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磨细研,靶向备考 ——2025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编制研讨会

上善若水

<p class="ql-block">  中考化学备考进入关键阶段,为提升模拟试卷的科学性与实效性,5月6日下午,区教研室在西湖中学九真校区举行了2025年化学中考模拟试题编制研讨会。区教研室胡主任、实验中学李纪超化学名师工作室成员李纪超、万小丽老师、文昌中学首席教师何帆老师、楚澴中学首席教师陈娟老师以及西湖中学教育集团全体化学老师参与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西湖中学化学教研组长黄剑峰老师主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以“研考纲、析学情、创题型、提效能”为主线,旨在通过深度教研,打造一套“贴合课标要求、瞄准学生痛点、体现创新导向”的高质量模拟卷,为学生冲刺中考保驾护航。</p> 化学中考命题“坐标系” <p class="ql-block">  首先, 区教研室化学教研员胡主任结合中考真题,梳理了核心考点。</p><p class="ql-block"> 必考点:</p><p class="ql-block"> 化学用语(化学式、方程式书写)</p><p class="ql-block"> 实验探究(气体制取、物质鉴别)</p><p class="ql-block"> 化学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溶质质量分数计算)</p><p class="ql-block"> 创新点:</p><p class="ql-block"> “跨学科融合”试题逐年增加,如化学与生物(呼吸作用中的物质转化)、化学与物理(能量变化与热量计算)的综合考查。</p> 交流研讨,让试卷“有温度、有梯度” <p class="ql-block">  接着,文昌中学何帆、实验中学李纪超、万小丽、楚澴中学陈娟、西湖中学黄剑峰等教师分别就命题设想及反思进行了交流发言。从而形成了如下共识:情境化命题,化学与真实世界“无缝对接”;分层梯度设计,让不同水平学生“各有所获”。</p> 试卷打磨,让研讨“生根发芽” <p class="ql-block">  交流后,与会教师将试题稿进行认真打磨,在原稿上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从思维碰撞中催生优质试题。</p> <p class="ql-block">  最后,胡主任就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讲话。他勉励大家在今后的模拟试题编制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p><p class="ql-block"> 1. 持续关注学科前沿和生活实际:及时将新的科研成果、社会热点问题融入试题,使试题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应用。</p><p class="ql-block"> 2. 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增加创新性、综合性试题的比例,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p><p class="ql-block"> 3. 加强对试题的数据分析和反馈:考试结束后,深入分析学生的答题数据,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应用方面的薄弱环节,为后续的教学和试题编制提供更精准的依据。</p><p class="ql-block"> 4. 促进教师命题能力的提升:组织命题培训和研讨活动,分享命题经验和技巧,提高教师对教育检测与评价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命题教师队伍。</p><p class="ql-block">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和命题工作中,继续保持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命题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 🌿 结语:以研促教,共赴成长🌿 <p class="ql-block">  一场研讨会,一次专业的淬炼。</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在字里行间推敲试题表述,在图表数据中研磨难度梯度,在师生对话里寻找创新灵感,我们始终牢记:试卷不是“冷冰冰的检测工具”,而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是助力学生攀登的“阶梯”。</p><p class="ql-block"> 愿这套凝聚着匠心的模拟卷,成为学生化学备考路上的“星光”——既照亮基础的“每一个知识点”,也指引能力提升的“每一条路径”,让每一次练习都成为成长的印记,让每一次思考都靠近理想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供稿:西湖中学教务处</p><p class="ql-block"> 审核:夏伦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