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所谓“天数茫茫不可逃”,归纳起来即:“宿命”。不过,无论是天数或宿命,都得加上引号,否则就当成结论了。</p><p class="ql-block"> 北周无名氏《步虚辞》云:“宿命积福应,闻经若玉亲。”即指人一生的贫富、寿数、遭际等等,均受不可逃遁的天数宿命所既定,似乎是无可更改的规律。宿命者大约也深信不疑。</p><p class="ql-block"> 而事实上,这些形而上的悬玄,参考尚可,如若认真起来,就无疑陷进绝对化的怪圈里了。人的命运若真是一种天定或命定,那么,别说宇宙万物会失去矛盾对立统一前行的法则,人也完全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和动力,一切都不能为自己所左右,只能逆来顺受,听天由命。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桎梏。</p><p class="ql-block"> 然而,矛盾的普遍性中又往往蕴含着特殊性,即纷繁复杂的世间物象,总有某一种物象难以用常理所解析,总隐喻着“天定”的神秘因子,犹似歌德巴赫猜想,远非1十1等于2那么简单。</p><p class="ql-block"> 许多年前的一天,我去殡仪馆参加了一位老乡的追悼会。</p><p class="ql-block"> 老乡姓魏,是重庆合川区人,未满60岁就因患肺癌而去世了。实际上,若从表象观照,他的体格一直显得壮硕,肩膀宽平,三角肌凸显,是人们尤其女性所羡慕的那种体型,即使患上了癌症,也老男人般余韵犹存。</p><p class="ql-block"> 看来,人的生老病死,应该是人生中循环往复的事情,再正常不过。古今中外,再伟大的人物,甚至包括古时那些一直希冀长生不老,希冀“万岁万万岁”的帝王们,最终都难逃“荒冢一堆草没了”的命运。鲁迅先生看得最彻底:死了就拉倒。这透视出了不抗违的必然规律。谁若违背或挑战这一规律,就无异于形同唐吉诃德用长矛去挑战风车,只能徒增这样或那样的笑柄。</p><p class="ql-block"> 因此,魏老乡的去世,虽犹嫌过早,但也在规律之中。只不过,若将他妹妹和弟弟的先后死亡联系起来观照,就匪夷所思,就觉得其中裹挟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天数”和“宿命”。</p><p class="ql-block"> 之后不久,我才听说,魏老乡辞世前后,他妹妹因涉财务问题想不开而跳楼坠死;弟弟则因赌博欠债20多万元无法偿还而在合川嘉陵江大桥跳河身亡。云云。</p><p class="ql-block"> 这些,当然各有其因,都能从主客观上寻到根源。但是,命运或许不会作如此表象的判断,或许会从这三兄妹的死亡中预示出某种前定或密疑,即他(她)们的生命时限为什么均被定格在60岁之前?而且为什么会戏剧性的集中在这个家族里?无疑让人百思不得其解。</p><p class="ql-block"> 《老子》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难道,冥冥中真有万物之灵的旨意?真有我们无法认知和把握的旷世因果?真有主宰“天数茫茫不可逃”的“命宿”?</p><p class="ql-block"> 拂晓临窗。林木簇翠。无论如何,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眼前之物,始终是:生命之树常绿……</p> <p class="ql-block"> 原创制作 : 塞外布衣人</p><p class="ql-block"> 图片 : 来至网络</p><p class="ql-block"> (作品40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