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时代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我们每天吃的食品被污染了,眼花缭乱的各种添加剂,各种蔬菜的农药残留,让我们的孩子天天都在吃着垃圾食品,造成胖墩在中小学生中的人数愈来愈多。中小学生中抑郁症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孩子的厌学、躺平、睡眠严重不足,让“内卷”成为在很多家长心中散不去的雾霾。今天的家庭教育是否失去了绿色的生态环境?家庭教育是否也被异化了?家庭教育成了补课的第二课堂,许多家庭的教育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过度关注学业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怪圈?如何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庭生态环境? 如何让每个孩子拥抱生活的美好?我认为:当代家庭教育急需完成“六个回归”。</p><p class="ql-block">1、回归健康第一:筑牢生命的防线健康是孩子成长的基石,然而,当前孩子的健康问题令人担忧。事实也是如此,一个孩子失去了健康就几乎失去了一切,我国某所211重点大学,学生那么优秀,起码智商和学业都是顶级,但抑郁率却有百分之三四十。就是大批的中小学生由于长时间的久坐学习、沉迷电子产品,导致许多孩子出现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家长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心,迎接未来的挑战。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孩子的未来,更没有孩子幸福的人生。</p><p class="ql-block">2、回归生活:夯实成长的根基当今,家庭成了课堂的延续,读书、考好的分数、进好的学校,成了家庭教育的全部追求。其实,生活本身就一本是最好的教科书,孩子从生活的点滴中汲取智慧,积累经验。可如今,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一心扑在学习上,包办了所有家务,导致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一项针对小学生的调查中,竟然有相当比例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不会整理书包。不识蔬菜瓜果,不会起码的家务劳动。家长应当引导孩子参与日常生活事务,让他们在洗衣、做饭、打扫的过程中,了解生活的规律,掌握生存的技能,懂得劳动的价值,培养家庭责任感与独立精神。只有在生活的磨砺中,孩子才能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p><p class="ql-block">3、回归孩子的天性:守护童真的翅膀好动、好奇、好玩、好问、好学、好模仿都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部分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给孩子套上学习的枷锁,剥夺了他们玩耍的权利。孩子在本该自由奔跑、探索世界的年纪,被关在房间里,埋头于书本与作业之中。这种做法不仅抑制了孩子的创造力,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为他们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鼓励孩子在游戏和探索中学习,让他们在自然的状态下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4、回归家庭人际关系的平等:搭建沟通的桥梁如果孩子成了家中的“小太阳”,孙辈成了祖辈的掌上明珠。过度的保护和无原则的爱,必定造成了家庭教育生态的失衡和人际关系的不平等。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平等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然而,传统的家长制观念依然影响着许多家庭,家长习惯以权威的姿态对孩子发号施令,忽视孩子的想法与感受。长此以往,孩子可能变得胆小怯懦,或者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应放下身段,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个体,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见,与孩子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才能敞开心扉,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形成健康的人格。</p><p class="ql-block">5、回归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营造学习型家庭家庭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家长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教育的一半是家长自我改变和自我成长,另一半则是用爱的深情陪伴。教育者要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转变观念,情感智慧和教育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与时俱进。知识更新迅速,孩子在某些方面可能比家长更具优势。家长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向孩子学习,同时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例如,在学习使用新科技产品时,孩子往往学得更快,家长可以向孩子请教,而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解决办法,共同成长。这种相互学习的氛围,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所谓“学习型家庭”就是让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成为学习者,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还是生活技能,只有共同学习,相互学习,才能跨越代沟,与时俱进,让生活更美好,让家庭更幸福。</p><p class="ql-block">6、回归自然:开启心灵的旅程大自然赋予人类无限的生命力。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它蕴含着无尽的奥秘与智慧。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孩子远离了自然,他们对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缺乏了解。研究表明,经常接触自然的孩子,不仅身体素质更好,而且更具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家长应多带孩子走出家门,亲近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观察四季的变化,感受生命的神奇,磨练适应自然的意志,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环保意识。</p><p class="ql-block">当代家庭教育的“六个回归”,是一场理念与行动的深刻变革。只有“六个回归”,家庭教育才能重返正确的轨道;只有“六个回归”,孩子才能拥有快乐的童年;只有“六个回归”家庭才能真正拥有幸福和美满;只有拥有“六个回归”,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孩子,为社会的未来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等待,家庭教育不是催熟的“添加剂”,而是静待花开的守望,更是行走在共同成长路上的相互陪伴。</p>