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长大

青松(梵耳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p class="ql-block">梵耳心理咨询制作</p><p class="ql-block">联系电话:15550095816</p><p class="ql-block">您有什么困惑我来帮您</p> <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满足孩子要求独立和依赖的不同需要</p><p class="ql-block">一、孩子的两种需要</p><p class="ql-block">一方面,追求内在进步是孩子的天性,是人类天生的遗传。他们积极地尝试新任务,如饥似渴地学习新技能。这种内在的进步使孩子体验发现的喜悦,越来越依赖自我。另一方面,孩子需要感受到父母的爱,就像他们需要食物、水和睡眠一样。父母的爱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安全感和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二、如何满足孩子的需要</p><p class="ql-block">那么,究竟应该鼓励孩子独立、自主、承担责任,还是应该允许他对你的依赖呢?父母该如何满足孩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需要呢?</p><p class="ql-block">满足需要指的是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产生共鸣,这是孩子真正需要的。</p><p class="ql-block">例如:</p><p class="ql-block">孩子起晚了,对饿着肚子上学的孩子表示同情,放学回家后和他一起商量早起的办法。</p><p class="ql-block">在难以入睡的夜晚,满足孩子的要求,多陪他一会儿,拍拍他、抚摸他、拥抱他、和他聊聊天,或者陪他一起睡。</p><p class="ql-block">当孩子尝试自己系鞋带,要在旁边耐心的等候,只有在他提出要求的时候,才帮一把;或者在他沮丧地大哭的时候,抱着他,安慰他说:“系鞋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很多次的练习。”</p><p class="ql-block">而不恰当的爱,指的是你的言行,没有让孩子感受到爱,只表达了你自己的愿望。你认为是爱的表现、是好的,其实不是孩子的需要,孩子并不想要。</p><p class="ql-block">例如:</p><p class="ql-block">孩子起床磨蹭,没来得及吃早饭,你又是责备又是埋怨,然后去学校给他送早点。(孩子需要的是从你的安慰和理解中获得爱和力量,从挫折中得到教训;而你需要宣泄自己的不满,安慰自己对他健康的担心。)</p><p class="ql-block">不顾孩子的反对,坚持让他自己睡。(孩子需要得到你的关注和身体接触,而你需要孩子独立。)</p><p class="ql-block">孩子尝试着自己系鞋带,系了一次又一次,你未经他的允许就向他演示正确的方法,帮他系上了鞋带。(孩子需要学会为自己做事情,照顾自己,而你需要感到自己的重要性,感到自己被人需要,获得满足感。)</p> <p class="ql-block">“宝贝,爸爸帮你拉拉链吧。”熊爸爸说。</p><p class="ql-block">“哦,爸爸,我自己会拉,因为我已经长大了。”小熊罗比说。</p><p class="ql-block">“行。”熊爸爸在旁边耐心的看着,“把拉链拉到底再往上拉可能会更容易些。”(正确做法:允许孩子为自己做事情,照顾自己。)</p> <p class="ql-block">“爸爸,你能帮我穿裤子吗?”罗比问。</p><p class="ql-block">“但是你早就会穿裤子了,不是吗?”爸爸回答。“不对,我不会穿裤子,我才一岁,还是个小宝宝。”罗比说。(有时,孩子变得过于依赖,这也许是因为已经掌握了某项新技能,而该技能对他已不再具挑战性;也许只是想看到你为他做事,感受到你浓浓的爱意和温情,以此来确认你的爱,与你建立情感连接。第二种情况经常发生的孩子感受到压力的时候,如去幼儿园之前。)</p> <p class="ql-block">“爸爸,我想自己倒牛奶、涂果酱,因为我已经长大了。”罗比说。</p><p class="ql-block">“好吧。”爸爸把牛奶和果酱递给罗比。(正确做法:放手让孩子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满足孩子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的需要。孩子需要通过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来发展自身能力,你要尊重他的努力,表现出宽容和耐心,不要为了图省事而剥夺孩子探索和学习的机。,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在牛奶杯子下面放一个盘子)</p> <p class="ql-block">“哎呀,牛奶洒到桌子上啦。”罗比说。</p><p class="ql-block">“没关系,宝贝。”爸爸说,“倒牛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抹布在厨房的水池旁。”(正确做法:宽容</p><p class="ql-block">对待孩子作为初学者的失误。尊重孩子付出的努力,告诉孩子犯错没关系,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弥补过失上。)</p><p class="ql-block">“可是我不会擦桌子,我才一岁,还是个小宝宝。”罗比说。</p><p class="ql-block">“好吧,那我来擦吧。”爸爸说。(正确做法:满足孩子被照顾的需要。孩子需要感到被照顾,除非他愿意,不</p><p class="ql-block">必坚持让他对自己的失误作出弥补,否则就变成了惩罚。)</p> <p class="ql-block">“爸爸,我想和你一起去摘蓝莓,因为我已经长大了。”罗比说。</p><p class="ql-block">“好啊,有人帮忙当然好。”爸爸说,“你提小篮子,</p><p class="ql-block">我提大篮子。”(正确做法:允许孩子探索、创造和尝试。)</p> <p class="ql-block">“爸爸,你背我走吧,我走累了。”罗比停下脚步。</p><p class="ql-block">“但是你已经长大了,不是吗?” 爸爸问。</p><p class="ql-block">“不对,我才一岁,还是个小宝宝,如果小宝宝走太</p><p class="ql-block">多路,腿会断掉的。”罗比说。</p><p class="ql-block">“好吧。”爸爸把罗比背了起来,“那我就背背小宝宝吧。”</p><p class="ql-block">(正确做法:满足孩子身体接触和获得亲密感的需要。此刻孩子需要感到舒,缓解疲劳,或与你有更多的身体接触,以获得亲密的感觉。如果你为了培养他的毅力和独立性,坚持让他自己走,那他的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就感受不到你的爱。)</p> <p class="ql-block">“爸爸,我想自己过河,因为我是勇敢的大孩子了。”罗比甩开爸爸的手说。</p><p class="ql-block">“好啊,那咱们把裤腿卷起来吧,这样踩到水里也没关系,”爸爸说。(正确做法:放手让孩子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满足孩子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的需要。)</p><p class="ql-block">罗比像爸爸一样卷起裤腿,小心翼翼地踩着圆圆的石头,一摇一晃地过了河。</p> <p class="ql-block">这时,天上下起了豆大的雨点,熊爸爸和罗比急忙跑进一个黑黑的山洞躲雨。“轰隆隆”,雷声响起来,罗比吓得赶紧躲到爸爸的怀里。</p><p class="ql-block">“爸爸,你可以紧紧地抱着我吗?”罗比把头埋在爸爸的怀里。</p><p class="ql-block">“你已经是勇敢的大孩子了,不用怕打雷。”爸爸说。</p><p class="ql-block">“不对,我才一岁,还是个小宝宝,小宝宝都怕打雷,也怕黑。”罗比说。</p><p class="ql-block">“打雷的声音是有些吓人,我的小宝宝一定吓坏了。”爸爸给罗比披上他的外套,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正确做法: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此刻孩子需要你肯定他的感受,得到你的保护和安慰,如果你否定孩子的需要,坚持让孩子表现勇敢和独立,那只是你自己的需要,孩子不会感受到你的爱,这样的爱就是不恰当的。)</p> <p class="ql-block">雨停了,太阳出来了,罗比和爸爸接着往前走,终于,他们发现了一大片蓝莓。</p><p class="ql-block">“让我来告诉你哪些蓝莓最甜。”爸爸说。</p><p class="ql-block">“你不用告诉我,我自己尝一尝就知道了,因为我已经长大了。”罗比说。</p><p class="ql-block">“好吧。”爸爸说,“别走远了。”(正确做法: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孩子做自己思想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罗比一边吃,一边采,很快就把肚子吃的鼓鼓的,篮子里却没装几颗蓝莓。</p> <p class="ql-block">他把篮子一放,就去捉蝴蝶,挖蚯蚓了。玩着玩着,罗比觉得有点累,很快,他躺在灌木丛里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他把篮子一放,就去捉蝴蝶,挖蚯蚓了。玩着玩着,罗比觉得有点累,很快,他躺在灌木丛里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罗比,你在哪里?”罗比被爸爸的声音叫醒了。</p><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罗比揉了揉眼睛,从灌木丛里站起来。</p><p class="ql-block">爸爸提了满满一篮子蓝莓走了过来。</p><p class="ql-block">“你摘的蓝莓呢?”看着空空的篮子,爸爸奇怪地问。</p><p class="ql-block">“都在我的肚子里呢!”罗比拍了拍鼓鼓的肚子笑了。</p><p class="ql-block">“你一定光顾着玩了吧?”爸爸说。</p><p class="ql-block">“因为我才一岁,还是个小宝宝嘛。”罗比说,“小宝宝都是不需要干活的。”</p><p class="ql-block">熊爸爸和罗比都笑了。(正确做法:满足孩子游戏的需要。游戏是孩子的天职,不要让他感觉到家务的担。)</p> <p class="ql-block">“那妈妈做的蓝莓馅饼你准备吃几个呢?”爸爸问。</p><p class="ql-block">“我想我可以吃十个。”罗比说,“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正确做法:你的爱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安全感和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基础,爱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自信的孩子会把自己的需要清楚地传达出来,告诉你自己什么时候需要独立,什么时候需要帮助。你要做的只是细心地观察,满足他的需要。所以放心大胆地去宠爱自己的孩子吧,因为好孩子是宠出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