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是炎黄子孙,为什么不是黄炎子孙? 神农与炎帝,是一个祖先吗?我尽管系统地读过了一些古籍与传说故事,但总体感觉比较混杂迷糊。特别是为了弄清楚炎帝就是神农,或者是合二为一的组合体,决意实地去看看炎帝陵。</p><p class="ql-block">快到炎陵县城时,公路旁闪过一座高大的牌坊,急忙问司机是鹿原陂的炎帝陵不,回答说是的。下车一看,巍峨的牌坊四周,空空荡荡的。有一个老者坐在车站休闲,一问,原来离陵墓还有二十多里。还好,巴士比较多,来车后,不久就下车了。</p><p class="ql-block">同车下来了三个美女,其中有两个对我说,只有几个人旅游,我们一起走吧。她们热情的邀请,我欣然应答了。</p><p class="ql-block">走过祭祀大道,进了阙门,掠过五谷柱就到了鹰鹿广场。顿时,我便怀疑鹿是不是潞水的潞字讹变,潞水是神农榆罔的第一故土,鹰,莫非是婴?嘻嘻,瞎猜。而传说炎帝石年的母亲女登去采野果离开,有鹿鹰来喂奶与护佑。我不知道传说是不是与我一样的臆说。拍过照后离开了,看到丰咏台。我相信这是与神农“扶犁之乐,丰年之咏”有密切相关的。与之相应对的是圣火台。炎帝是以火德天下,而不说以土德天下。已故师友唐愍先生曾撰文称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以火德天下。我在二十多年前也曾撰文称炎帝火神是先祖饮食革命的奠基者,是灶神。这样似乎与粮食或神农牵扯上了。我想,神农炎帝应该是上古时期我们列祖列宗的同一列祖的两个不同阶段的,即神农先祖和炎帝先祖。在中国神话谱系里,火神祝融,附体于南岳的祝融峰,衡山祭祀南岳圣帝,很大的隐性内涵指向了炎帝。我们祖先与我们一样,要裹腹,茹毛饮血的远古生活方式,显然不及火烹烧饪的先进。圈养的马牛羊鸡犬豕这些动物,成了我们先人的美味佳肴。人是杂食动物,既要有肉食,还要吃植物,原始菜蔬与禾麦米粒,促使神农帝诞生了。有了菜蔬谷物后,又有了养殖的动物,这样就促使了炎帝的诞生。很显然,神农在前,炎帝在后,而不是我们见到过的碑刻次序。</p> <p class="ql-block">这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点,估计有二三十处,有几处让我格外关注。</p><p class="ql-block">显目的有九鼎九簋。其鼎,相当于锅的容器,簋,相当于大碗,这些青铜器,陶器,都要用火烧制。这也说明了炎帝在神农帝之后的历史阶段。后来他们发展成一种礼器,再发展成一种王侯地位的象征。神农时代第一需解决的是初民吃饭,这一类雕塑,间接再现了历史的真实,也表达了其生存的内含。我对同行的驴友说道,历史上有九州九鼎,后来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原始义来源于此。</p><p class="ql-block">驴友被我哄得唯唯诺诺。其实我是随口说说,当然也没有说错,她们当做大学问了。</p><p class="ql-block">神农大殿壮观不已。乃炎帝祭祀主要建筑物,横匾是沈鹏书写的,写得似有点率性。我个人认为,雅典圣迹宜端庄,窃以为现在书风欠正。大殿左右后墙,镶嵌红砂石雕壁画:制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首倡交易,治麻为布、制作衣裳,练丝为弦、削桐为琴,弦木为弧、剡木为矢,相土而居、建造明堂,埏埴为器、耕而作陶,始作腊祭、傩舞,重八卦为六十四卦等十大功绩。我一细想,几乎没有火与炎帝太多的直接相关内容(至少不在前面),也说明神农早在前一个阶段,而炎帝则在后一个阶段无疑了。同时,我也进一步参悟到,历史表述的“炎黄子孙”是准确的,黄帝到了杀伐时代,他一统天下,四方臣服。</p><p class="ql-block">炎帝陵殿在炎帝神农景观核心区,一进为午门,二进为行礼亭,三进为主殿,龛内端坐着炎帝金身祀像,两手分执谷穗、灵芝,身前是药篓。看来,这位炎帝是神农氏了,炎神混杂。稻穗是南方谷物,北方主要是小麦、小米、高粱与玉米,这与神农图腾的水牛图像及水牛角同频了。四进是墓碑亭,殿与碑,分别由当时总书记江泽民与胡耀邦题写。最后的五进是炎帝墓冢,其封土高达五米。</p><p class="ql-block">碑廊碑林长而密集。这些文物,很多是复制的。碑廊有御碑,如洪武帝、光绪帝等,还有各级官吏的碑文。碑林镌刻的为今之省市祭祀文牍。</p> <p class="ql-block">到肚子提意见的时候,已经是两点多钟了。也许是我参观时给同伴讲解了些古老历史文化常识,请我吃她们带来的美味佳肴。景区内没有店铺,只好就地解决。她们早有准备,我两手空空,意外饱餐一顿。</p><p class="ql-block">出来时,我心里还是有些许耿介,神农大殿与炎帝陵殿,为什么不叫神农炎帝前殿与后殿,而要把炎帝神农分开来称呼,看来,文案撰写者与设计者,也模棱两可,不好定夺,今人尚且如此,我们怎么可以苛刻责问于古人呢?当然,古人亦如此,我们也不好去苛责今人呢。</p><p class="ql-block">我慢慢地离开了这一片圣泽高光之地,同时,也有一丝失落感,我出门 的“初心”,还是没有完全彻底弄明白,还只是弄明白了一部分。看来以后还要做坐冷板凳的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