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4月14日,我们来到贵州大歹苗寨,是我们拍摄行程中的一个景点,短短3个小时所见所闻,感受到大山里的苗族村寨的古朴和苗族淳朴民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贵州大歹苗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距从江县城29公里。全村共280多户,2000余人。大歹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落,这里拥有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历史遗存、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村寨四周群山环抱,古树葱茏,生态环境优良。有“山脊上的非遗走廊”之称,也是国家3A级风景区,2019年6月,大歹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地处海泼600米高山上的苗寨,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蔚为壮观。这些吊脚楼是苗族居民生活起居的场所 。多为木质结构,具有浓郁的苗族建筑风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大歹村地处海拔600米高坡,离321国道仅六公里的车程,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把大歹苗寨与外部世界隔绝开来,把大歹尘封为千年前原始部落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大歹鼓楼是大歹村最为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也是村民聚会、议事、举行节日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电动车是村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大歹苗寨被誉为“山脊上的非遗走廊”,完整保存着苗族织锦、刺绣、枫香染、亮布制作等十余项传统技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贵州大歹苗寨的风雨桥。在功能上,它首先是交通设施,方便人们往来通行 ;能遮风挡雨,为行人抵御天气变化;还是社交休闲场所,供村民、游客休憩、交流 ;并且作为民族特色建筑,传承和展现苗族文化 。</p> <p class="ql-block">苗族老人</p> <p class="ql-block">在贵州大歹苗寨,那片青山环绕的土地上,有些女孩还在懵懂的花季,便踏入了生儿育女的人生新程。她们本该在校园里追逐梦想、在青春里肆意欢笑,却因种种缘由,过早挑起生活的重担。</p> <p class="ql-block">背着孩子的她们,眼神中既有初为人母的温柔,又藏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p> <p class="ql-block">看见陌生人,小女孩的眼神充满好奇心,接过我们提前准备的糖果,快速跑回家</p> <p class="ql-block">在大歹苗寨,如果谁家有头牛,说明这家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水平。牛在苗族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不仅是农耕的重要工具,还被视为神圣的动物。苗族人认为牛是勤劳和奉献的象征,牛的一生中默默无闻地工作,从不抱怨,这种精神在苗族文化中被广泛赞颂。</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关注支持!</p> <p class="ql-block">编辑、摄影 珍 妮</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4月拍摄于贵州大歹苗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