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吟诵着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如今半个世纪过去,我终于踏上了前往橘子洲的旅程,心中满是对这片神圣土地的向往和期待。</p><p class="ql-block"> 橘子洲位于长沙市湘江中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中面积最大、最负盛名的一个,被誉为“中国第一洲”。全长约5公里,最宽处200米,最窄处40米,由湘江泥沙冲积、石燕湖支流与江水交汇作用所形成,历史可追溯至西晋,唐代以盛产美橘得名。橘子洲因毛泽东主席一首《沁园春.长沙》而名满神州大地。 橘子洲四面环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湘江之中。江水悠悠向北流去,波光粼粼,倒映着天空和两岸的景色。远处,岳麓山层峦叠翠,与橘子洲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即所谓半城山水半城诗。</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长沙裹着薄雾,我们从地铁2号线“橘子洲站”走出,迎面扑来湿润的江风与隐约的橘子香。这座被湘江温柔环抱的沙洲,像一卷徐徐展开的水墨长轴,将历史、自然与烟火人间悄然串联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橘子洲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她横卧江心,构成“山水洲城”的独特风貌。橘子洲本源是湘江水从上游冲刷积淀形成的一些大大小小的沙丘,有27层的地质年轮,1968年开始进行了大规模全面的人工造岛工程,完成了这样一个闻名于世的橘子洲景区,湘江堪称橘子洲的母亲,她从南岭云雾中的一泓清泉,到洞庭的万顷波涛,湘江不仅是一条地理之河,更是湖湘文化的血脉。它见证过屈原的孤愤、杜甫的漂泊、毛泽东的壮志,至今仍在三湘大地上奔流不息,吟唱着千年的史诗。橘子洲正是在湘江的怀抱里不断的得到哺育和滋养,名声大噪,曾吸引历史文化名人,时代伟人和无数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来这里探索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青年毛泽东在此携来百侣曾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思考寻找革命的道路,1925 年写下《沁园春・长沙》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从此,为橘子洲源源不断的注入着红色的基因,在新的时代更加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橘子洲由于刻上了毛泽东的烙印,变成了亿万人民心中的圣地。能够到这里瞻仰观光是很多人的一个梦想。我们每人花120元买的观光游览票,包括坐无轨的小火车在景区观光和坐船沿湘江游橘子洲一周。橘子州天蓝草绿花艳,道路铺的沥青,几处大广场安装的大理石地面,尽管橘子洲空间极为有限,但却种植大片的绿草和鲜花,鲜花盛开,芳草茵茵,林间的甬路铺满细碎光滑的鹅卵石,景色秀丽迷人。橘子洲植被丰富,有市级保护古树 ,花草藤蔓植物达数千种,其中名贵植物 143 种,还有众多经济作物和野生林果,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导游说,橘子洲四季景色不同,春赏江鸥、夏观绿荫、秋品橘香、冬望江雪,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景。沿着蜿蜒的小道前行,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有高耸挺拔的栾树,有姿态优美的橘子树和柚子树,还有一墩一丛抱团生长的竹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时值立夏,到处生机勃发,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活力。我们穿过甬路和广场,沿着湘江大堤徐徐前行,阳光烤得额头冒汗,拐过一个弯后,穿过绿篱与一篇树林,一座巨大的汉白玉石碑映入眼帘,正面镌刻着毛泽东的亲笔手书 “橘子洲头” 四个鎏金大字,背面是诗词《沁园春・长沙》的全文。毛泽东金色的行书字体,如行云流水,笔走龙蛇,雄健飘逸。站在纪念碑前,我仿佛看到了 1925 年的秋天,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面对绚丽多姿的橘洲秋色,忧国忧民的他,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壮丽史诗,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历史呐喊声!</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是橘子洲景区最为经典的景观,她堪称是 洲头地标,高32米,象征毛泽东32岁创作《沁园春·长沙》,长83米,寓意毛泽东享年83岁。青年毛泽东雕像英姿飒爽,意气风发,他双眉微蹙,目光坚毅地凝视着远方,仿佛在思索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站在雕像下,我仰望着伟人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崇敬之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雕像都栩栩如生,仿佛伟人正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橘子洲的沙滩公园。这里的沙滩细腻柔软,江风吹来,带来丝丝凉爽。孩子们在沙滩上嬉戏玩耍,大人们则坐在一旁,享受着悠闲的时光。远处,百米喷泉喷出的水柱高达数十米,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彩虹。橘子洲集自然风光、红色文化、历史底蕴于一体,既是市民休闲胜地,也是游客感受长沙灵魂的必访之地。无论是凭栏怀古,还是漫步赏景,皆能领略“山水洲城”的独特魅力。站在洲头,望着滔滔北去的湘江,心中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有几位老人午间漫游,正午的阳光滤过梧桐叶,在草坪上洒下碎金。我租了一辆自行车,沿着江岸慢骑。路过梅园时,虽未到花期,但绿荫如盖,竹影婆娑,偶有穿汉服的少女执扇拍照,笑声清脆。行至“焰火广场”,几名孩童追逐着泡泡,摊贩推车飘来糖油粑粑的甜香,市井气息与江景相融,竟无半分违和。黄昏来临,湘水长天共一色。夕阳将湘江染成琥珀色,对岸的岳麓山轮廓渐柔,像是被晕开的墨痕。江面货船缓缓驶过,拖出一道粼粼波光,远处传来轮渡的鸣笛。想起千年前的杜甫也曾在此眺望“星垂平野阔”,而今高楼霓虹与古渡残碑隔江对望,时空在此折叠。 橘子洲最迷人的景色在夜晚,每个周六橘子洲举行焰火晚会,八点整,一声清啸划破夜空,第一簇烟花在杜甫江阁上空炸开,金红流火坠入江心,岸上人群惊呼如潮。紧接着,漫天银瀑、紫霞、碧浪次第绽放,光影倒映在江面,仿佛银河倾泻。焰火如诗,每一帧都是“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注解。 离开时,我带回一枚青橘,它尚未成熟,酸涩中却透着清甜,像极了这座洲屿的气质——一半是历史沉淀的厚重,一半是人间烟火的鲜活。橘子洲不语,却让来过的人,心中长出了一首诗。</p> <p class="ql-block">湘江泛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