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携手,共览桂林逍遥楼、靖江王府的千年风华

小白羊

<p class="ql-block">五月的桂林,阳光明媚,我和同学一同来到桂林,再次游览了藏在山水间的诗意古城桂林和浸润着田园牧歌的梦幻之地阳朔之后,我们游览了两处古迹:逍遥楼与靖江王府,更深刻体会到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重建于2014年的逍遥楼矗立在漓江东岸,朱楼飞檐,气势恢宏,与古城墙和现代楼宇相映成趣。楼内陈列着桂林的历史文物,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逍遥楼始建于唐朝,虽历经多次损毁,但如今重新屹立于此,不仅恢复了昔日的辉煌,更成为桂林的重要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站在逍遥楼上远眺,视野开阔,整个桂林尽收眼底。墙上的“逍遥楼中观日月,东西巷中话沧桑”书法作品,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诗酒风流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靖江王府。这座古老的府邸隐藏在青山绿水之间,黄色墙壁与红色屋顶交相辉映,散发着浓郁的古典气息。“靖江王府”四个大字悬挂在门楼上,气势恢宏。“阅尽王城知桂林”,这座明代藩王府见证了桂林六百余年的风云变幻。</p> <p class="ql-block">独秀峰位于靖江王城内,相对高度66米。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气势雄伟,素有“南天一柱”之称。有石刻一百六十多件,如唐朝郑叔齐的《独秀山新开石室记》、元朝丁钟芳的孔子像、清朝黄国材的“南天一柱”、慈禧太后的大“寿”字等。</p><p class="ql-block">唐时建有学宫,宋时有铁牛寺,元称大圆寺,后改万寿殿,明洪武二年,明太祖封侄孙朱守谦为第一代靖江王,在此修建王府,传十四代,清顺治十四年以王府旧基改建广西贡院,民国初改建为中山公园,1954年成为广西师范大学校园。</p><p class="ql-block">我们时间不多,没能登顶。</p> <p class="ql-block">在独秀峰上,有一幅全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幅孔子着司寇官服的孔子刻像。这幅刻像为元代丁方钟所作,面容祥和,神态儒雅,线条简洁,极为传神。元顺帝幼年曾被流放静江(今桂林),在大圆寺受秋江长老教导学习《论语》《孝经》,他离开静江前命人在读书岩边上刊刻了这幅刻像。</p> <p class="ql-block">独秀峰的摩崖石刻中,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千古名言。全诗如下:</p><p class="ql-block">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p><p class="ql-block">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p><p class="ql-block">九关虎豹看劲敌,万里鹍鹏竚剧谈。</p><p class="ql-block">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正功在嘉泰元年(1201年)为桂林乡试高中者撰写的贺词,借桂林山水之美鼓励学子们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栋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3年,桂林文物工作者在独秀峰发现一块南宋石刻,“桂林山水甲天下”七个字赫然在目,落款“四明王正功”,时间是“嘉泰改元”,从而揭开了这句名言的出处之谜。</span></p> <p class="ql-block">此次桂林之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之美,更深刻体会到这座城市背后厚重的历史文化。桂林的山水与古韵,早已化作心中最美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