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工作中突然之前欣赏的老师</p><p class="ql-block">今日在讲解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时觉得</p><p class="ql-block">一是生疏感,主要是需要不怎么流畅,停顿感特别强,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用到的词生硬,比如两三分钟讨论,没有一个确定的范围,这时可以用希沃来显示时间。</p><p class="ql-block">二是用词一组三角形全等或两个三角形全等。</p><p class="ql-block">总之,需要加油✊</p> <p class="ql-block">一节数学课</p><p class="ql-block">听起来如坐针垫</p><p class="ql-block">时间似乎静止一般</p><p class="ql-block">同行听起来都吃力</p><p class="ql-block">试问青少年期待更多优质的课堂</p><p class="ql-block">进步再进步</p><p class="ql-block">提高学识</p> <p class="ql-block">今日分享</p><p class="ql-block">电脑运行中的数学逻辑</p><p class="ql-block">电脑已经是现代社会的生活必需品了,而电脑的发明人就是一位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他用0和1的二进制赋予计算机生命,因此被称为“计算机之父”。</p><p class="ql-block">在物理上,二进制最容易实现,可以用电脉冲的正负极表示,也可以用电平(一种反映能量变化的物理量)高低表示(如下图所示)。</p><p class="ql-block">二进制区别于我们熟知的十进制,它的使用能让运算规则简单易行。我们可以把数学看成一种语言,例如,二进制与“是”或“否”、“对”与“错”、“真”与“假”这样的逻辑命题相符合,把“真”定义为1、把“假”定义为0,就可以让计算机实现逻辑运算、做出逻辑判断。</p><p class="ql-block">所以说,电脑能为大家提供便利,应该感谢数学。</p><p class="ql-block">数学让建筑更美</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数学与建筑就有着密切的“合作”。</p><p class="ql-block">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中较为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其高度是146.6米,底部的周长是920米,如果以底部周长除以高度的两倍,得到的商几乎就是圆周率。</p><p class="ql-block">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在建造中未用一根立柱,而是采用了最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互相支撑,造就一座完美的建筑。</p><p class="ql-block">绘画中的几何学</p><p class="ql-block">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透视法”盛行,而这个画法就是由几何学演变而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将透视法运用得炉火纯青,他甚至说过:“能欣赏我的作品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数学家。”例如其著名画作《最后的晚餐》,借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透视法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技法。</p><p class="ql-block">动物身体上的“数学题”</p><p class="ql-block">蛇永远是身体弯曲着爬行的,这是谁都知道的常识,但很多人恐怕不知道,蛇是按照弦函数(三角函数的一种)曲线爬行的。蛇靠着肋骨向前移动,使得腹部鳞片翘起与地面摩擦,产生运动的力,但肋骨移动产生的是侧向摩擦的力,并不能直接让蛇向前“走”,而蛇摆出弦函数曲线,就能让侧向摩擦和侧向速度相逆,这样一来身体的每一个受力点都产生向前的力,蛇就能自由地向前行进了。</p><p class="ql-block">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不只是教会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计算,更重要的是还能让我们扩大视野,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通向无限宇宙的尽头。</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数学界依然有很多猜想和未解难题,数学家们耗费毕生精力去证明某个猜想的意义在哪里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些猜想是有生命力的,且与其他学科关系紧密。那些未解的难题,不断激发着数学家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他们通过求证某个猜想,能推动数学、进而推动其他学科,甚至整个科技界的进步。</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发现数学之美,铭记先贤的成就,勇攀数学高峰!</p> <p class="ql-block">文伴音</p><p class="ql-block">进入模式大概得2小时</p><p class="ql-block">让读书点亮我们的健康</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位数学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