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游历波兰、德国、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七国。</p><p class="ql-block">据说是位中国导游,概括了到欧洲旅行这条“梗”— 欣赏“宫保鸡丁”。接着之一“宫”和“基”这条梗,之二则记录下“厅(丁)”和“堡(保)”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这些城市的市政厅、国会大厦、歌剧院、大学等至所以成为游客观赏的景点,是因为它们不仅具有历史的帝王之气、所谓的民主之声、或名曲名家之音、而且还极赋建筑艺术的美感之魂。</p>  <p class="ql-block">🇦🇹  维也纳国会大厦</p><p class="ql-block">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区中心,公元1874年由奥费尔‧汉森(Theophil Hansen)所设计,整栋建筑仿希腊式,素有“欧洲最美的国会大厦”的美称。它原隶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国会,于1919年王朝被推翻后成为奥地利共和国的国会,奥地利国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是奥地利国民议会与联邦议会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大厦前是著名的雅典娜雕像,左手持有权杖,代表公正,右手托着胜利女神,她脚下的雕塑象征着当年奥匈帝国的四大河流:多瑙河(流经匈牙利布达佩斯等)、莱茵河(流经德国、奥地利等等)、易北河(流经德国德累斯顿等)和摩尔多瓦河(流经摩尔多瓦等)</p>  <p class="ql-block">三角檐上雕刻的是弗朗茨一世皇帝向17个民族颁发宪法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 勃兰登堡门     (德国的统一、自由和和平之门)</p><p class="ql-block">它既不属于勃兰登堡,更不是勃兰登堡的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初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它却并不亚于厅或堡,俨然是柏林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勃兰登堡门位于柏林市中心。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建筑师卡尔·戈特哈德·朗汉斯设计<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照了希腊雅典卫城的柱廊建筑风格,</span>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门顶中央伫立由四匹青铜马拉着的胜利战车,是哥特菲尔德·斯查多1793年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徳国最特别的一段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柏林由俄国占领、西柏林由美、英、法国占领,形成分制分裂的德国,在地图上是一条“线”,在国土上它就是一堵“墙”。柏林就在中间。</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勃兰登堡门同柏林墙一起见证了德国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大约在30年间(1961—1989),西柏林的居民只能隔着柏林墙在数米以外观看勃兰登堡门,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它成为了两德统一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柏林墙</p><p class="ql-block">柏林墙,既是冷战时期东西方阵营意识形态对立的具象化标志,也是人类追求自由与统一的精神符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存的柏林墙分为几小段,都作为历史遗迹保留下来,最长的一段也不过只有1公里长,它见证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它就像一道无法消除的伤疤,永远提醒着柏林人不要忘记当年的血泪和创伤。</span></p><p class="ql-block">“东边画廊”中最著名的作品Dimitri Vrubel的《兄弟之吻》,曾有118位画家画作以昭示人权宣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span>国  关于两德统一</p><p class="ql-block">查理检查站  1961年至1990年间东西柏林间三个边境检查站之一(查理-Charlie)是英语之中字母“C”的代名词,查理检查站即“C”号检查站之意,是当时东西柏林间盟军军人的出入检查站,也是所有外国人在东西柏林间的一条市内通路。那里竖立的一苏联士兵和一美国士兵的肖像建于1998年10月,由弗兰克·蒂尔(Frank Thiel)设计,用以纪念1961年在经过多次最后通牒之后美苏坦克对峙事件。</p>  <p class="ql-block">1961年8月13日柏林墙建立以来到1989年11月9日开放,28年的时间,人民在这期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位年青人在<b style="font-size:18px;">柏林墙倒塌</b>的前夕,倒在从东德跑向西德的血泊中。</p><p class="ql-block">走在柏林的街道上,常常能看到这样分隔的地界石。</p>  <p class="ql-block">1990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p>  <p class="ql-block">留给记忆的柏林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德国国会大厦  (苏联红军战胜法西斯的战场)(德国统一纪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厦建于1884年,由德国建筑师保罗·瓦洛特设计,采用古典主义风格,最初为德意志帝国的议会。1918年11月9日,议员菲利普·沙伊德曼通过国会大厦的窗口宣告共和国的成立。1933年2月27日著名的“纵火案”,部分建筑被毁,失火原因不明。二战中又遭到严重毁坏。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屋顶,宣布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61至1971年间,大厦按保罗·鲍姆加藤的设计方案重建。重建的大厦进行了简化,省去了1945年被炸掉的大厦圆顶部分。两德统一之后,德国联邦议会决定重新迁入国会大厦。1990年10月3日德国人民在国会大厦前庆祝了国家的重新统一,同年12月20日,第一届全德联邦议会确定柏林为统一德国的首都,国会大厦则被定为德国联邦议院所在地。1994年至1999年,诺曼·弗斯特爵士以大厦最初的规模为蓝本设计,进行了重新修建,建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议会办公大楼,新建的穹形圆顶供人游览。修复工程开始之前,国会大厦曾成为全欧洲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品。德国联邦议院于1998年底迁入国会大厦,1999年在此选举下一任联邦总统。曾让人争议一时的穹形圆顶已成为柏林城的新标志。参观时还在修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匈牙利国会大厦</span></p><p class="ql-block">位于英雄独立广场的东南侧。面向多瑙河,于1896年开工,1904年完工启用,历时8年,楼高96米(约32层楼的高度。96这个数字对马扎尔人意义重大,因为马扎尔人王国在西元896年建国,而且又在建国1000年(1896年)这样的日子为新的国会大厦开工,于是楼高96米也就是一个最佳选择了。</p><p class="ql-block">整幢建筑除了用了40万块砖和100万块珍贵石材以外,还用了重达40公斤的黄金为建筑材料,当时已经全面采用了电灯,电梯,机械通风,冷暖空调等先进设备等,可想当时的奢华程度,建筑式样模仿了俄罗斯国会大厦,由建筑师Imre steindi所设计,采用当时流行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把众多垂直细长的元素与尖塔融入了整个建筑中,成功塑造了许多当时重要公共建筑的新样貌。</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正门。科苏特广场</p><p class="ql-block">雕像是匈牙利的民族英雄拉科奇(1676-1735)。拉科奇是1703年到1711年反对哈布斯堡王朝、争取匈牙利王国自由的起义的领导者。</p>  <p class="ql-block">🇭🇺   英雄广场  (借图一张)</p><p class="ql-block">把它比做城市的“大客厅”,一点也不过分!开阔得足能容下20 万人,气势够恢宏!</p><p class="ql-block">匈牙利19 世纪著名的新巴洛克学派雕塑家佐洛·捷尔吉和建筑学家斯奇凯丹兹·奥尔拜特主持设计和施工。广场的右边是全国最大的画廊,左边是美术馆。 进入广场,可看到两侧有两堵对称的弧形石柱壁,每一堵的石柱之间,各排列着7尊历史英雄的塑像。石壁上方各有两组勇士驾驭战车的塑像。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36米高的千年纪念碑柱顶站立着大天使加百列的石像,高展双翅,似乎刚刚从天而降。石柱的基座上,有7位骑着战马的历史英雄的青铜像,他们是匈牙利民族在此定居时的7位领袖。</p>  <p class="ql-block">🇦🇹  维也纳市政厅</p><p class="ql-block">典型的新哥特式建筑,位于市政厅广场的东侧,1872年开始建造直到1883年完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说,当时的非教堂建筑不能超过100米,市政厅塔楼的建造计划遂遭到教会的反对。于是设计者就将塔本身限制在98米,却在塔尖上又加上了一尊高达3.4米的“市政厅铁人”,显示了人们向旧势力的挑战,教会对此也无可奈何。它的</span>正面最吸引人的特征是,有精致优雅的图形装饰的高耸的拱形窗棱和带有曲线的阳台。窗棱上檐之上站立着一个个穿戴甲胄执一支枪矛的三公尺高的武士塑像。它是弗朗茨 Gastell 设计的。被称之为市政厅人(Rathausman)。</p><p class="ql-block">它并非古董,现在维也纳许多政府部门办公机构位于市政厅内,市长办公室每季也会举行市民开放日供参观。</p>  <p class="ql-block">  🇩🇪    莱比锡新市政厅</p><p class="ql-block">是1905年以来的莱比锡市行政机构所在地,为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建于1899-1905年。萨克森国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三世为其揭幕。市政厅有一座高达114米的塔楼。</p>  <p class="ql-block">毗邻萨格森广场,与其他事政厅的高大肃穆不同,仿佛就在市场上很接地气,而又不失为德国最漂亮的议事厅之一,内部装饰讲究。</p>  <p class="ql-block">🇨🇿 布拉格城堡中的总统府</p><p class="ql-block">曾经是国王的宫殿,如今是捷克总统为外国元首来访举行欢迎仪式和接受各国大使递交国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华沙总统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建筑家最早为当时的一位贵族最高级别的指挥家所建。1818年改建呈现新古典主义风格。二战时被德国占领,曾在1944年的华沙保卫战中受损,1947-1952年再度重建。1955平《华沙公约》在这里签定。现仍然是是华沙总统府。</span></p>  <p class="ql-block">雕像为约瑟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一个满怀复国梦的波兰亲王,也是一位勇敢无比的指挥官,曾获得法兰西第一帝国大鹰勋章,也是由拿破仑晋升的众元帅中唯一一个外国人。他的故事略显悲情,却不失<span style="font-size:18px;">深受波兰人民爱戴的英雄。</span></p>  <p class="ql-block">🇵🇱  华沙科学文化宫<span style="font-size:18px;">(简称PKiN)</span></p><p class="ql-block">位于市中心,由苏联赠送并于1955年建成。它是波兰最高的建筑之一,高达237米(包括尖顶)。顶部有一个尖塔,形状类似针筒,因此被当地人戏称为“针筒”。这座建筑最初是作为斯大林时代的象征而建造的,尽管它在历史上颇具争议,但如今已成为华沙的重要地标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科学文化宫内设有剧院、电影院、博物馆、会议厅以及观景台,游客可以登上观景台俯瞰华沙全景。我们少了这个机会。</p>  <p class="ql-block">🇵🇱  波兰科学院(斯塔西茨宫)</p><p class="ql-block">斯塔西茨宫始建于1620年。在俄罗斯统治华沙期间,曾改建为拜占庭风格的建筑。1918年波兰恢复独立之后,斯塔西茨宫在1924年至1926年期间进行改建,恢复了之前的新古典主义外观。德国于1939年攻击华沙和1944年华沙起义期间,斯塔西茨宫被毁。1946年至1950年期间重建。</p><p class="ql-block">波兰科学院成立于1952年。它于2018年11月,首批加入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p><p class="ql-block">尼古拉·哥白尼纪念碑是华沙著名的地标之一,“日心说”即《天球运行论》的艰难提出和出版,不仅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华沙 居里夫人故居</p><p class="ql-block">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原名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法国籍波兰裔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前系巴黎镭研究所实验室主任,巴黎大学教授。</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镭的母亲”,一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是女性科学家中唯一得此殊荣者。居里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为现代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的外婆曾因患病接受过镭的放射治疗,她活到93岁。因此儿时就记住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走进这里感到特别的亲近。</p>  <p class="ql-block">🇩🇪  德国 <span style="font-size:18px;">莱比锡大学(Universität Leipzig)</span></p><p class="ql-block">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成立于1409年,位于萨克森州的莱比锡市。1409年由德意志学者创立,最初设有神学、法学、医学和哲学四个学院。 二战后,大学经历了重建和现代化,现为德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这些著名校友,被莱比锡大学引以为傲:</p><p class="ql-block"><u>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u>:著名诗人、剧作家,曾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p><p class="ql-block"><u>弗里德里希·尼采</u>:著名哲学家,曾在莱比锡大学学习古典语言学。</p><p class="ql-block"><u>安格拉·默克尔</u>:德国前总理,曾在莱比锡大学学习物理学。</p>  <p class="ql-block">🇵🇱  华沙大学</p><p class="ql-block">成立于1816年,由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分离并重新在华沙建成,曾被命名为“华沙皇家大学”和“华沙帝国大学”。在2024 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262位,被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评为“欧洲最好的100所大学”之一。</p>  <p class="ql-block">🇦🇹   奥地利 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学院 </p><p class="ql-block">萨尔茨堡莫扎特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1年。在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逝世50周年之际,萨尔茨堡成立了大教堂音乐协会(Dommusikverein) 和 Mozarteum,学校最初是作为培训年轻的音乐家为萨尔茨堡大教堂服务的。1870年,莫扎特国际基金会成立,以推广才华横溢的音乐家。1998年,由于奥地利大学的改革,以前的音乐学院成为了如今享誉盛名的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大学(Universität Mozarteum)。</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歌剧与歌剧院</i>在欧洲的兴起是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艺术、社会与政治变革的产物。歌剧的起源与早期发展16世纪末-17世纪初(16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会社”)。歌剧院的诞生与扩散(17世纪)威尼斯的公共歌剧院的兴起,(1637年“圣卡西亚诺剧院”),歌剧从贵族沙龙走向市民阶层,商业化运营模式确立。(节选deepseek 提供)</p>  <p class="ql-block">🇦🇹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p><p class="ql-block">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始建于1861年,这是一座高大的方形罗马式建筑,是仿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剧院的式样,正面高大的门楼有5个拱形大门,楼上有5 个拱形窗户,窗口上立着5 尊歌剧女神的青铜雕像,<u>分别代表歌剧中的英雄主义、戏剧、想象、艺术和爱情</u>。门楼内的墙壁上画的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魔笛》中的精彩场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歌剧院体现的不仅是哈布斯堡过往的奢华历史和艺术,(</span>它的前身是皇家歌剧院(K.K. Hof-Operntheater),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宫廷设施。1918年随着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结束,歌剧院由宫廷变为国有,并于1938年正式命名为国家歌剧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迄今仍然成为维也纳音乐之乡的重要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剧院规定不准上演不出名的作品或处女作,只能演出那些早已被肯定的名作。这些规定和措施使它赢得了国际声望。</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维也纳爱乐厅)</p><p class="ql-block">位于维也纳贝森多夫大街12号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楼中。并不起眼的大门和外墙,里边居然包括有多个音乐厅,除金色大厅外,还包括勃拉姆斯厅和莫扎特厅等演出大厅,以及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金色大厅</p><p class="ql-block">由T·冯·汉森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p>  <p class="ql-block">金色大厅是一个狭长矩形的演出场所,长48.80米、宽19.10米、高17.75米,总占地面积932.08平方米。响誉国际的每年新年音乐会都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使其成为世界上音响效果最出色的音乐厅之一。金色大厅其屋顶是平顶镶板,两侧有楼厅和音乐女神的雕像,这些装饰物使音乐在厅内产生延长和舒缓的效果。金色大厅的木质地板和墙壁就像是小提琴的共鸣箱,使乐队演奏的声音在厅内振动回旋,产生余音袅袅的效果。天花板和墙壁使用防静电干扰的材料,确保听众在任何位置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音乐演奏。</p>  <p class="ql-block">在厅内有幸听了一段现场乐队的练习演奏,不懂评价,只是感受氛围。</p>  <p class="ql-block">🇩🇪  德累斯顿歌剧院 <span style="font-size:18px;">Semperoper</span></p><p class="ql-block">歌剧院以其卓越的音响效果和精美的建筑风格而闻名,是新文艺复兴风格的代表作。它是萨克森国家歌剧院的所在地,该歌剧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交响乐团之一——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的常驻乐团。剧院上演的剧目包括歌剧、芭蕾舞和音乐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它不仅是音乐和艺术的殿堂,也是德累斯顿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象征。0</p>  <p class="ql-block">印着苍伤的建筑物,位于易北河畔巴洛克的“窝中”,与许多巴洛克风格建筑毗邻。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其前身为萨克逊皇家歌剧院,以建筑师戈特弗里德·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的名字命名。最初于1841年建成,但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建,尤其是在经历了火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后,命运与广场上的圣母大教堂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透过茨温格皇宫的宫门,</p>  <p class="ql-block">看到广场上萨克森国王骏马驰骋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萨克森君王出巡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靠近茨温格宫和德累斯顿王宫的瓷壁</span>画,长约102米,高约9.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艺术品之一,是德累斯顿的重要文化地标之一。最初由威廉·瓦尔特(Wilhelm Walther)于1871年至1876年创作,描绘了萨克森统治者的骑马队列,以庆祝萨克森统治800周年。最初是灰泥壁画,后因风化严重,于1904年至1907年间用约24,000块迈森瓷器瓷砖重新制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二战期间被奇迹般保存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长卷瓷图描绘了萨克森韦廷王朝(Wettin Dynasty)的35位统治者,从1127年到1904年,包括国王、选帝侯和公爵。他们以骑马队列的形式展现,背景是中世纪的装饰图案。用“豆包”使出巡列队走起来。</p><p class="ql-block">萨克森韦廷王朝:是欧洲历史上最古老、最重要的贵族家族之一,其统治时间跨越近千年,对中欧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089年,亨利一世(Henry I of Eilenburg)成为迈森藩侯(Margrave of Meissen),奠定了韦廷家族在萨克森地区的基础。1423年,韦廷家族获得萨克森选帝侯(Elector of Saxony)的头衔,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重要诸侯,1918年,随着德意志帝国在一战中的失败,萨克森王国解体,韦廷家族的统治结束。</p>  <p class="ql-block">🇩🇪   德国  莱比锡歌剧院</p><p class="ql-block">1692年创立了歌剧院。而歌剧院的建筑从1693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修建至到1960年重建沿用至今,经历了6次原址重建,</span>采用了新古典主义风格,外观简洁,线条清晰,对称性强,建筑既保留了历史元素,又融入了现代设计,体现了莱比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它不仅用于歌剧演出,还举办音乐会、芭蕾舞剧等多种艺术活动,具备多功能性。</p>  <p class="ql-block">🇭🇷    克罗地亚  萨格勒布国立剧院</p><p class="ql-block">它既是歌剧院,也是戏剧院,还是芭蕾舞歌剧院。1860年建造,歌剧院不是很大,整体呈现黄色,可容纳785人观赏表演。至今每年不同形式的艺术会在此上演,极大的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成为欧洲城市文化象征,如米兰斯卡拉歌剧院(1778)、维也纳国家歌剧院(1869)等,兼具艺术性与社交性,体现贵族与资产阶级的权势。歌剧与歌剧院的兴起,既是艺术创新的结果,也是欧洲近代社会结构变革的缩影。(deepseek提供)</p>  <p class="ql-block">东欧地区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样的文化景观闻名,许多城堡和城镇保存了中世纪的建筑风格与传奇故事,成为历史爱好者和旅行者的宝藏。所见之处,多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  布拉格城堡</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大的古堡建筑群,有7万平方米。千年历史沉淀的城堡,始建于9世纪,融合哥特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集中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城堡内有三个庭院、几条古老街巷、画廊、花园。</p><p class="ql-block">亮点:  捷克较大的哥特式教堂--圣维特大教堂; 城堡中较大的厅为西班牙大厅,是总统举行授勋仪式和国宴的场所,弗拉迪斯拉夫大厅是总统举行就职典礼等大型政治活动的地方; 老街上的黄金巷。1992年,布拉格城堡被选列言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p><p class="ql-block"> 传说:城堡地窖中传说藏有“布拉格炼金术士”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略显局促的黄金小巷紧挨着城堡的防御外墙,根据传说,这些色彩鲜艳的小房子里原先居住着炼金术士,他们专为当时的国王鲁道夫二世炼制金丹。</p>  <p class="ql-block">🇦🇹  奥地利 萨尔茨堡  (萨尔斯堡)</p><p class="ql-block">不同于被大城(乡)包裹着的无数个体小“堡”,奥地利的第四大城市萨尔茨堡州的首府—萨尔茨堡, 它曾是798年大主教统治下的一个城邦 ,位于奥地利西部,誉为“阿尔卑斯山门庭”,其间萨尔察赫河(Salzach River)<span style="font-size:18px;">穿城而过,带来美丽的自然风光,且</span>将新城旧城分开;中世纪<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洛克建筑保存完好;迄今每年</span>举办的自1920年开办的“萨尔茨堡音乐节”,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上最重要的古典音乐节之一,每年夏季吸引众多艺术家和观众,</span>成为音乐家和民众的狂欢。萨尔茨堡老城,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p>  <p class="ql-block">走在金丝绒般的草地上,环视天地间独特的风光地貌,即刻就浮现出“音乐之声”的场景,唱着哆来咪的孩子们仿佛在眼前奔跑雀跃。</p>  <p class="ql-block">🇦🇹  奥地利 萨尔茨堡  (萨尔斯堡)</p><p class="ql-block">萨尔茨堡的闻名,还来自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span>音乐天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此。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短暂的36岁,</span>在萨尔茨堡度过了他生命的一半时间。他的故居也成为莫扎特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据介绍,莫扎特5岁起开始作曲并演奏羽管键琴和小提琴;6岁时在维也纳为特蕾莎女王演奏;7岁时随父亲在欧洲巡回演出;11岁时完成了德文和意大利文小歌剧;16岁时成为萨尔茨堡市管弦乐队的指挥……</p><p class="ql-block">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在粮食胡同(Getreidegasse),一条充满历史气息的购物街上,这家著名的巧克力商店(Mirabell Mozartkugeln),制作的莫扎特巧克力球(Mozartkugeln),是萨尔茨堡的标志性甜点,它坚持传统配方和手工艺制作,由杏仁糖、牛轧糖和黑巧克力制成。Mirabell是生产正宗莫扎特巧克力球的品牌之一,深受游客和当地人喜爱。我们旅行团也争相购买。</p>  <p class="ql-block">萨尔茨堡也是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从爱情锁桥上欣赏,萨尔察赫河(Salzach River)穿城而过,河两岸的景色如画。</p>  <p class="ql-block">🇦🇹  奥地利 萨尔茨堡  (萨尔斯堡)</p><p class="ql-block">米拉贝尔宫和花园:</p><p class="ql-block">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和花园,与其它宫殿属于皇权不同,它始建属于17世纪初,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后几移其主。</p><p class="ql-block">远处高处是最著名的地标是霍亨萨尔茨堡要塞(Festung Hohensalzburg),这座中世纪城堡坐落在山顶,俯瞰整个城市,是欧洲保存最完好的城堡之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是电影《音乐之声》的取景地。</span></p>  <p class="ql-block">🇨🇿  捷克  波西米亚克鲁姆洛夫城堡</p><p class="ql-block">这是捷克的第二大城堡。位于历经五个多世纪的CK小镇里,整个小镇被流经该处的马蹄铁形的、宽阔蜿蜒的伏尔塔瓦河环抱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板街、流水、桥堤构成了古镇的一切,</span>而著名的城堡则建在河的对岸。</p>  <p class="ql-block">13世纪南波希米亚豪族维特克家族在1374年在此建造城堡;公元14世纪时维特克家族消亡,罗热姆韦尔克家族成为了当地的统治者,到了16世纪,城市一度繁荣至极点;而18世纪施瓦岑贝格家族开始控制该地区,这些家族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古堡是文艺复兴与洛可可艺术的结晶。</p><p class="ql-block">整个城堡包括5个庭院、40座建筑物,以及一个3层的巴洛克式城堡花园。彩绘塔位于第一庭院。</p>  <p class="ql-block">克鲁姆洛夫历史中心城堡长570米,平均宽约130米,是世界最大的古城堡。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登高远眺,以城堡为中心的中世纪城市一望无边,令人惊叹。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授予它世界文化遗产的头衔。</p>  <p class="ql-block">🇭🇺  匈牙利  布达渔人堡</p><p class="ql-block">渔人堡,建于1895年到1902之间,最早这里曾是个鱼市,后来渔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修建了此堡,作为防御之用。新哥特式和新罗曼风格的观景台,设计师是弗里杰·舒勒克(Frigyes Schulek)。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渔人堡近乎毁灭。1947年至1948年之间,弗里杰·舒勒克的儿子亚诺什·舒勒克负责了修复工程。</p>  <p class="ql-block">玛加什教堂与渔人城堡间的铜像,是第一位匈牙利国圣·伊斯特万一世,圣·史迪分国王雕像(King St. Stephen’s statue),圣·史迪分国王是匈牙利第一个天主教国王(公元1000年加冕),同时也可以说是匈牙利国的建立者。</p>  <p class="ql-block">从塔和观景台,可以看到多瑙河、玛格丽特岛、东面的佩斯,以及盖勒特丘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  捷克温泉小镇—卡罗维瓦利</p><p class="ql-block">清澈的特普拉河(Tepla)沿山谷穿城而过,把城市一分为二,河上的几座小桥将河两岸的城市连成一体。</p><p class="ql-block">卡罗维发利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温泉小镇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传说捷克国王查理四世在此狩猎时发现了温泉,因此小镇得名“查理温泉”。这里不仅是温泉疗养胜地,还吸引了众多历史名人,如马克思、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他们曾在此疗养或创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说镇上每股温泉都有长廊。长廊温泉配有水笼头,供沿着步道行走的人们边走边喝。</span></p><p class="ql-block">磨坊温泉回廊,是卡罗维·瓦利最华丽的温泉回廊,由捷克著名建筑大师Josef Zitek设计(布拉格国家剧院也是他的经典之作)。磨坊温泉回廊因附近原有磨坊而得名。立柱数目和意义都有讲究。</p>  <p class="ql-block">接泉水试着饮用,似乎与我国东北五大连池的北泉的泉水,口感有几分相似,好喝!</p>  <p class="ql-block">位于小镇上蜚声内外的普普大酒店,是东欧最豪华的饭店之一。酒店自1701年创立以来,一直是奢华与历史的完美结合。它不仅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灵感来源,还曾是007系列电影中皇家赌场的拍摄地。数百年来,吸引了无数名人,包括歌德、巴赫、理查德·瓦格纳等文化巨匠,以及全球皇室和政商精英。 在“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期间,这里更是明星云集,成为各大影视明星的下榻之地。</p>  <p class="ql-block">🇦🇹  奥地利 哈尔施塔特小镇</p><p class="ql-block">位于哈尔施塔特湖湖畔,是奥地利最古老的小镇,得名于村庄附近的盐矿,历史上这一地区就因盐而致富。这座在险峻的斜坡和宝石般翡翠的湖泊间伫立的湖畔小镇,到处可见童话般清幽美好的住宅。因此又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镇”或“世界最古老的盐都”,“著名爱情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镇上的小型展览。这里曾被发现有大量的史前古墓遗迹———这就是人类历史上著名的哈尔施塔特史前文明古迹。 在古墓发掘地最古老的墓穴是公元前800年,其中出土了铜或铁质的砍刀,还有被称之为Hallstatt的剑,以及众多铜质陪葬物。较年轻的发掘层中装饰物更多。最有价值是一具在盐矿中发掘的一具保持完整的古尸被称为“盐中人”,又一次证明了欧洲的古老文明。</p>  <p class="ql-block">整个遗迹位于谷地出口处,高于Hallstaett湖约450米。 在古墓发掘地最古老的墓穴是公元前800年,其中出土了铜或铁质的砍刀,还有被称之为Hallstatt的剑,以及众多铜质陪葬物。较年轻的发掘层中装饰物更多。最有价值是一具在盐矿中发掘的一具保持完整的古尸被称为“盐中人”,又一次证明了欧洲的古老文明。</p>  <p class="ql-block">🇭🇷  克罗地亚  罗维尼恋人岛</p><p class="ql-block">借明信片的一张图,才能看她美丽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地中海的海风徐徐,海鸟们一会在坞上小息,一会又扑向大海,岸边可见的小鱼在清澈见底的波纹中优闲的游来游去。</p>  <p class="ql-block">  罗维尼位于亚得里亚海伊斯特拉半岛,历史上曾属于拜占庭帝国,一战前,它属于奥匈帝国,随后又归属于意大利。二战之后,这座城市成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如今,它是克罗地亚名副其实的旅游冠军。</p>  <p class="ql-block">旅途中东欧各国的建筑,仿佛就像行走的博物馆,它们风格迥异,多姿多彩,品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斯洛文尼亚  三重桥</p><p class="ql-block">约热•普列赤涅克(Jože Plečnik,1872-1957年)的建筑杰作之一,位于中间的桥建于1842年,因为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普列赤涅克别出心裁的在其两边各增设一座桥梁用于行人通行,从而创造了卢布尔雅那独一无二的建筑瑰宝。重新修缮并扩宽的三重桥于1932年开放,到现在仍然是可持续规范交通出行的最佳典范。</p><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卢布尔雅那的约热•普列赤涅克作品——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Works by Jože Plečnik in Ljubljana – Human Centred Urban Design)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匈</span>牙利 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奥</span>地利</p>  <p class="ql-block">🇭🇺 英雄广场小型展览馆内</p>  <p class="ql-block">🇭🇺  佩斯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克罗地亚</p>  <p class="ql-block">在品尝着异国风味的烤肉、美酒伴着愉悦歌舞的晚餐中结束了游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