ql-block">世界三大剧院之一的科隆剧院</p> <p class="ql-block">右后方的背景是殖民时期的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央行</p> <p class="ql-block">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建筑风格带有明显的异国风采,有古典的法国学院派风格、也有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折中主义与南美本土特色相结合的风格。第一天就在车窗上看到了很多漂亮的建筑,主街上的建筑无一雷同,建筑上的雕塑也非常华美。号称“南美巴黎”,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瞧这座建筑上的雕塑!车窗上抓拍到的,导游说是国防部大楼。</p> <p class="ql-block">当天夜晚,安排自费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MICHEIA ANGELO 享用了一场牛排+探戈大餐。正餐是晚上8点,演出从9:50开始直至晚上11点闭幕。内容主要是阿根廷国舞探戈,中间还串演了一些独唱、弗拉门戈、安第斯弹拨乐,还有一种从没见过的舞蹈+打击乐。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正宗的探戈,真开眼!称得上视觉与味觉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用相机拍摄了一段,效果不错,一并分享。</p> <p class="ql-block">14/3/2025 中午从布宜诺斯艾利斯乘机前往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卡拉法特小镇,3个小时后抵达。从空中俯瞰,四周的冰川与阿根廷湖紧紧连接在一起,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卡拉法特小镇‌位于阿根廷圣克鲁斯省,坐落在巴塔哥尼亚高原的阿根廷湖畔。小镇成立于1927年,最初只是木材交易者的临时落脚点,因一种名为“calafate”的植物而得名。1945年冰川国家公园正式成立,随着莫雷诺冰川的走红,卡拉法特也成为了游客前往冰川最近的住宿地点。</p><p class="ql-block">卡拉法特是一个袖珍小镇,常住人口大约1万人,几乎全部从事旅游业。小镇依山傍湖,绿意盎然,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一条主街和几条小街。晚餐是在小镇一家餐馆享用的自助餐,有烤羊排和牛肉、鸡肉等,品种挺丰富。</p><p class="ql-block">晚饭后在小镇逛逛,发现此地物价很高,1公斤牛腱子肉按官方汇率折合人民币127元,好像比我们在国内买到的南美牛肉要贵很多,难怪地接导游不断抱怨新总统、经济专家米莱上台后物价飞涨,总统说这样的困难日子还将持续三十年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p> <p class="ql-block">15/3/2025 早晨8点从卡拉法特出发前往30公里外的大冰川国家公园,途中蓝天白云、雪山、湖泊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公路上远远的看到了莫雷诺大冰川</p> <p class="ql-block">莫雷诺冰川是以探险家弗朗西斯科·莫雷诺(Francisco Moreno)来命名。</p><p class="ql-block">莫雷诺冰川(Moreno Glacier)位于南美洲南端,南纬52度附近,是世界上少数活冰川之一。它发源于面积达13000平方公里的南巴塔哥尼亚冰原,该冰原为世界极圈外第二大冰原。莫雷诺冰川有20层楼之高,绵延30公里,有20万年历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冰舌阔面5公里,平均高于阿根廷湖水面74米,总冰深度为170米(冰川在我们看不见的湖面下还有上百米)。莫雷诺在冰川界尚属“年轻”一族,似一堵巨大的“冰墙”</span>每天以30厘米的速度向前推进。</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的莫雷诺冰川是巴塔哥尼亚冰原的众多冰川之一,据说这一带共有48条冰川,因其不时发生的雷鸣般的冰崩声音和每天向前推进的活跃性而被称为自然奇迹。</p> <p class="ql-block">景区的栈道修的非常好,由不锈钢的网格状步道构成,坡度平缓舒适安全,对老同志很友好。全程大约有4公里长度,但我们只是走了其中的一部分,约有六千步、两个小时就结束了观赏冰川活动。</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众多冰川有很多适合年轻人的徒步活动,有4小时的、也有7小时的。可以乘船近观冰川,也可以预约踏上冰原进行脚踏实地的徒步活动。</p> <p class="ql-block">冰川餐厅附近的树林中,专心致志的逐木鸟正在努力工作。</p> <p class="ql-block">中午的午餐是一人一份羊肉汤锅伴米饭,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下午乘机一个小时飞抵阿根廷火地岛首府-乌斯怀亚。这座南美小城,地处南纬54°47′、西经68°20′,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又称世界尽头。乌斯怀亚距本国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远达3200公里,距南极洲却只有800公里,各国前往南极洲探险和考察的人员,大多选择从乌斯怀亚出发,为此成为通往南极洲的门户而驰名世界。</p><p class="ql-block">晚餐后散步,我们在比格尔峡湾遇见了南半球十六的🌙,又亮、又圆。</p> <p class="ql-block">16/3/2025 今天的乌斯怀亚,晴到多云 16-9度。</p><p class="ql-block">上午安排参观火地岛国家公园,这是世界最南端的国家公园。1520年10月,航海家麦哲伦通过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时,首先看到的是当地土著居民在岛上燃起的堆堆篝火,遂将此岛命名为“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目前火地岛东部(约1/3部分)隶属于阿根廷,西部(约2/3)属于智利。</p><p class="ql-block">在前往公园途中,我们先去世界最南端的火车站打卡,因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乘坐火车。</p> <p class="ql-block">火地岛曾经是关押囚犯的地方。为了建造监狱和采集建造材料,许多重刑犯被流放到火地岛,最初他们使用木轨运输材料,后来才改为铁轨。火车站位于离乌斯怀亚城8公里处的阿莱曼主教市的野营地,在皮坡河谷地的中间。古老的蒸汽机车在当年运载囚徒的线路上往返运行一个小时、14公里,被称之为“世界尽头的火车之旅”。</p> <p class="ql-block">进入火地岛公园,汽车一直开到泛美公路最南端,这里又是一个打卡的重要点。泛美公路是一条从美国的边缘延伸,穿过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部分地区的公路,通常被认为这里是南美洲公路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标识:这是阿根廷火地岛国家公园泛美公路的终点,距离布宜诺斯艾利斯3079公里,距离阿拉斯加17848公里。</p> <p class="ql-block">火地岛原为印第安人奥那族、扬甘族和阿拉卡卢夫族居住的地方。1832—1836年间,英国生物学家查理·达尔文考察了火地岛,此后该岛便名声大振。国家公园拥有神奇的自然保留地,原始的极地自然景观,有湖泊、山脉、溪流、森林和海岸,是一个非常适合野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的特种矮脚马</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地接导游Rose是个善良的女士,因我们的大巴车比较高(适合欧美人),她在我们上车前会拿出一个木墩子为我们垫一下脚,很温馨👍</p> <p class="ql-block">火地岛国家公园里还有一个世界最南端的邮局,也是游客的打卡目标。导游Rose说前一阵子这个邮局被关闭了,因为国家公园内不允许搞商业经营,但经营者(一对父子)争辩说邮局是建立在峡湾的栈道上,不属于公园范围,最近不知怎么又开张了,每张明信片盖个图章收5刀,生意还非常好,老爷子忙得连头都抬不起来😀</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文字显示:从比格尔运河到北京18323公里。</p> <p class="ql-block">比格尔运河对面就是智利的领土恩塞纳达。</p> <p class="ql-block">中午回到乌斯怀亚。午餐后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3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span>本想参观附近的监狱博物馆,去那里询问需要至少两个小时,没有这么多时间,还是随便走走,逛逛世界上最南端的街道、看看海景、打打卡吧。</p><p class="ql-block">实际上智利在火地岛的最南端也正在开发建城,严格讲乌斯怀亚与智利那个城市相比,已经不算世界最南端了。但去往南极的船都从这里启航,无论如何也是最有名的旅游城市。</p> <p class="ql-block">昨晚和中午的午餐都是在这家中餐馆用餐,是中式自助餐+自选烤牛、羊肉,应该算是世界最南端的中餐馆吧?😀</p> <p class="ql-block">圣马丁大街上的巴塔哥尼亚银行</p> <p class="ql-block">在圣马丁大街的十字路口,一眼望去可以直接看到在峡湾停靠的游轮。</p> <p class="ql-block">运气不错,赶上了好天气。比格尔海峡风平浪静,湛蓝色的大海,点缀着各种各样的船只,那一道道水痕,实在是太养眼了。</p> <p class="ql-block">乌斯怀亚-世界尽头,我来啦!</p> <p class="ql-block">这座对乌斯怀亚先民的纪念雕塑,竖立在通往峡湾的十字路口中心广场上。</p> <p class="ql-block">下午前往机场在峡湾拐弯的地方抓拍到的,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之美!</p> <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搭乘阿根廷航空,飞行3个多小时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入住酒店时已是次日凌晨一点了。</p> <p class="ql-block">18/3/2025 今天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有大半天时间,先去看了一个很有特色的桥-女人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女人桥建于2001年,由西班牙著名的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桥长160米,桥面宽6.2米,大约重800吨。之</span>所以叫女人桥,是因其造型优美,小巧玲珑,通体白色,很像一个穿着白色长裙的窈窕淑女,其结构由两条简洁的线条组成,一条横跨河的两岸,一条从桥的中央斜射出去,好像一个少女舞蹈时张开的双臂,而这两条线合起来加上桥墩,形状又酷似跳着探戈的女人脚上的高跟鞋。据说女人桥是一座可以移动的桥,当有渡轮需要经过的时候桥身可以“高跟鞋”的鞋跟(桥墩)为支点作90度的旋转,打开桥的中央,让船只顺利穿行。当然,我们并没有看见桥身打开,只是觉得这个桥的造型的确挺别致的。</p> <p class="ql-block">布市的博卡区是游客最青睐的地方。路过博卡青年队俱乐部,停车打卡是必须的。这支球队是从贫民窟起家,阿根廷著名球星马拉多纳曾效力此队,他的传奇人生就是从这里开始,为此博卡青年队深受阿根廷人民的喜爱。导游女生说到此地必须穿博卡青年队的衣服,否则会被挨骂的。果然,她今天上身穿了一件博卡的蓝色球服。</p> <p class="ql-block">博卡(La Boca)这个词在阿根廷大名鼎鼎,它来自“河口”的意思,因为这里靠近拉普拉塔河的入海口。附近的彩色建筑是个亮点,早期的居民们用船上的旧铁皮盖房子,再从附近的船厂借油漆给房子刷上鲜艳的颜色。这些色彩缤纷的房屋如今成了热门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今天又是个好天,29-20度,五颜六色的房子加上TANGO舞的发源地CAMINITO小道,很多男性游客都乐于在此与漂亮的阿根廷女郎一起摆一个Pose(5刀一次),一个充满魅力、激情燃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午后参观了圣马丁广场。骑马的雕像是阿根廷的国父、民族英雄圣马丁。1812年他率领人民抗击西班牙殖民军,终于在1816年7月9日使阿根廷获得独立。遗憾的是,偌大、庄严的广场上有不少流浪汉栖身于此(据说国会大厦周围也成了流浪汉的居家所在)。导游说这里是发生抢劫、偷盗的重灾区,带着我们快速穿过广场,深怕招惹不必要的是非。</p> <p class="ql-block">在圣马丁广场对面有一个高塔,原名叫英国广场,是英国在阿根廷1910年百年国庆时送给阿根廷的礼物,这是英国钟的官方复制品,价值超过百万美元。马岛战争后就不叫英国广场了,现在叫“纪念塔钟”。</p> <p class="ql-block">马岛战争纪念碑,阿根廷在这场失败的战争中牺牲了600多位将士。</p> <p class="ql-block">雅典人书店,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号称全球最美书店。其前身是一座建于1919年的剧院,占地2000多平方米,2000年被改造成书店。书店完全保留了剧院原来的结构,新古典主义的设计和装潢风格豪华典雅,穹顶巨幅壁画设计惊艳,由意大利画家萨纳雷诺·奥兰迪绘制,气势恢宏。希腊立柱与红丝绒舞台幕布,戏剧与书籍天然融合,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2008年,雅典人书店被英国《卫报》评为全球第二美的书店;2019年,《国家地理》为其冠上了“全球最美书店”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书店里面转了一个小时,发现多半是来此地打卡的游客,真正购买书籍的顾客寥寥无几,倒是原先作为剧院的舞台上坐满了喝咖啡的游客,那应该是书店最创收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告别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乘机前往阿根廷的伊瓜苏城。充满阳光和激情的布市、壮美绚丽的莫雷诺大冰川以及最南端的世界尽头乌斯怀亚那动人心弦的蓝色峡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